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长时间的博弈,1933年1月30日,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这其中,兴登堡总统的儿子也是希特勒的好友,他对希特勒的支持起了关键作用。这天晚上,宣传部长戈培尔在柏林精心安排了一场盛大的火炬游行,数万人组成了流动的火海,庆祝希特勒的上台。从这一天起,德国乃至世界的命运将进入一段黑暗期。
当上总理后的希特勒,野心不可能止歇,他更加热切地希望建立独裁统治。他向兴登堡总统要求解散国会,年老的兴登堡同意了。另一方面,希特勒任命戈林为内政部长,加紧了走向独裁的步伐。
1933年2月,戈林对普鲁士警察进行大清洗,并发文表示将对敌视国家的各种组织作战,目标直指德国共产党。作为回应,德国共产党号召群众共同抗拒纳粹。戈林则率众对柏林的卡尔•李卜克内西大楼发动攻击。
2月27日夜,国会大厦燃起熊熊大火,得到报告的希特勒喊道:是共产党人干的!随后,与戈培尔等人奔赴火灾现场。当时的火势已经被控制住,而戈林也抓获了纵火犯——一名叫卢勃的荷兰人。希特勒认定这是共产党的阴谋,尽管卢勃表示冤枉。
事实上,这起纵火案是纳粹党人所为,目的是栽赃共产党人。当时的共产党,是国会第二大党,仅占有议会32%席位的纳粹党,只有将最大的反对者共产党打压下去,才有可能取得多数席位。
借国会纵火案一事,希特勒要求兴登堡颁布紧急法令。3月1日,希特勒出台《国会紧急令》,废除了关于人身自由——比如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电话和通信秘密等在内的各项权利,希特勒由此离独裁更近一步。
3月2日,纳粹冲锋队员冲入共产党党部,并将之占领。随后,工会被解散,共产党退出议会,其报刊被禁止出版。1.8万名共产党员被逮捕入狱,其中包括共产党领袖恩斯特•台尔曼在内。
打压了共产党以后,纳粹党在3月份的大选中以微弱优势获得多数票,工业界的巨头从幕后走向台前,开始明目张胆地支持希特勒。犹太人、共产党人等则受到日益严重的迫害,他们纷纷逃离德国。这群人中,包括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
1933年6月,社会民主党被取缔,其领袖被关进监狱。两周后,德国人民党也被解散。希特勒在德国建立一党专政制度的步伐由此加快。很快,他向内阁提出建立一党专政国家的提案,这一提案在7月14日得以通过,国会的权利由此被剥夺。德国从此成为纳粹一党专政的国家,事实上就是希特勒一人说了算。
这时期,唯一能制止希特勒的只有德高望重的兴登堡总统了。但后者已经年满77岁,加上病魔缠身,根本无法遏制希特勒的野心。一边是希特勒的权力不断扩张,另一边是兴登堡总统的病情不断恶化。1934年8月2日,希特勒前去看望垂死的兴登堡总统。后者在当天去世。这样,希特勒成了德国政坛的第一人。
1934年8月19日,经过全民投票后,希特勒如愿登上了总统宝座,成了德国名副其实的独裁者,他是帝国总统,又是帝国总理、三军总司令,党政军权在握。攫取国家权力后,他将一步步将德国带入无底的深渊。
第六节 撕毁凡尔赛条约,鲸吞奥地利
向莱茵进军
二战从1939年开始,但德国的对外扩张,在希特勒上台后就已经开始。
1934年9月7日,希特勒登上总统宝座仅半个月,他就邀请导演里妮•莱芬斯达尔拍摄一部纪念性影片以庆祝纳粹党的“诞辰”,20万名纳粹分子参与了这次拍摄工作,他们事实上是准军事化组织。
9月10日,装备了最新武器的德国机动部队进行了演习,希特勒已经迫不及待地炫耀武力。10月初,希特勒密令扩军,陆军人数将由《凡尔赛条约》规定的10万人扩充到30万人。
1935年3月,希特勒透露德国已经组建帝国空军(《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只准保留10万陆军),英法等国对此毫无动作,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绥靖政策,希特勒的野心变得更加露骨:3月15日,他对各国记者公开表示将陆军扩军到30万的消息。法国方面对此仅仅提出了口头抗议。
至于英国,早已忘记一战的伤疤,他们希望能利用德国遏制法国和东方的苏联。英国人和希特勒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后者规定德国可以拥有皇家海军35%的海军实力——希特勒扩张海军披上了合法外衣。
在希特勒的一次次行动中,《凡尔赛条约》显得犹如一张废纸。
1935年10月,墨索里尼下令向埃塞俄比亚发起全面进攻,英法为首的国联对此并未作出任何实质性的惩罚,这从另一方面促成了希特勒派兵进驻莱茵区的决定。1936年2月,希特勒作出了占领莱茵区非军事区的决定,并将行动日期定为3月初。
1936年3月7日正午,首批3个营的德军在飞机掩护下越过莱茵河。此时的希特勒,将之看成是一次赌博,类似于啤酒馆暴动的赌博。由于担心法国人进攻,他下令德军一旦遇到法国人的挑战,则立刻撤退——须知这时的德军根本不具备和当时号称世界第一的法国陆军相抗衡的实力。英法两国做出了貌似强硬的反对,英国人派出了13个师前往马其诺防线,法国政府发表了表示强烈反对的讲话。
尽管底气不足,但希特勒并未打算撤兵,他向莱茵区增兵21.5万人。战争部长向希特勒请求撤兵了事,但希特勒毫不理睬。事实证明希特勒这回赌对了,英法根本没打算开战。英国人派兵仅仅是充一下面子,他们只想谈判。
占领莱茵区后,希特勒在德国民众心中的地位变得更高,其后的全民投票中,希特勒解散国会的企图得逞。
掌控陆军,对外扩张的开始
20世纪30年代下半期,世界局势已然动荡不安,局部战争不断,日本向中国展开全面攻势,意大利也向埃塞俄比亚发起进攻,西班牙内战爆发,各强国将西班牙看成是练兵的场地。希特勒也加紧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他的第一个目标是支援西班牙的弗朗哥叛军,派出了不少轰炸机、战斗机等支援西班牙内战。1936年夏,希特勒制定了4年军备计划,要求德国军队和德国经济在4年内做好战争准备。纳粹党的元老之一汉夫施坦格尔深知希特勒将会把德国拖入和英法等国开战的深渊,便无可奈何之下逃离了德国。
希特勒的战时经济政策让他的经济部长沙希特越来越难以应付,最终辞职了事,戈林接管了他的职务。这样,德国的国民经济完全按照希特勒的想法,为行将开始的战争服务。
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召开了一次秘密军事会议。会中,希特勒宣称德国的前途在于取得足够的生存空间,并将这种空间定位为整个欧洲大陆。他认为,德国当前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以最低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收益。最后,他表示获得生存空间的可能唯有诉诸武力。6年内,德国的军力将达到最强时期,以后,其他的国家将会陆续赶上。因此,德军应该在1943年到1945年间做好战争准备,并发动夺取生存空间的战争。
这次会议是希特勒第一次向他的信众阐释他的生存空间理论。他明确地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列入目标,原因在于两国分列德国的东南两翼,取得两国的控制权,既能巩固德国的地位,又可获得粮仓。
但在这次谈话中,陆军元帅勃洛姆堡和陆军总司令弗立契均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的理由是德国不应该和英法两大国为敌,况且捷克的防线有如东线的马其诺防线,可谓牢不可破。但希特勒毫不在意,他又提出了他看似不实际的目标,先以闪电战或者外交讹诈消灭捷克、奥地利以及波兰和法国,并争取英国保持中立,或者给其以重创使之无法介入欧洲大陆的战事。希特勒的最后目标,是向广袤的俄国发动全面进攻。
在随后展开的外交和军事行动中,希特勒的路线几乎全部参照这次讲话,并基本得到了实现。
对于希特勒的扩张政策,勃洛姆堡公开表示反对,这成了他被罢免的关键原因。当勃洛姆堡准备和他的打字员结婚时,便找来了希特勒和戈林作为证婚人。由于他的新娘曾经是一名妓女,依照军官法典,其婚姻并不合法。戈林随后向希特勒告发了新娘的不光彩的过去,这让极爱面子的希特勒暴怒不已。他向勃洛姆堡表示或是解除婚姻,或是被解除军职。由于陆军元帅坚持己见,他在1938年1月26日被希特勒解职。
至于另一个反对者,也是最有可能继承陆军元帅职位的弗立契,则由于被戈林诬告犯有鸡奸罪而被解职。
经过剧烈的人事变动后,2月4日,希特勒召集所有高级将领,并公布了一项决定,他将拥有最高指挥权。目瞪口呆的军官们,无一敢反对。随后的改组中,被解职的高级军官有16名之多,另有44名被调任。
上台之初,唯有陆军能令希特勒稍有忌惮,但自此以后希特勒完全掌控了军方力量,战争的车轮也转得更快。仅仅一个多月后,希特勒就将魔爪伸到了奥地利,开始了对外扩张的道路。
第七节 英法绥靖政策的高峰——慕尼黑阴谋
30年代英法的绥靖政策
时至今日,当人们评述二战爆发的原因时,除了归咎于德、日、意的扩张野心外,总不忘抨击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如果说德、日、意犯下了战争罪,那英、法等国犯下的便是纵容之罪。
如前文所述,早在1935年,英德便签订了《海军协定》,允许德国扩军,助纣为虐地为希特勒扩充海军打开通道。德军进占莱茵区、意大利吞并埃塞俄比亚也,未得到以英法为首的国联的有效惩罚。
事实上,绥靖政策不仅存在于欧洲和地中海地区,在远东同样存在。日本在加紧扩张时,英国一直怀有同情的态度。“九一八”事变中,国联仅通过了由英国人李顿领导的《调查报告书》,未对日本做任何经济或政治制裁。在远东地区势力较大的英美两国,均采取坐山观虎斗的态势,推诿责任。
在西班牙内战爆发时,德意直接介入倾向法西斯的弗朗哥叛乱集团。英法两国则对西班牙共和国的援助请求不做任何有效回应,并以“中立”等名义断绝了西班牙共和国军获取军事援助的渠道。
1938年,希特勒吞并奥地利一事中,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达到了第一个高峰。
奥地利地处欧洲中心,是希特勒对外扩张的第一个目标。在希特勒上台初期的1933年,德国间谍就已经开始在奥地利活动,为将来吞并奥地利做准备。1934年7月,维也纳的纳粹分子发动暴乱,刺杀了奥地利首相恩格尔伯特•陶尔斐斯。1936年7月11日,奥地利被迫和德国签订《德奥协定》,德奥法西斯党徒自此可以渗透进奥地利行政机构。
1938年2月初,当德国一步步将奥地利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时,局势已经变得紧张起来,德国随时可能派兵占领奥地利。英国著名的绥靖首相张伯伦公开发表言论表示当德国将奥地利兼并时,后者将不会获得任何大国的援助;美国则对德国获得奥地利的企图表示“理解”;一向最忌惮德国扩张的法国也宣称无意干涉德奥事宜。三大国的表态,相当于将奥地利送到了德国人的绞刑架上。
2月12日,奥地利总理库尔特•舒施尼格被迫答应希特勒的诸多不合理要求,比如特赦所有在押纳粹党员,并将纳粹在奥地利的头目赛斯•英夸特任命为内务部长兼保安部长。
3月12日,希特勒向奥地利举起了屠刀。在奥地利的纳粹党以共产党暴动为由,向德国请求出兵镇压。早已准备好的德军遂长驱直入,迅速将整个奥地利占领。3月13日,抵达维也纳的希特勒签署合并德奥的法令,奥地利成了德国的东方省。
面对希特勒咄咄逼人的扩张态势,英、法、美等国仅仅在口头上表示抗议,并很快就承认了这一事实,并改驻奥使馆为驻维也纳领事馆。
奥地利事件,既意味着德国对外扩张的真正开始,也标志着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达到了一个小高峰。但绥靖政策,犹如以肉喂虎,只能激发希特勒这头猛虎的胃口,他很快就将目标放到了捷克斯洛伐克上。
臭名昭著的慕尼黑阴谋
按照希特勒的计划,除了奥地利之外,捷克是德国获取“生存空间”的第二目标。
靠近德国和捷克边境的捷克苏台德地区,住着300多万日耳曼人。和兼并奥地利的方法如出一辙,希特勒先利用日耳曼人同一种族文化的关系,在该地区发展纳粹组织,并不断滋事,要求实行“自治”。希特勒扬言不容许有人欺侮境外的日耳曼人,并将为苏台德地区被捷克当局欺压的日耳曼人“伸张正义”。进行外交讹诈的同时,希特勒调兵遣将,在德捷边境屯集重兵,拟定在1938年10月1日向捷克发动攻势。
奥地利的前车之鉴尚在眼前,捷克政府不愿引颈待割,一面调集兵力和德军在边界对峙,一面要求英法等国制止德国的无理请求。
一战后英法等国与捷克有约,当捷克爆发战争时,英法有义务提供帮助。这样,希望置身事外的英法等国最怕的就是德捷两国间的战争爆发。大英帝国年迈的首相张伯伦对此最为担忧。在希特勒向捷克下了最后通牒后,他决定亲自前往德国寻求一个“和平解决争端”的办法。法国首相达拉第也向张伯伦发去电报,督促他尽快介入斡旋。
1938年9月15日,张伯伦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风尘仆仆地抵达慕尼黑。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飞机,一路上可谓胆战心惊。随后他又坐了3个小时火车,在斯加登和希特勒会面。
另一方面,当希特勒接到张伯伦准备来德的消息后,不觉喜出望外。须知当时的德国并未做好全面、长期战争的准备。当时用以准备进攻捷克的军队,不过12个师,但后者拥有35个师,且装备相差不远。闻知张伯伦来意后,希特勒已经明白自己可以痛宰一刀,或者说空手套白狼。
在张伯伦和希特勒的谈话中,后者气势逼人,相反的是张伯伦显得怯懦畏事,映衬着暮气沉沉、日薄西山的旧帝国的衰落。关于二者的谈话,已无多述的必要。在张伯伦离开德国时,希特勒已然达成了自己的目标,英国将不会阻止德国吞并苏台德地区。
9月16日,张伯伦返回英国,连夜召开了内阁会议,力主将苏台德地区割让与德国,以满足希特勒的野心。9月18日,达拉第赶赴伦敦,和英国政府敲定了出卖捷克的计划,即将苏台德地区有50%以上人口为日耳曼人的领土全部割让给德意志第三帝国。
9月19日,英法两国向他们的盟国捷克正式提出了这一“好意”,并毫无疑问地遭到捷克的否决。英法两国遂以解除盟约作为要挟。走投无路的捷克,最后唯有答应了英法两国的建议。
9月29日,英、法、德、意四国元首在希特勒位于慕尼黑的“元首宫”举行会谈。这次会谈的目的不过是为已经达成的肮脏交易签字,以使之生效。捷克的两名代表,早已抵达慕尼黑,在关乎他们国家命运的会谈中,他们被排斥在外,在会议室的外面干等。30日凌晨,四国签订《慕尼黑协定》,苏台德地区从此被纳入德国领土范围。
在签订《慕尼黑协定》后,显然这几个国家的元首都表示满意,希特勒表示他将不再对欧洲任何国家有任何领土要求。张伯伦飞回伦敦后,对迎接他的英国人说了句传扬千古的话:“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地睡去吧。”
这起事件,以其丑恶被后人称为“慕尼黑阴谋”,英法两国领导人自此被钉在耻辱柱上。希特勒得到苏台德区后,并未履行自己的诺言,在不到半年后,就悍然占领了整个捷克。不到一年的时间,又掀起了整个世界大战,英法的绥靖政策,由此被视为笑柄。
第八节 军国之路,大炮代替黄油
进入战时经济
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争,都是物资战,尤其是武器装备越来越发达的现代战争更是如此。
一个有野心的弱国不足为惧;但一个有野心的强国,就必定会掀起狂风骇浪,令人恐惧,二战期间的德国便是如此。时至今日,我们也很难想象,一个面积不到40万平方公里(不到中国新疆的四分之一)的德国,缘何可以独力和英、法、苏、美等世界强国相抗争?除了德国人固有的军国传统外,我们有必要说一下其在战前的经济准备。
在一战以后,德国的军事力量受到极大的削弱。希特勒上台之前,德国的武装力量弱小得可怜,飞机、潜艇、坦克、毒气、大型军舰均不被允许拥有。在1923年,由于赔偿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法国和比利时悍然将军队开到鲁尔区,德国毫无办法。
对于重新武装德国,从大工业主到普通阶层,都持支持态度,原因在于苛刻的《凡尔赛条约》让他们感受到了耻辱。当然,一些大工业主也希望能从重新武装德国获取经济利润,比如后来被希特勒称为“工业界的沙皇”的克虏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