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读楚汉历史,品风流人物

从楚汉开始,后人开始将鸿门宴比喻成暗藏杀机的宴会或者不怀好意之事,而范增的预言在几年后实现。

其实,项羽枉称“西楚霸王”——他在杀人一项上,比刘邦差远了。群雄逐鹿中原时,刘邦杀的英雄远比项羽多,但他不仅获得了天下,而且天下人并不认为他是暴君。项羽与刘邦相比,最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不懂得什么时候该杀,什么时候不该杀;在哪里杀,让谁去杀,如何杀,杀完以后,如何向大家解释“他必须要杀”……历史上,那些最终成为“一代明君”的强人,都是擅于掌握生杀火候的大师。

但项羽只知道杀人容易。他一生征战,无数英雄丧命于他的楚戟下。鸿门宴上,他只正确地选择了忍住不杀,却还被后人讥笑为“妇人之仁”。人做到这种份儿上,足以证明其在政治上的幼稚。

巨鹿之战毁了两对兄弟

提及相知之情,现代人最容易联想到的便是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士——廉颇与蔺相如。两位英杰一文一武、相得益彰,共同撑起反抗强秦的一片蓝天。可是,这份友谊却是颇费了一番周折的。从蔺相如迁为赵国上卿、地位超过廉颇起,廉颇心中便颇有怨恨,并发誓一定要羞辱对方。以大局为重的蔺相如却处处躲着廉颇,这种躲避甚至到了令门客感觉羞愧、集体请辞的地步。蔺相如的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不仅感动了门客,同时也感动了廉颇,“负荆请罪”由此而来。经历一番波折,二人遂成相知。

秦汉之际同样有相知之交,只不过,这些相知之交在经历了战乱风波以后,却最终闹到了一方必欲置另一方于死地的地步——也许这种结局连他们自己也始料未及。

从刎颈之交到反目成仇

张耳和陈馀都是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张耳在年轻时曾是魏公子无忆的门客,后来,一位富商发现张耳贤能,便将女儿嫁给了他。在得到了岳父的资助后,张耳很快便成名了。陈馀自幼好儒术,是河北一带的知名人士。二人相识后,彼此为对方的才华与人格所服,于是便成了刎颈之交。由于当时陈馀年龄小,所以,他就如同对待父亲一样,对待已是魏国外黄令的张耳。

后来魏国灭亡,秦国悬赏千金捉拿张耳、五百金捉拿陈馀。二人为逃生而改名易姓。逃到陈县以后,迫于生计做了里监的看门人。也正是在这期间,他们认识了刘邦。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后,二人相约一起投奔陈胜。随后,陈胜派他们跟随大将武臣北略赵地。在张耳与陈馀的辅佐下,武臣很快便攻下了河北大部分县地。经过一番出生入死,两人都成为军中重要将领。因看陈胜称王以后并无巩固政权大志,二人便建议武臣自立为赵王,以陈馀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若武臣成功,二人便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

但不幸武臣部下李良叛变,杀了武臣。此时,陈馀率兵击败了李良,李良无奈之下只得投奔秦将章邯。武臣死后,二人便拥立了原来赵国国君的后裔赵歇为王,重新恢复了赵国。

其实,两人之所以这样做,也不过是打一手道德牌,以期达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效果。此时,兄弟齐心,他们的势力也越来越大。眼看事业一帆风顺,却未承想,人生此时给他们开了一个巨大的玩笑。

随后,秦国的剿贼大军在章邯的带领下在大破楚军、杀死了项梁以后,北渡黄河,进攻赵军。张耳与赵军只得败走巨鹿。秦将王离率大军围住了这座即将成为死城的城市。而陈馀此时北收常山兵,驻扎在巨鹿之北,因敌众我寡,根本无法突围进城进行营救,于是张耳与陈馀这对曾经的刎颈之交便遇到了最严峻的人生考验。

当时二人面临的形势是这样的——巨鹿城内逐渐兵少粮尽、危在旦夕。此时,燕、齐、楚等地的义军得知秦军围赵以后,纷纷来救,其中就有张耳的儿子张敖,他也带了万余人来到了巨鹿城下。但所有外援都仅仅作壁上观,不愿意妄动。诸军各怀鬼胎的情况下,张耳自然心内焦急。

此时,陈馀率几万人驻扎在了城北,但他丝毫不敢造次——此时的陈馀非常清楚当前局势,他最害怕的就是救人不成,反而造成了无谓的伤亡。而张耳却没有意识到这点。他以为陈馀会不遗余力地前来救自己,但慢慢地,他发现数次派人前去求助,自己的结拜兄弟却迟迟按兵不动。

对此张耳恼怒不已——想当年,我二人是刎颈之交,如今你为何做起了缩头乌龟?而陈馀也有自己的理由——以卵击石,无济于事;一起赴死,无济于事,还不如留着这口气。即使你们真的死了,我还能为你们报仇。

张耳的要求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刎颈之交自然是以生命相托,既然当时已许下誓言,即使今日白来送死,你也应来,更何况时局并没有那么坏,努力一把,可能我们会有一两成生存希望。

陈馀此时把理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不断地比较“出兵”与“不出兵”的结果与代价——既然这样做没有任何的效果,为什么还要去拼命?现在共同赴死,就如同将肉送给饿虎一般,何苦来哉!

其实,二人的说法都是可以成立而且无可辩驳的。在生死面前,道德开始暴露出了它的虚弱性。这正如两个相反的命题一般,在某种特别的情境下,可以同时为真,也可同时为假。

但在二人看来,此时对方的要求对自己来说已是贪婪的表现——张耳的要求是如此苛刻,他怎么能要求好友成全对方、牺牲自己?而这种“明知是死,也要死在一起”的刎颈之交是否太过苛刻?而陈馀之理性也很可怕:你往日信誓旦旦,如何到了问题跟前却让好兄弟自求多福?

此时,二人都没有做到换位思考——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在现代交际学中,心理学家们推崇这样的做法——当你与亲密的人遇到了交往困境时,不如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一想,如果你是对方会怎么办?

站在换位思考的角度来看这对往日的好兄弟当下的困境:如果我们将场景调换一下,将二人言行反过来,很可能会是另一局面——陈馀见好友被围,马上怀抱破釜沉舟之心率军营救;张耳因此深受感动,苦口婆心地劝说兄弟千万不要这样做,与其意气用事一起赴死,不如保存实力,待日后东山再起为我报仇!最后陈馀只得含泪离去……

遗憾的是,历史没有朝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张耳派出部下逃出巨鹿,前去责备陈馀。陈馀在对方的逼迫下,只得派出5000兵马作为前锋先行,攻打秦军,结果全军覆没。之后陈馀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他是将领,手下士兵也是命,兄弟的命要紧,士兵的命也要紧。

所幸发生了一件事:楚将项羽杀了宋义,夺了兵权,引兵渡河击败了秦将章邯。此时,各路军马才摆出一副仗义模样,纷纷进军巨鹿,解了巨鹿之困。

赵王与张耳获救以后,出城答谢各路兵马相救。在见到了陈馀以后,张耳责怪陈馀不肯救己于危难,在问到自己派去的两名说服陈馀的部下下落时,陈馀直言,自己派他们带领五千兵马做前锋,两人已没于军中。但此时张耳哪里听得下去?他连问几遍,分明是在怀疑陈馀杀了二人。

陈馀心中烦闷,无奈之中,便带着自己的百余亲信到不远的湖中钓鱼散心。谁知,张耳此时竟趁好友外出,夺了他的兵权,收编了他的队伍——刎颈之交就此变成仇人。

几年后,张耳投至刘邦麾下,深得刘邦厚爱,而陈馀则重立军队,在收复了河北故地以后,重新拥立赵歇为赵王,成为河北一带最大的割据势力之一。刘邦的汉军不断壮大后,曾派人前去招降陈馀,当时陈馀只提了一个要求:杀掉张耳。

最终,刘邦派人送去了一颗与张耳相貌相似的人头,陈馀这才降了汉。但同殿为臣,自然会发现对方的踪迹——当陈馀觉察到张耳竟然没死、刘邦欺骗了自己以后,竟然又背叛了刘邦。由于对张耳恨极,陈馀此时竟然糊涂得连天下家国大义也不要了。

结果,次年韩信渡河攻赵,大败赵军,陈馀战死,而张耳则被封为赵王。

不管陈馀与张耳之间的刎颈之交是如何演变成仇敌的,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两人有“刎颈之交”之名,却没有“刎颈之交”之实——两人的情感根本没有达到为对方考虑甚至贡献生命的高度。张耳困守孤城之时,他的儿子也在作壁上观——为何他不要求自己的儿子为救父而死?而后来的过度责难与趁机夺军之恨,更是加剧了二人的矛盾,这一切终是因为二人根本没有相互信任。

既生瑜,何生亮——结拜之交的“一声叹息”

在后人看来,刘邦、项羽无疑是生死对头。起初,项羽是胜者,刘邦是败者;后来,刘邦反败为胜,项羽败走乌江。但生死对头仅仅是两者关系中的一个方面而已,而绝非全部。他们的关系绝非“对手”二字可以概括得了的。

我们看过了张耳、陈馀的故事,最初时,他们为刎颈之交、忘年之交,但你可能不知道,在同一时期,这层关系在刘、项之间也存在,而其结局也是非要争个你死我活不可。

刘邦的年纪比项羽大了十几岁。起初二人联手击秦,无坚不摧,捷报频传。他们与英布一起,成为楚国的中坚力量。离开了他们几个,楚国根本不可能存在。值得一提的是,项梁正是在这几个人不在身边时,被秦军偷袭而死。

在头领死后,这几位军事天才顿时方寸大乱。虽然重兵在握,但几人相约退守彭城。由此可知,所有人才的成长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明明几人已是才华盖世,但在项梁麾下献力时,还是以项梁为主心骨的,一旦主心骨不在了,便会不知所措。此时楚怀王成了楚地将领们的名义领袖。也正是此时,刘、项二人成了结拜兄弟。在古时,结拜之情与刎颈之交相差无几,都为情义之托。

值得注意的是,刘邦这个大哥很可能只能照料项羽,并不能借结拜之事托大,更不可能摆架子,因为项羽并不仅仅是他的结拜兄弟,同时他还是楚国贵族的一脉传人。刘邦之所以能够不断壮大,正是因为得到了项梁的资助——他拿下了丰邑,出了一口鸟气,并在此时结束了动荡不安、漫无目的的作战模式,渐渐在项氏集团的庇护下羽翼丰满。可以说,这层关系是项羽与刘邦结拜的基础。但从这一角度来说,刘、项之间的结拜有些畸形,因为两人之间哥不像哥、弟不像弟。但不管刘邦是怎么想的,项羽虽然有些傲慢,但重义气的他肯定是待刘邦不错的。

张耳被困巨鹿,楚怀王派项羽随宋义援赵,此时,项羽为从、宋义为主,项羽之不满自然可想而知。在临行之前,他向怀王请求,让自己随刘邦西行击秦。从这一点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来,二人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而且,在这一时期,两人在怀王帐中,一为沛公,一为鲁公,在地位上也是平等的。这种平等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二人人格上的平等。

这种平等一直维系到项羽取得了楚上将军及诸侯上将军为止。随着项羽的职位越来越高、楚军实力越来越强,原来的兄弟关系便不断地淡化。所以,在鸿门宴冲突之中,刘邦根本没好意思提及这层“结拜”之义。

为什么不提?是因为提了太尴尬。当时,二人已因利益之争几近翻脸,提出这层关系只会让项羽难堪,而对项羽这样的大英雄来说,难堪便意味着怒火——到底会有怎样的后果很难说,很可能使刘邦的处境更加凶险。

刘邦逃出鸿门宴以后,正式与项羽对着干,也没有提及此事,是因为这对刘邦来讲并不是一件理直气壮的事——受封汉中巴蜀是怀王之意,你若以分封不公之名出兵,总是不那么理直气壮的。项羽未提此事,是因为此前取消刘邦称王关中的权利也真的非常不够意思,哪里像是一个兄弟应该做的事?

再说了,在古代道德观中,结拜兄弟也是兄弟,兄弟之间大动干戈,对两军领袖来说并不光彩。所以两人在这件事情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默契,他们尽可能地低调、未声张。

若不是项羽抓了刘邦的家人要烹要剐,想来刘邦也不会主动揭开两人之间的这层关系。那么,后人对这一秘密也将无从知晓。而现在知道了这层关系以后,我们对刘邦与项羽之间的冲突也会更多一些理解。

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原是比有兄弟关系更深的考虑,但“结拜”之情或多或少地对重义气的项羽产生了一定的心理作用。此时项羽已带兵几年,以他的见识,他不会不知,日后有可能对他造成威胁的只有刘邦。但在当时,项羽的感性终于战胜了理性。他最终给出的、能够安抚自我情理的方法是将刘邦封在巴蜀之地并拦住刘邦的出川之路。

但天不遂人愿,天要成刘邦、亡项羽——戴侯赵衍给刘邦指了一条偏道,刘邦逃出川中,随后占领三秦,继而楚汉相争——历史已非项羽所能逆料。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