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美女变枯骨
-
有一本书。这本书是2004年出版的美国新书《History of Beauty》,是一本谈美的历史的书,是谈以各种美作标准的人体为主的一本书。看到美,应该是什么反应呢?有的人是艺术性的欣赏,有的人是赞美,有的人是羡慕,有的人呢,是性欲冲动……这种情况之下,就有道德家出现了。他们就来告诉大家,美色当前,应该怎么样面对。中国古代有很多民间的道德书,我们一般叫做劝善的书,就是所谓的善书。善书是比较通俗的、民间的,它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处世,除了做人处世以外,还告诉我们看到了美丽的画面镜头的时候,该怎么样处理。那种书一般叫做《重写戒淫辑证集》,就是把看到女人你动淫念的一些例子编到一起,叫做《戒淫辑证集》。这种书在中国古代是用文言文写的,现在时代改变了,需要用语体文、白话文来重写,所以这本书呢就叫做《重写戒淫辑证集》。这个就是1994年出版的。
这本书的封面我把它切割下来了,原因就是携带方便,展示起来方便。书都被我毁掉了。一个叫做猛醒居士的人编著的这么一部书。为什么我给大家看这本?因为它涉及了我们东方和西方的一个重要的观念。17世纪的西方有一句谚语,叫“美色只是皮相”,像一层皮那么深。换句话说,所谓美丽只是一层皮而已。这个观念是17世纪在欧洲出现的。
把美色当成一层皮来看也是佛经里的观念。一两千年以前,佛经里面讲,天神送了玉女给释迦牟尼,释迦牟尼说“此是革囊盛众秽耳”,革囊就是皮囊,就是臭皮囊里包了很多脏兮兮的东西,烂骨头、烂肉、小便、大便、脓包都包在皮肤里面,就一层皮里面包着这些脏兮兮的东西。释迦牟尼眼睛看到的不是美女。
我们再看,“天神遗以好女”(送释迦牟尼一个漂亮的女人),浮屠说这是“革囊盛血”,就是臭皮囊包着一包血,看都不要看。这就是古代对女人的看法。我们看的是美女,他们看的是臭皮囊。这个观念到了现代的劝善书里,就告诉大家一个重要的观念,当你看到了漂亮的女人尤其是裸体的女人,你的反应是什么。你要立刻把这个皮肤以内的东西看透。用我李敖的话来说,你要有X光眼。人家看到的是漂亮女人的身体,你看到的是里面的骨头。
这就是现代的“劝善书”。这是一个穿比基尼的女人,相当暴露的泳装,那你看她的时候,那一半就是骷髅,根本就是枯骨。死了以后,这个女人就变成枯骨。看到“劝善书”里这些烂文章说,“绝代美人,竟是皮外皮肉两个样,问君淫念从何起啊”。告诉大家,你看到女人,要想到她另外一半就是骷髅,就是这个骨头架子——应该这样看。
“劝善书”告诉我们,看到再漂亮的女人,都要有“四觉观”——四种觉悟。它说:“凡夫起淫欲,世世常迁徙。宿生为女时,见男便欢喜。今世得为男,不爱女人体。”(看到女人的时候、爱女人身体的时候)要“随在觉其污(要时时想到她是很肮脏的),爱从何处起?”它举了几个例子:“睡起生觉——默想清晨睡起,女人刚睡醒的时候,头也不梳,脸也不洗”,“两眼朦胧,未曾盥漱(没洗脸也没刷牙),此时满口粘腻,舌黄垢积,甚是污秽(脏兮兮的样子)”。女人再漂亮,你想到她刚刚起床的时候,“当念绝世娇姿”,就是再漂亮的女人,“纵具樱桃美口,而脂粉未傅之先”(没有擦胭脂抹粉之前),“其态亦当尔尔”(你就当她是个丑八怪)。以上是想到她刚睡醒的样子。再想到她喝醉酒的样子,“默想饮酒过度”(美女喝醉酒什么感觉),“内脏翻腾,未久忽然大呕,尽吐腹中未消之物。饿犬嗅之,摇尾而退(狗都不要吃她吐出来的东西,总而言之,怎么样恶心就怎么样想)。当念佳人细酌,玉女轻餐,而杯盘狼藉之时,腹内亦当尔尔。”这时你就觉得女人不可爱了、不好看了。再想想女人生病的时候,“病起生觉——默想卧病之后,面目熏黑,形容枯槁,由或疮脓瘤溃”(她长得又黑又憔悴,然后生疮,生脓),“臭不可近”。“当念国色芳容,纵或华华小艾,而疾苦缠身之日,形状亦当尔尔。”(女人病的时候一点也不好看)。然后又把女人想成上厕所大便的时候,“见厕生觉——默想通衢大厕”(大便不通或便秘的时候,两眼通红的时候,或者腹泻拉稀的时候,总而言之,怎么样恶心怎么样想),“白蛆青蝇,处处缭绕,当念千娇百媚之姿,任彼香汤浴体龙麝熏身,而取食消融之后,必亦当尔尔”。这时候就觉得女人好脏,没什么了不起的。
所以“劝善书”告诉我们,看到漂亮女人就要想四点:想她刚睡醒的时候什么德性,喝醉酒的时候什么德性,生病的时候什么德性,上厕所的时候什么德性。干什么?倒你胃口,叫你不要起性欲,不要起淫念,不要起歹意。方法呢,就是尽量把这个女人想得又脏又臭。
“劝善书”还有一种“九想观”,这九种想法就是:“新死想”,女人活着的时候你要把她当死人;“青淤想”,人死了以后身体发青;“脓血想”,肉腐烂了,出脓了。“静观死人初烂,肉腐成脓”,怎么漂亮的人,将来也是这种下场,也是一身臭肉、脓血;“绛汁想”,人死了以后,红颜色的血流出来;“虫啖想”,身体生蛆,虫子来咬你;然后再是“筋缠想”,就是“静观腐尸”,皮肉钻进,筋连在骨,好像绳子包住烂木头一样,“得以不散”。我们跟女人寻欢做爱的时候,以为自己是在偷香窃玉,其实你抱的她将来也是一团腐肉、一堆枯骨;“骨散想——静观死尸,筋已烂坏,骨节纵横,不在一处。当念我崇高富贵之身,将来亦必如是”;“烧焦想”,最后火葬的时候,看到死尸被火所烧,焦缩在地;“枯骨想”,就是在破坟里面丢的那些死人的骨头,“日曝雨淋,其色转白,或复转黄朽,人兽践踏”……然后我的光阴一过,最后也不过如此。这个时候不单是想到了女人,想到了美女,也想到了骷髅。最后我们自己呢,也变成了骷髅。所以这种想法在中国传统的理论里面叫做《枯骨颂》。
《枯骨颂》歌颂什么呢?这是宋朝的慈受和尚写的,整个的一个理论,就是看到美女便认为她是一团枯骨,当然自己的将来也化为枯骨。我把这些综合起来,告诉大家,看到美色当前,你本来要性欲大发,兴致极高,要寻欢作乐,要男欢女爱,这个时候要用一桶冷水浇自己。冷水里面是什么呢?告诉你,就是那个女的是臭皮囊,将来她会生病,她会死掉,她的肉会烂掉,肉会发臭,会变成枯骨。你自己也会如此,有什么好看呢,有什么好闻呢。就这样拼命地倒自己胃口,倒到后来,就是所谓的古代美女在你面前,她都不再是美女。古代有百美图啊,一百种以上的漂亮女人的画法,看了以后都不动心,或者动了心以后,浇自己凉水,倒自己胃口,使自己恶心,整个的结果就是这个方法。整个概念后来转到一个人身上去,这个人就是唐朝的名臣,叫做狄仁杰。
狄仁杰在我们所说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里面的《新唐书》、《旧唐书》里面都有他的传,可是狄仁杰的传记到了现代的“劝善书”——《重写戒淫辑证集》里面就变成另外一种故事了,是后来人编的,附会在狄仁杰身上。说的是,唐朝的名臣狄仁杰年轻的时候,长得非常英俊。有一天他上京赶考,在一家旅馆里面休息,突然有一个美丽的少妇,丈夫刚刚死了不久,就跑过来挑逗他。狄仁杰就说,看见你这妖翘的媚态(还是用现代的语言啊),使我更加想起一个老和尚对我开释的话。这个女人就问他,这老和尚对你开释什么呢?这本书里面写道,狄仁杰说,看你那美艳的躯体(请注意,这说法很有趣,很民俗的、很烂的文字啊),我会联想作一个忽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床侧,骨瘦如柴而头发蓬散,眼睛深陷无神,好像鬼一般的可怕摸样。或者联想那美丽的躯体,因为卧病太久,即将死亡,一阵青一阵白,全身抽搐,然后变得很丑陋,令人不敢看。更进一步,联想你死后,时间一久,遍体腐败臭秽,口鼻眼耳都有蛆钻进钻出,啮食骨肉,不成人形。我看到你,就把你看成老的、看成死的、看成病的、看成烂的、看成浑身长蛆的、发臭的。这就是一个老和尚教我的这个感觉。那样去想,我就不会起性欲了,我就是柳下惠了,我就坐怀不乱了。狄仁杰还说,如果你也能用老和尚所教的这个方法来想我,我又有什么值得你兴起爱欲的呢?
这个故事当然是胡扯的,因为真的《二十四史》、《二十五史》里面的《新唐书》、《旧唐书》里面的《狄仁杰传》,根本没有这个故事,可是我觉得很有趣。刚才我所讲的“枯骨想”,这种把女人当成死人骨头去想,来消灭自己性欲的一个概念、一个观念,为什么会从唐朝的这个名臣狄仁杰的身上变成了现代的“劝善书”里面的一个样板呢?因为,很清楚,狄仁杰是一个美男子,皮肤洁白如玉,风神俊朗,夜里住旅馆的时候,被那个漂亮的小寡妇看中……
我拉拉杂杂讲这些事情,从佛经讲到中国古代的历史,再到现代的“劝善书”的观念,整个的一个构想和资料拿给大家看,告诉你们抵御男女之间诱惑的老式方法之一就是,假设对方是死人,是病人,没梳头,没洗脸,生病,没刷牙,浑身发烂,发臭……用让你恶心的方法来消灭你的性欲。后来演变成一个方法,假设这个女人是你妈,假设这个女人是你姐姐,假设这个女人是你妹妹,假设这个女人是你女儿,你还起淫念吗?还起歹意吗?所以后来这个“劝善书”就走火入魔,就各种假设全部出现,就告诉我们人应该如何压制你的性欲,如何压制你的歹念。
现在我们看这种方法好不好?在我李敖看起来,这种方法不是好方法。现在有什么方法?有一个说起来大家不相信的,就是真正的淫书,黄色书刊、真正的A片、小电影,根据瑞典人性开放的经验,发现相当程度地开放了A片,相当程度开放了淫书,使人的淫念也好、歹念也好、性欲也罢,都会慢慢散掉。发现稀松平常,习以为常,慢慢地就散掉了,就蒸发了,反倒是有效果的。让你来满足这些事情,而不是闪躲,让你觉得美色你都腻了,而不是把这个美色假想成死人、烂肉、皮相之谈。这是一个新的观念,我特别把这个观念用历史的背景讲出来,我们的古人用了多少的心血,包括现代的道德家们用很多的心血去压制性欲,其实不去压着,适度的扩散也可能是有效的。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