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精神的背景:中国文化与文学问题 > 第 2 章 精神的背景——消费时代的写作和出版
第3节 “沙化”时期

  近二十年来,随着世界的窗口日益打开,各种熏风长驱直入。成长在五四之后的几代人没有国学根柢,在激烈的吹摇下很容易被连根拔脱。整整几代人进入了精神游移期,他们已没有方位感,没有立足点。如果说五四以后接受了一些西方文化,那也仅是只鳞片爪,根本谈不上什么根基。我们知道西方的基督教文化是同样丰厚的,西方文明的资源也是同样复杂的。就是说,五四以后,在文化上我们两头都不着边际,无论是西方的还是中国传统的,整整一代或两代人都所知甚少。这里真正是割裂的一代、断开的一代。
  
  我们既无力判断自己漫长的历史,也无力判断这短短的二十年。因为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化标准,只能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同时又向往一切。盲从将是不可避免的。在这几十年里,精神的发展和演变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是在其他民族其他时期很难找到的一个现象。特别是这二十年来,我们有过多少莽撞的否定、没有根据的怀疑,以及莫名其妙的向往。我们完全没有建立起自己的传统和标准,没有一个前进的轨迹,更没有一个过程。最起码有两代人,好像一下子就给推到荒漠里去了,精神的自我生存能力和更新能力都很差。
  
  所以我们只能彷徨。既然没有基础、没有方位、没有立场,那么我们还能到哪里去?
  
  由于在我们这儿仅仅是一二十年的商品经济的历史,处于转型期或者干脆说是简单的模仿期、混乱期,精神上必是一片混沌。我们不可能成长起一代以社会批判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没有生长出与商品经济时期的社会生态相对应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的功能就是批判,但是我们这儿没有他们成长所需要的时间和环境。也就是说,在所谓的“商品经济大潮”中,我们这儿还没有产生它的精神上的“抗体”。比如说“非典”,我们无法抵御,是因为我们体内还没有抗体。在商品经济运行中,精神的抗体还没有产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分子往往和商品社会采取一种简单的合作与协调姿态,无法也不可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所以这个时期形成了很多社会问题。
  
  由于对商品社会只是一种协调的依附的关系,市场就成为知识分子心目中的某种权威,以至于他们非常害怕这个权威。这不仅是荒唐的,也是可悲的。过去是阶级斗争社会,知识分子最怕阶级斗争,一上纲上线,他们就慌了。因为不慌也不可能,把你赶到农场去就得了。现在的商品经济市场中,知识分子同样是没有丝毫的抵抗力。仅仅以图书市场为例,本来他们对于书籍是最有发言权和判断力的,可是一拿到市场上就没了主意。本来是一本不忍卒读的书,平庸无聊,可只要是卖得好,有人立即就慌了,先是缄默,然后很快就跟上来,发出各种颂扬之辞。市场比起阶级斗争的威慑力,有过之而无不及。


  
  市场的标志是什么?就是所谓的“大众”,但它是打引号的。“大众”一叫好,知识分子用来判断的脑筋、用来表达的声音,一概全无。
  
  在商品经济时代就是这种精神状态。消费主义统领下的精神界必然呈现出“沙化”现象,即精神的沙漠化。所以在这个所谓的经济发展时期,物质主义没有、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揭露,人类最好的精神结晶,很容易就被纷纷抛弃。好像只有这个时期的中国人才重新发现了“欲望”。实际上这个欲望不用我们发现,它一直是存在那儿的,只要有人就有欲望。欲望的力量、欲望的规律,它在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从来都是存在的,这很正常。
  
  在沙化时期,有鹦鹉学舌式的全盘西化;还有产自本土的市井帮会气;有被极大地庸俗化和歪曲篡改了的儒学,即一般意义上的“孔孟之道”;也还有“公社文化”——我们现在不是残存而是有着很强的“公社文化”,这就是我们自50年代末建立人民公社以来形成的特殊文化。这一切都空前复杂地糅合一起。所以我们不能单纯地想象现在是极“左”余毒或是其他,因为早已没有这么简单。在文化上,我们现在正呈现出芜杂和混乱,而且有着极大的投机性。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思想和创见偶然显现,就会像一滴水洒到沙漠上一样,迅速地被吸光了、消失了,无声无臭,什么都不可能存在,因为已经沙漠化了。所以在很长的一个阶段,嘲笑一切执著的探索和严整的思想,都会成为一种时髦。于是就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所谓的文学界和思想界,打着叛离的幌子、“解构”的幌子,公然把人类历史上几千年来形成的一些最基本的东西——有些仅仅是常识性的东西——肆意践踏。他们以污蔑和嘲弄为能事,并且在大范围内得到欢呼和肯定,且很快繁衍为一种时尚。
  
  这个沙漠化呈现出永恒的销蚀力和吸纳力。因为这是一片真正的沙漠,只要稍有一点思想的汁水,就立刻给吸掉了,没有踪影了。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发生过,在历史上也发生过——稍稍考察一下,这往往是有了失败感的民族才出现的一种自然消散的精神状态。它因为失败而迁怒,四处发泄,然后又陷入极度的无聊和自私;有时,又会成为文化上一只永不餍足的怪兽,暴饮暴食却不能消化,于是开始大肆呕吐。
  
  一个民族长期探索、保留和学习的一点精粹,不仅被抛弃而且被恶狠狠地跺了几脚。文化和精神的风韵丧失了,飘流了,这个民族再也没有什么去凝聚它、围拢它。
  
  剩下的事情就是末日情怀,是变本加厉地歌颂纵欲。五六十年代的“平均化”、“板结化”固然不好,但在今天作为一种反动,那种板结完全被搅碎了。它是被一根商品经济的棍子给搅碎的。这个棍子粗壮而强悍,它插进去稍稍一动就搅碎了。但它不是搅出更自由、更疏松的一片文化土壤,不是很利于生长的那种土壤,而是愈搅愈烈,最终搅成了一颗一颗的砂粒,搅成了一片文化和精神的沙漠。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