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精神的背景:中国文化与文学问题 > 第 11 章 城市与现代疾患——答《中国城乡建设》
第1节 第一节

  逃离城市/城市与现代疾患
  
  现在看,越是现代大都市越是不适宜于人的居住。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实际情形是,城市人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想方设法摆脱自己的城市,尽快逃离——全部逃离或部分逃离。只要能够逃开,具备这个条件的,就是人生一大幸事。弄到最后,大约只会剩下没有办法的老百姓了。结果只能是他们在城里苦熬。
  
  那些忘情地赞扬城市的城里人,大半是居住在特殊小区里的人,比如是一处有草坪有大树,还有门卫的大院里。还有一部分虽然也在熬着,却从心里喜欢城市,那就是因为一些极特殊的个人理由了,比如特殊的癖好之类。现代人陷入的一个最可怕的困境,就是不得不居于自己亲手创造的一个怪物的体内——这是一个急剧繁衍的大都市。这里空气污浊,噪音刺耳,交通堵塞,食物陈旧,人流拥挤,已经没法体面地生活,却又一时离不开。人自己最后成了一座城市的奴隶,而不是主人。
  
  医治城市顽症是世界性的问题。当今的世界上,几乎所有致命的错误都发生在大城市里。解决城市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人类的未来。一些棘手的现代伦理问题,也大都发生在城市里,如同性恋、吸毒等等。由于缺少大自然的抚慰,城市的确集中了相当数量的现代精神疾患和生理疾患。
  
  缺少人性化的生活/水泥
  
  我没有看到过能够让人舒适生活的大城市。现在每到一个城市,给人的一个强烈感觉就是:再也不能这样了,这里需要彻底改变,我们不能再这样过下去。对于城市建设,要下一剂猛药,要有一种革命化的思维。不能仅仅是改良,而是要彻底改变它:它的节奏,它的道路,它的空气,包括它的气味和颜色。
  
  我们扪心自问:难道我们人类几千年追求的居住文明,我们的理想,就是在一起拥挤、在一起喘污浊的空气吗?难道在杜甫悲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之中,我们中国人就找到了今天这样的居所?
  
  有路难走,有车难乘,有家难回——更可怕的是,我们几乎再也没有什么安静可以享受,每个人都在噪音的包围中无处躲藏。这就是所谓的现代城市、大都市。
  
  令人惋惜的是,现在许多动手搞城市建设的人没有什么想象力,更没有追求完美之心,其结果就是,大半的城市都搞得很丑陋。在许多年里,我们这儿的人不仅对树木没有感情,而且简直就是以树为敌。所以我们年年讲造林,讲绿化,到头来还是生活在水泥堆里。
  
  没有绿色,没有空地,干燥的水泥堆砌起来,一座连一座挤在一起,这里面的大小空隙就塞了一个又一个家庭。这会有多少幸福可言?这真正是缺少人性化的生活。无数这样的形式叠加累计,最后组成了一个个区域,这就是所谓的城市。在这里,绝不可能有第一流的物质和精神的创造。


  
  精神的背景树木、绿色,它们与城市的关系必须来一个颠倒。理想的居住环境,应该是楼房插在树木的空隙之中,而不是树木插在楼房的空隙之中。我们也许可以断言,这个被颠倒的关系一天不重新颠倒过来,城里人就一天没有幸福可言。
  
  看看城乡建设,我们浪费了多少土地。我们许多年来已经习惯于在最好的耕地上建城市,而且没有任何节制。最适合种粮食的地方却不一定是最适合盖房子的地方,最后只能造成这样的恶果:吃不好也住不好。
  
  港台和内地的城市/野蛮和粗鄙
  
  比较一下,中国内地和港台的城市建设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大致都是拥挤和嘈杂,是噪声和严重的尾气污染。像欧洲那样的一些漂亮小城大半是见不到的。港台也有一些好的居住区域,但像中国内地一样,与大多数普通市民无关,那都是被各个领域里胜出的人物占居的。
  
  我们的城市,往往把一些常常露脸的地段建得好一些,比如楼盖得高一些,贴贴金属板或玻璃之类。其实这样不仅无济于事,反而更显出了规划者的小家子气,显出了虚伪和捉襟见肘。在这些地段的对比之下,大面积破烂的市区就显得更加不能容忍。还有,这样的地段也无非是簇新的高楼大厦而已,哪里会有什么文化积淀?更没有自然美。没有自然美、历史美圆融一体的城市建筑,没有浓烈的人性化格局和人文气息,再高大再现代的城市建筑也是野蛮和粗鄙的。任何一座城市,其自然之美和历史之美原来都有的,但早就被我们的一些“开拓型人士”给干掉了。


  
  现在存在的一个可怕问题,而且非常普遍的,是许多地方都以野蛮、粗鄙为美。让人不理解的是,一个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却要在一切方面都退向“初级阶段”。我们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呢?我们关于和谐的传统美学观念呢?这一切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到底体现在哪里?
  
  危机时刻/想象力的退化
  
  如果说我们现在的城市建设到了一个极端危机的时刻,这绝不算是什么危言耸听。看看一座座街道相似、楼群相似、一个个“小区”相似的城市,就会让人觉得窝囊丧气。不仅是这样,即便是在同一个所谓的“高尚别墅小区”里,每座小楼的样子也往往一模一样。
  
  我们的想象力已经退化到了这种地步,真是夫复何言!
  
  城市建设应该尽量节省耕地,这本来是一个实际而又浅显的问题。可是这些年各地却在走一条相反的道路,就是把最好的耕地建了房子。其实那些最不适宜耕作的地方,有时往往会是盖房子的好地方,比如海滩河滩荒地等等。有的小城本来离不能耕种的海滩不远,却愚蠢到非要在最好的农耕地上兴建新城区不可。
  
  说到规划,我们这里一直是可有可无,没有什么常性的。过去没有城建规划,后来勉强有了,城区之间如何分布的大规划却又没有了。这同样糟糕,因为不仅有个城市怎么建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有个在哪里建城市的问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