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和孩子一起幻想
  三毛曾经说过一句话:“每个生命都应该善待,包括自己。”孩子的到来 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但也会打破我们原有的生活节奏。我们有一 些人因为有了孩子而一切围着孩子转,这样日复一日地生活下去,生活会愈 发单调,照顾孩子也没有了兴趣,甚至夫妻间还会因此产生怨怼,可我认为 这种做法并不可取,不能因为照顾孩子而放弃自己的一切。现代社会的女 人毕竟不是一百年前的女人了,已经知道外面的社会是什么样子。职业女性 可以暂时地放下工作,却要长期放下工作恐怕也不太现实。当然,为了自己 的工作或学习而置孩子于不顾也是不可取的方式,这样反而走向了另一个极 端。我的看法是,把孩子放在生活中,教育他们适应生活中的一切,教给 他们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在孩子小的时 候,还不能理解很多问题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懂得一些方式。
  有一次我出差去黄山,那时女儿还很小,不知道什么是出差,后来知道 我要离开她几天,便很不愿意。我没有用其他的话来哄她,我只是说:“我去 摘云彩。”她马上瞪大了眼睛问:“云彩可以摘吗?”我说:“可以呀,因为我 去的山特别高,就可以摘到云彩了。”她说:“那妈妈能带一点回来吗?”我 答应了她。她就再也没有哭闹,而且非常开心,见到小朋友就说妈妈去摘云 彩去了。过了几天我回来了,她一见到我就说云彩呢?我给她我喝水的杯 子,说云彩就在那里。她看了一眼说没看到,我说:“云彩是气,进去就看不 见了。”她似懂非懂地看着我,我说“等你上学就明白了”。很多年以后,女儿上了中学,学了物理,有一天回来和我说,终于明白云彩是怎么回事了, 她一直以为我在骗她。有一些事情过了很长时间仍然可以让孩子记住,假设 当时我真的骗了她,想必也是让她无法忘记的。
  1995年我去荷兰学习,一走要走好几个月。她知道我要走好长时间非 常不高兴,当时,她看到我必须要走的样子,就问我什么时候回来。我告诉 她:“等花开的时候,我就回来了。”在国外的每一次电话,她都告诉我花还 没有开。春节的时候我打电话,她和我说花开了,我问她是什么花,她说是 姥爷家里的水仙花。我说要等到屋子外面的花开了,才会回来。三月初的时 候,她说屋子外面的花已经开了,问我怎么还不回来?我问她是什么颜色的 花开了?她说是黄色的,白色的。我说等所有的花都开的时候,我就回去 了。四月中旬我回国的时候,北京大部分的花都开了。我对她说:“你看,我 没有骗你吧,花开了,我也回来了。”
  我们既然不能时时相伴,那不如让孩子生活在美好的期待中。生活中的 很多事情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要以乐观的态度去生活。逃避是没有用处 的,欺骗更是不可取的办法。等到她长大以后,我每次出差都会告诉她我要 去的地方,那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有什么特别的、和我们这里不一样 的东西。在这样的交流中,她会了解更广阔的世界。当她将来出去旅行的时 候,我相信她也会关注陌生的地方。
  教育孩子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能永远拥有一颗童心,以及如何用我们的 智慧和爱去传递生活的理念和态度。
  我在《艺术—爱的技巧》中提到,艺术是要靠自己体验的,从这篇文 字中您体会到爱之中的艺术了吗?爱需要时间,您现在能够理解了吗?
  随时随地的教育
  女儿在上幼儿园时,有一年的“六一”要表演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 故事。第一个礼拜她回来说她们要表演。我问她:“谁当小矮人呢?”她不知 道。我又问:“你想演小矮人吗?”她点点头。我再问:“如果你当不了小矮 人怎么办?”她不说话了。我说:“有人在台上表演,就有人在台下看,都上 台表演了就没有人看了。所以不管能不能演出,都没有关系。如果能上台就 演好,如果不演就当一个好观众,好吗?”她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第二周回 来,她高兴地说:“老师说了,我们有七对小矮人。班里有15个人,14个小 矮人,一个白雪公主。”我又问:“谁演白雪公主呢?”她又不知道了。我又 问:“你想演吗?”她点点头。第三周,刚一走出幼儿园的大门,她就告诉我 一个小朋友的名字,说那个小朋友演白雪公主。然后她说:“你知道,为什 么是她吗?因为我们谁也穿不下那条裙子。”我笑了,说:“原来是因为你个 子太高了。那少吃点饭,少长一点儿,好不好?”她想了想,没说话。我问 她:“平常拿玩具时是大个子好还是小个子好?”“当然大个子好呀。”她说。 我说:“看来所有的事都有好处也有坏处,大个子平常拿东西有利,可是穿裙 子时就缩不回去了,就演不了白雪公主了。”我们俩一起笑了。
  我讲的道理在她当时的年龄肯定不能都明白,但是至少我可以告诉她应 该怎样去想这些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小孩和大人一样,有虚荣,也很在乎 面子,也有心底里的秘密,只是他们的世界相对简单。其实成人的世界也是 这些事,只是事情更关乎生存,才会看起来更重要。经过这三周的时间,我希望她明白,甘于平淡没有什么;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功;所有的事都有 利弊两面,别狭隘地只看到利处,看不到弊处;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努 力,而是客观的条件不允许。豁达从哪里来?从点滴小事积累的经验中来, 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中来,从忽视自己的利益中来。
  但是我们是否都明白了以平常心来对待生活中的事情呢?是否明白了任 何事情都有利弊两方面呢?是否能够从点滴的小事中去引导孩子呢?当孩子 长大了,我们可能才发现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告诉他们。其实是我们在生活中 错过了很多告诉他们的机会。孩子小并不代表听不懂道理。当时可能无法全 明白,但总归有一天他们会明白的。明白了道理,生活中所经历的事情才能 变成财富,否则经历仅仅是经历而已。就像我们要把吃进的食物吸收了才能 成为我们身体的养分一样。
  我们希望孩子独立,是希望他们能够享受平等后的自由生活。没有能 力,自由毫无意义。享受自由的能力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学会选择和放 弃。怎样选择?选择的方式和选择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需 要放弃什么?这些我们都要教给孩子。从这个演出的过程中,我教女儿学会 选择—是要每天少吃点瘦小一点为了那一次扮演白雪公主的机会?还是该 吃多少就吃多少,高高大大地更为主动地享受日常的生活?生活中充满着选 择和放弃。问题是我们怎样去选择和放弃?如果从来没有教给过孩子,我们 不要希望他们有一天早晨就突然学会了。当然,作为这个时代的父母,面对 生活中的所有问题,我们要先问问自己,是否明白了该如何选择和放弃呢?
  女儿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和我说一件事情,我指出她说的 话没有逻辑。她问我什么是逻辑,我一时很难和她解释,有一天她早上不起 床,我去叫她。她说:“你给我拿袜子我就起床。”我去拿了一双我的袜子。 她说:“这不是我的。”我说:“你没有说清楚呀。”她说:“拿我的袜子。”我又 去了,拿了两只她的不一样的袜子。她看到我拿的袜子说:“这怎么穿呀?” 我还是说:“你没有说清楚呀,这不是你的袜子吗?”她又说了:“拿两只我 的一样的袜子。”我去拿了两只她小时候穿的很小的袜子。她看到我拿的袜 子自己就说:“拿两只我现在穿的一样的袜子。”我去拿了给她,并且告诉她, 这就是逻辑,逻辑还有很多内容,最基本的便是说清楚一个概念。这样简单的过程肯定不能掌握全部的逻辑知识,可是她却知道什么是逻辑,且说话时 要注意严谨。
  当猫把老虎教会的时候,老虎就会反过来折磨猫了。我们都熟悉这样的 故事。孩子也一样,当他们的能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对家长的挑战也越来越 大。女儿知道了概念的严谨之后开始挑我话语中的毛病。有一次喝茶,我不 小心把一盒糖碰到了地上。我赶紧说快帮我捡起来。她拿起我的拖鞋,对我 说你没说捡什么,我说糖,她捡了一块对我说,你没说捡几块。我笑了。看 到她能理解概念的严谨我很高兴。
  当我们有这些意识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就会充满乐趣和快 乐。当然这对父母的要求很高。所以,作为父母是否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 己是否通过了当家长的岗前培训?      就智慧而言,我们不一定比孩子聪明。就知识而言,我们也不一定比孩 子知道得多。特别是现代社会,很多高科技产品,比如手机、电脑,我们反 而要向孩子学习。那我们的优势在哪呢?在于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怎样把 自己的人生经验通过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传递给孩子,变成孩子生命历 程的财富,这便是我们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和孩子共同享受生命的过程。
  逻辑这样的知识是每个人都必须要学习的,对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与对知 识的研究是不同的概念。现在更多的人注重的是研究而不是应用。在大学里, 逻辑是很重要的课程。西方人说大学只有两门课必须由老师教—逻辑和哲 学。然而今天的中国大学教育似乎并不太重视逻辑的学习。逻辑这样的知识 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教的。按一般的规律,孩子小的时候不能学习逻辑,因 为13岁之前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基本靠感性和记忆,而13岁以后才需要逻 辑和推理。所以,过早地教孩子学习逻辑会限制孩子的想象力。
  教育的最佳目标,是既要保持人的天性又要随着年龄增长而让人逐渐地 具有理性。一个人在30岁的时候依然很感性,多少会显得有点幼稚。相反, 一个极度缺乏感性的人,恐怕他的生活也缺乏情趣。在应该感性的时候就让 孩子感性地去理解世界,随着年龄的增长,必须具备理性时,一定要教给孩 子理性。我们要按孩子成长的规律去教育他们,不要揠苗助长。现在我们很 多父母希望孩子很早就会识字、计算、外语等,这样的教育方式其实并没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在短时间内,他们的孩子与同龄孩子比可能在有些地 方是出色的,但是一个从来没有体会过感性世界的孩子,当他长大以后,又 继续面对一个理性的世界,这样的孩子真的会有很快乐的人生经历吗?应试 教育已经让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很多童年的快乐。与西方的孩子相比,我们的 孩子明显缺乏创造力和享受生活的能力,说得直接一点儿,连玩都不会。生 活不都是数理化,不能永远是考试,更多的是生活和品味生活。生活的内容 包括工作、学习、与朋友家人和同事的相处、旅游、购物、欣赏艺术、读 书、家务等。如果没有了这些内容,生活还能剩下些什么呢?
  今天我们的教育过于重视考试能力,重视对于死知识的记忆训练,没有 教会孩子们学习,更谈不上培养理性。缺乏理性教育的后果是,孩子们不会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即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由于过早地学习数 学等自然科学课程,加上文学、艺术、音乐等课程的不足,使得情感教育严 重缺失。十几年这样的教育之后,一个学生无论获得什么学历,其行为表现 通常存在这样的问题:面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首先缺乏理性推理,其次缺 乏感性判断,他们所掌握的大量专业知识除了考试之外,在生活中几乎没有 被应用的机会。对于生活中需要的,如音乐、艺术、装饰等知识,又匮乏到 几乎为零的程度。教育的目的是要人更有能力享受生活。如果经过教育的过 程之后并没有增加此能力,我们的教育在做什么?
  每个人都是一个不同的个体,不能像机器那样可以随意组装、拆卸、修 理,怎样放置和使用都可以随心所欲。能够决定一个人健康、快乐地享受生 活的因素不是知识、文凭、地位,也不是金钱,而是精神和情感的丰富。按 西方大多数教育专业认可的理论,一个人的成功更多的不是由智商决定的, 而是由情商决定的。
  怎样把教授知识的过程变得快乐,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的不仅仅只 是冷知识—这是今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作为父母,当我们不能改变现行的制度及学校的教育方法的时候,只能 选择改变自己。不要一味地抱怨孩子,如果我们真的爱他们,就要和他们一 起寻找最快乐的方法享受成长和学习的过程。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