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在潮流中

  东西方冷战结束之后,一根远远比经济这条线还要粗韧的意识形态的弦,至少在表面上看已经变得细弱。于是物质主义统领一切的思想水到渠成,其势滔滔,既能冲荡庙堂也能淹过民众。无论是世界上最丰饶之地还是最贫瘠之地,一切阻止这股潮流的存在都将不成其为存在。一切都在潮流中。
  
  第三世界的作家有时会急于洗涮贫困的屈辱,并同时丢掉自己的最后一丝质询。然后是对这股潮流的追逐。急于赶上或迎头赶上潮流,仿佛面对着获得某种资格和尊严的仅有一次的机会。
  
  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唱和,开始放肆地嘲讽过去和现在的一切,一切有悖于时代潮流的因素。无论是昂扬的或是低调的,总体精神总是与世界潮流趋向一致。放纵,极度个人主义,现世主义,消费主义,自我满足,蔑视伦理标准……正成为文学作品明明暗暗的主题。
  
  文学对完美的渴求,向善,批判与揭示,怀念和忠诚,这当然不仅仅是一种古典情怀。这是与人类历史共生的主题,我们现在开始告别未免太早。这种告别无疑是灾难的征兆。
  
  我们也许可以发现,在这股席卷大地的潮流中至少有两种不同的作家。其中的一大部分如前所述;而另一部分却在竭尽全力,试图超越时代的局限。他们根植于安身立命的土地,吸纳土质中的营养并成长起来。这就不会轻易移动立场。世界对于他们是观察的对象,而不是跟从的依据。不因为自己的渺小而失去独立,始终将自己当做与周围世界对应的一方。风吹不动他们。他们好比是山脉。而另一种作家却极像流云,被风扯动,极易消散,并且形不成雨。
  
  天空可能一时充满流云;去了,又有新的流云出现。但山脉静静的,不动,长存。
  
  是的,亚洲的中国,正在汇于时代的潮流;而展放文学的图表,从中可以发现“山脉”与“流云”式的作家。
  
  “山脉”式的作家在与世界的对应中,在自己的立场上,发现了时代的危机。他们在独守独立的思索中向置身的这个世界发言,吐出了逆耳之音。环境问题,民主内容,人类技能的提高与精神萎缩的后果……他们正冲破伦理的困惑,努力提高历史的理解力。
  
  需要指出的是,这期间他们与某一类知识分子的区别。
  
  另一类知识分子也有本能的危机感,也参与了内容广泛的讨论。他们试图放宽视野,急于加入世界性的话题,却因为仅仅纠缠于一些理念和最新词汇,无形中染上了时髦的因子。他们缺乏在极为复杂的现实格局中更为深沉的把握能力,并且缺少一种实践功夫,缺少一种他们从来忽视但却是至为重要的知识背景。这导致了整个讨论的中空和不着边际。
  
  面对如此激烈复杂的世界性畸变,任何缺乏深重底层情感,淡漠苦难和真实的书斋式揣摸,都多多少少令人生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