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职场励志 > 像他们那样感恩·责任·忠诚 > 第 2 章 感恩,使家成为爱意盈盈的港湾
第21节 不怕困难与挑战——赵智林

江苏亚威机床有限公司工人技师赵智林是个有名的大忙人。公司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加大了自主开发新型数控激光切割机的研制力度。激光切割技术一直由德国人掌握,中国机床企业涉及这种高科技设备,据说江苏亚威公司算是首家。正因为如此,项目刚一上马,公司领导就将赵智林从其他车间调到了研制一线。这位多次向外国专家叫板又多次获胜的工人技师,一到新的岗位,就不分昼夜地干开了。

赵智林是江苏亚威数控冲床分厂装配班长。这位仅有中技文凭的普通工人,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成为新一代工人技师,还荣获国家机械工业联合会技术能手、江苏省五一文明职工等荣誉称号。几年来,他不仅进行了10多项技术发明创造,而且多次让“洋专家”折服,成为敢向外国专家叫板的中国工人技师。

赵智林的父亲是江苏亚威老一辈装配钳工。受父亲影响,赵智林从小就喜欢鼓捣收音机、自行车什么的,拆了装、装了拆,不琢磨出点名堂决不歇手。从技工学校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他放弃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子承父业,来到江苏亚威当一名钳工学徒。

“进不了大学课堂,我一定要当能工巧匠!”这是赵智林进厂后向自己立下的誓言。为了把学校学到的机械理论尽快与工作实践结合,性格内向的他形影不离地“泡”在父亲和几个老师傅身边,用眼看、用心学,不放过每个实践的机会。星期天,别人休息,与女朋友约会,他却跟着师傅们加班,有时连下班的铃声响了都听不到,渐渐到了痴迷的程度。俗话说:熟能生巧。一段时间之后,赵智林的动手能力大见长进,很快从几十名学徒中脱颖而出,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师傅”的行列。

江苏亚威与瑞士SMS公司合资,引进欧洲最先进的数控折弯机生产制造技术,专业生产板料折弯机。该产品的油缸渗油问题对亚威合资合作工作是一个考验,只能一次安装成功,容不得出一点差错。领导将这一任务交给了赵智林,不善言辞的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偏不信这个邪。”

领了“军令状”的赵智林,一头扎进图书馆,翻阅相关资料,琢磨开了。技术资料大多是英文的,他只能靠查专业词典,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标记、理解,经过一个个不眠之夜,他终于研制出安装密封圈的专用工具以及装配工艺,到目前为止,采用这种方式安装的密封圈没有发生一次圈损坏,没有一个油缸漏油,在行业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终于使产品顺利打入欧洲、美洲及澳大利亚市场。

2003年,合资公司再次引进新型数控剪板机技术,公司老总毫不犹豫地想到了赵智林,指定他为新产品科研小组现场安装的主要负责人。调试中他发现,有些部件技术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

赵智林提出改进方案。“欧洲专家的设计也敢提意见?”面对同事惊讶的目光,赵智林找技术人员一起分析计算,并把自己的方案提交外方专家审议。经过多次论证,得到外方专家的肯定,并指名由他负责现场调试。整整两个星期,他全身心扑在技术改进上。奇迹发生了,经过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完全达到国外标准。这一技术与原产品相比,调整更加方便可靠,每台降低成本1万元左右,按每年生产60台,则可为公司节约60万元。

前不久,公司与日本某公司进行技术合作,研制开发新型数控冲床。产品研发过程中,上下转盘的制造与调试是双方合作的焦点,日方强调:上下转盘的结构采用了国外最先进技术,是日方专利技术,应由日方全套提供。但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亚威新产品开发的成本,企业将无利润可言。亚威提出应由自己安装调试,既不受日方牵制,又能牢牢控制新产品开发主动权。经反复争论,日方提出:如果亚威在一周内安装调试的转盘达不到要求,以后5年内转盘全套向日方进口,价格再上浮10%,虽然这是日本专家轻视亚威的苛刻之举,但希望与风险同在,挑战与成功并存,在当时的特定情况下,只能走“华山险道”。

关键时刻,赵智林的倔脾气又上来了:“凭什么不能向日本人叫板,我就不信这个邪!”憋着为中国工人争气的一股劲,转盘的安装在紧张进行。可就在此时,退休在家的父亲突发心脏病,医院建议老人到南京进一步检查治疗,作为家中的独子,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工作任务沉重,时间容不得他多停留,把父亲在南京医院安排下来后,当天晚上他就又出现在了生产现场。

经过一周的努力,赵智林带领一班人出色完成了转盘的安装调试,各项指标完全符合日方要求,并同时解决了日方到目前都没有解决的遗留问题。日方专家竖起大拇指连声说:“赵,了不起,我要向公司建议,请你去做技术教练!”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