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精神的背景:中国文化与文学问题 > 第 2 章 精神的背景——消费时代的写作和出版
第2节 精神平均化时期

  对于那个特殊的时期,可以有许多命名和比喻的方式,如“精神板结期”也未尝不可,反正都能明白是什么意思。极“左”,文化专制,都在说以往的精神贫瘠和苍白,还有荒芜和恐惧。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在中国一直是试图建立新的文化精神和艺术标准的探索时期。50年代初尽管在文学创作、在思想和精神领域过分简单化和幼稚化,但的确有新的要求,有创新的强大欲望,而且这种现象具有某种普遍性。
  
  中国当时有几亿人口,它试图打破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文化,以及从清代开始传入的一些西方思想,以建立和创造出崭新的中国文明。在文学上,我们稍一回顾就会想起很多明朗而简单、却也清新天真的翻译和原创作品,这都是整个精神文化努力的一部分,而且这种努力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那个时期的绘画、音乐、小说和戏剧,都呈现出差不多的色彩,倾向与趣味、形式和内容,都差不多。
  
  现在一般认为那个时期的精神现象,比如艺术创作,非常平庸单调——但是冷静思之,一切也远没有那么简单,还不能用一句“平庸”就把整个时代给概括了。因为那个时期的创作,除了如上所说的幼稚单薄,尚有自己独特的道德伦理内容,有探索的生气;当时在全世界范围内运行了几百年的商业化秩序——还有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受到了一次巨大的冲击。这当然是从苏俄文学开始的。所以如果放到历史和世界的大框架上去考察的话,它的确是一次猛烈而沉重的冲击和大胆的创新。


  
  所以,当时整个文学界的清新气息显而易见。但是继续下去,在相当漫长的时段里没有一个自由活泼的个性空间,仅止于开始,就让人厌烦了。再美好的东西一旦被过分分享、复制和因袭,就会造成一种“平均化”的态势。大家都这样表达和思想,就势必会变得单调无聊,整个精神的土壤板结了、僵化了,绝不可能再有强盛的生长。
  
  那个时期的简单、荒诞、创新、粗暴,还有纯洁和热情,等等一团矛盾都集中在同一体里,一种崭新的概念过早地完成并草率地推行到民众中,特别是知识分子中,其结果就是精神领域里的专横性和封闭性,这对于一个民族是非常可怕的。
  
  那时作为个人已经没有了思想,当然也没有了艺术。所以说思想和艺术的“大锅饭”、平均主义,比日常物质生活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更可怕更有害。就在那个时候,我们在文学创作、艺术和思想方面,基本上失去了个人独立创造的天地,机会均沾,但不逾规范半步。
  
  出版物更没有什么叛经离道,它一方面普遍遵守了被中国传统改造过的社会主义伦理,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于旧的精神秩序的强烈进攻性。它在恪守中有创新,保守中有激进,它的整体倾向的确是富有进攻性的。
  
  从一个时期精神的局部看,从内部看,它也许是习以为常和比较平淡的;但是从体制的外部看,从世界范围看,从历史的角度看,它又是生长的,具有挑战性的。比如说当时的美国和欧洲,中国的革命书籍、戏剧、电影甚至是街头秧歌,都给他们以新奇感、以冲击性。新中国的革命艺术与当年的苏俄艺术一样,都是在世界文化秩序中引起不安、引起巨大轰动的崭新的文化精神成果。为什么?就因为从外部看,那个时期这些民族的艺术和思想是生长的、具有挑战性的、具有真正个性的。
  
  而我们现在回头来看那个时期的文学,是过分造作的阶级斗争内容、“三突出”的创作方式。如果这些出现在某一本书中,它仍不失为新颖奇特的创造,但是如果每一部都差不多,都如法炮制,那就不忍卒读、虚假以至于可怕了。
  
  现在再看一下五六十年代中国的或苏俄的某几部代表性作品,仍然觉得它们有今天所不及的健康精神、生长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可见只要是朴素向上的、真挚的,虽然简单,但却并非一定就浅薄。
  
  这就是在精神平均化时期,我们的文学艺术的实绩。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