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三章

读楚汉历史,品风流人物

张耳与陈馀、刘邦与项羽,这两对兄弟之间的情义演变都是从巨鹿之战开始的。从这一战开始,张耳与陈馀彻底决裂;项羽开始朝着“西楚霸王”的未来不断迈进,而刘邦也隐隐看到了“王关中”梦想的可能性。从兄弟到仇人实在太简单,只需将二人的利益摆放在对立面即可。

两个组合之间不仅有兄弟之情、惺惺相惜之义,更有战友之情,怎奈时局逼人,两对兄弟最终都落得个你死我活的结局。为何他们之间的兄弟关系会演变成残酷的厮杀?原因很简单——人性会随着局势与利益的变化,迸发出不同的火花。

《尚书》有云:“人心惟危。”当初无利益之争时,两人位置平等,且怜爱对方才能,很容易带入情感;一旦利益冲突,个人至上主义便会立即进入意义——他们开始对一切斤斤计较,开始对过往的兄弟变得挑剔。

其实,自从彼此之间因时局之变而出现了各方面的变化以后,结拜之情与刎颈之交都会变成尘封中的记忆——它们拥有的只是回忆的价值,而一旦落到现实的尘埃里,便窘态立现。

都是封侯惹的祸

项羽在历史上并没有真正称帝——到死为止,他都仅仅是个“西楚霸王”,但是司马迁却将他归入了专写帝王的本纪之中。而司马迁这样做,绝不仅仅是因为他对项羽有偏爱。事实上,太史公也给了我们答案:“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项羽平民出身,带领各路诸侯推翻残暴的秦朝,成事以后,又四处分封王侯将相。当时很多政事都是他主持的,自始至终,他都干着正宗帝王应该干的事,同时又号称“霸王”,所以,虽然他并未正式登基,但他却足以归入本纪之中。

一方面,我们不禁要赞叹西汉武帝时期为文环境的宽松——项羽再怎样也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死对头,而汉武帝竟然允许司马迁将项羽写得如此神武,不得不说,这是封建时代少有的文学奇迹——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去思考,为何项羽要分封诸侯?分封诸侯一事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杀熊心,立霸王分封之意

项羽行使帝王之实,实行分封之策,依据史料记载可推断出,该分封最迟出于巨鹿之战后与章邯对峙期间,即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二月至七月之间。《史记》记载,在章邯正式投降项羽以前,陈馀曾经给章邯写过一封信:“将军何不还兵与诸侯为从,约共攻秦,分王其地,南面称孤。”从这段陈馀的告白中,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项羽在巨鹿之战中统率诸侯联军,在与章邯对峙时,心中至少已经有了分封的战略性计划。而这种计划在章邯正式投降以后,正式开始实施:项羽与章邯为盟后,项羽立即立章邯为雍王,置于楚军之中。项羽封章邯为雍王,自然不可能是临时起意,他肯定早有分封战略,而这一战略极有可能是在范增的指导下完成的。

分封战略到底是何时萌芽的,我们不得而知,但项羽对楚怀王坚持“先入关中者王之”的决定显然是不满的,而楚怀王又坚持让宋义当北军领袖,自然是未将项羽当成“王之”的对象,这足以让项羽对他起杀心了。

巨鹿之战后,项羽凭借手中握有的40万诸侯联军,屠咸阳、夷秦宗室,并在次年开始了自己在楚汉时期最大手笔的政治行动——重新分封天下。但分封有一个麻烦:楚怀王熊心的存在是明显的障碍,他一开始是完全被作为傀儡抬上宝座的,抬他的人是项羽叔侄。但项梁死后,熊心就再也没有将年轻小子项羽当回事儿。他一边抓紧发展自己的势力,一边抑制项羽的发展。但他没想到的是,项羽根本不是任他操纵的臣子——英雄怎可臣服于他人?

于是,项羽下手了——他一方面明尊怀王为义帝,暗中却密令英布、吴芮、共敖将其杀于南迁途中;另一方面则自立为“西楚霸王”,建都于彭城,以霸王的身份,将全国分成了18个诸侯国,分封给各个诸侯与降将、部将。

为何此时搞分封?

最值得后人思考的是——为何项羽要在此时搞分封?

当时,巨鹿之战中,项羽战胜了围困巨鹿的20万王离军以后,统率代、齐、燕、赵、楚王路诸侯大军,与章邯渐成雄师的大军对峙于漳水。当时,章邯急于决战,但从秦二世三年一月开始,到六月章邯降为止,两军并未交战。

项羽之所以不战,并不是因为害怕,而是有更深的考虑。当时,章邯手中是20万的正规军,而项羽在兵力上并没有绝对的优势——同关中考虑的一样:若此时诸侯又作壁上观,那么,楚军肯定不会占据优势。以这样的军力与章邯决战的话,就算是胜了,也会大伤楚军元气,是以项羽根本不肯轻易决战。

再者,项羽于巨鹿之战中全歼王离军团,早已威名远扬,当时,各路诸侯奉他为上将军,统率诸侯联军。但各路诸侯各有自己的地盘与军队,且军队成分复杂,指挥起来,恐怕难度不小。若项羽此时能够缓攻章邯,便可以利用“秦军在侧”的巨大威胁,逐渐地收服各路诸侯为己用。

很可能就从这一时期开始,项羽开始与范增等人谋划下一步的战略,而这一战略主要是收服各路诸侯(包括秦军)为己所用。

但是,当时时局大乱,群雄争霸,敢在这个时期揭竿而起的,野心都不小,要收服这些各怀异心的英雄谈何容易?有秦军威胁在前,各诸侯为自保,尚会听项羽指挥,但若秦军威胁一去,恐怕再也无人愿听项羽之令了。想要让他们对自己死心塌地,自然要拿出有分量的砝码,将诸侯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拴在一起。

有学者认为,项羽当时在咸阳完全可以立即称帝、统一天下,但事实上这不仅不可能,更不现实——当时,整个天下的地盘基本都掌握在旧贵族的势力之中,而项羽控制的地盘仅仅有关中而已。但是,关中一地如今却聚集了包括刘邦、申阳在内的大批灭秦功臣,他们不仅有功绩,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各自的独立军队与忠诚支持者。

此时的项羽名义上只是楚怀王的臣子,其全部家当仅有几万楚军。以几万楚军的资本想要学始皇,将天下大权集于自己一身,那无疑是以卵击石——楚军不仅要防止几十万诸侯军再反,还要让大批野心家对自己臣服,这实在是一件荒谬的事情。

项羽从巨鹿之战开始,便利用秦军的威胁,挟持多路诸侯聚集于自己的管理之下,同时还用割地封王的条件诱惑秦降将与诸侯为自己效劳。如今,秦朝已灭,野心家们云集咸阳,翘首以待,为的就是让项羽兑现裂土封王的许诺。此时,项羽已是箭在弦不得不发——他无论如何都要给这些人一个交代。

但是,当时六国掌握在诸侯的手中,项羽本人并无尺寸之地可封,因此,他唯一能行的,就是先“王”,然后再将原有的封地打乱,以自己灭秦的威望来重新分封。更重要的是,他需要利用这些诸侯为自己谋得最大的利益:由无封地到有九郡的“西楚霸王”。可以说,项羽的分封不仅仅是迫于形势,而且需要对各个势力有个交代,更是为自己日后打江山、坐实霸王之名直至一统天下的必要之举。

眼下,他手中最有分量的砝码莫过于“灭秦封天下”。唯有“计功割地,分土而王之”,才有可能使诸侯臣服,从而驱除“王关中”甚至“王天下”的障碍。

分封诸侯——项羽不公平吗?

后人之所以在分封一事上指责项羽,说他分赃不均才引发了亡秦后的战乱,但事实上,我们对项羽分封的结果进行考察以后便会发现,在那样的乱世中,项羽秉承“以军功封侯王”的原则其实已属难得。在当时,项羽将分封分成了四级,而他自己只拿了自己应得的那份儿。

第一级:得益最大者,与秦军直接作战的将军。

项羽自立“西楚霸王”,统治9个郡,建都彭城。不过,项羽为楚国人,而彭城一带又是楚国较富裕的地方,且楚怀王熊心定都于此,应是公平合理。

英布战功在楚军为第一位,其故乡是六县。封为九江王,建都六县。

司马卬平定河内,屡有战功,且率军努力西进。若非刘邦阻挡,他很可能是进入关中的第一人。封为殷王,统治河内,建都朝歌。

臧荼虽为燕将,但跟随楚军救赵,又随军入关。被封燕王,建都故国旧地蓟县。

齐将田都随楚军一起巨鹿救赵,接着又随军入关中。封齐王,建都齐国故地临菑。

田安为齐王室,在项羽渡河救赵时,田安曾攻下济水之北的几座城池,牵制了秦军力量,并在随后率部投靠了项羽。封为济北王,建都博阳。

张耳原为赵相,随项羽入关。封常山王,统治赵地,建都襄国。

申阳是张耳手下大臣,他首先攻下河南郡,又在黄河岸边迎接楚军。被封河南王,建都洛阳。

吴芮率领将士协助各路诸侯,又随项羽入关。封为衡山王,建都邾县。

共敖为楚怀王的柱国,率兵攻打南郡,战功赫赫。封为临江王,建都江陵。

第二级:对亡秦战争有巨大贡献的秦降将。

章邯之降对扭转反军颓势起了莫大作用,因其是秦人,封为雍王,统治咸阳以西地区,建都废丘。

司马欣之前任过秦帝国栎阳狱掾,并在那时帮过项梁。被封塞王,统治咸阳以东到黄河的地区,建都栎阳。

董翳身为章邯部下,曾劝章邯投降楚军。封为翟王,统治上郡,建都高奴。

第三级:亡秦战争中因政治需要而拥立的各诸侯王,被改封或遭贬。

战乱时期,此类诸侯王多是因政治需要而被造反者们拥立或者自立为王,因对亡秦贡献不大,当下又失去了利用的价值,因此利益受损。

改立魏王豹为西魏王,豹就此失去大部分魏地,统治河东,建都平阳。

赵王歇失去了河北邯郸一带原赵国中心地带,被向北挤压至河北蔚县一带,改立代王。

燕王韩广改立为辽东王,从原燕国中心的蓟城(今北京),齐至今日辽宁辽阳市一带。

齐王田市改立胶东王,其都城从原来的齐国故都临淄搬到了即墨。

韩成为韩王,居旧都,建都阳翟。

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迁到长沙郴县。郴县地势偏远,南迁过程中,被杀。

第四级:中途开小差或未参与亡秦战事者。

此类人考虑其贡献大小,项羽也有照顾封赏——

成安君陈馀因与张耳由“刎颈之交”闹翻,未随楚军入关,但他一向贤能,又对赵国有功。在知晓他在南皮后,便将南皮周围的三个县封给了他。

田荣不肯与秦军作战,而且多次在义军与秦军对战时见死不救,造成项梁战败被杀,之后又未率兵入关,因此不封。

在该次分封中,项羽按各人在灭秦中的军功,依次分封,而他自立为“西楚霸王”不过统治了9个郡,建都彭城。在各路诸侯中,其地域并不算大,在诸侯中之能算是中等。唯一一个真正能够称为“不公平”的人就是刘邦了。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汉中之地,建都南郑。如果单纯算地域的话,刘邦的地域是各诸侯中最广的,但当时巴蜀在秦代可是边远闭塞之地,不仅山高路远、道路崎岖,而且还是当时秦王朝流放罪犯的首选地点。

在整个分封中,项羽不仅细致到了秦降将的处理、各诸侯战功的多寡、国土贫富的具体划分,甚至某人的老家势力范围都具体到了。在当时的条件下,这已经足够公平。当然,这种公平并非全是项羽之功,而是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协商的。据《史记•秦楚之际月表》记载,各路诸侯军在咸阳城中大肆抢夺以后,放了一把大火,三月不熄。就在这早已疮痍满目、烟尘弥漫的咸阳城中,诸侯军竟然又待了长达四个月之久。这四个月的时间用来干什么?当然是讨论分赃。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