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我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迎着萧瑟秋风,从黄河南岸一路驱车向北,过黄河,过沁河,进入晋东南太行山区,踏上长平之战古战场,去看了一项非同寻常的考古新发现……
  
  司马迁:“四十余万尽杀之”
  
  长平之战,是战国末期秦国与赵国之间进行的一次规模空前的大战役,它对随后中国历史的走向和进程,曾产生过决定性的重大影响。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史记•秦本纪》
  
  一个“杀”字,好生了得!联想起来,人类社会的连绵战争,真是残酷。但战争却并不会因为它过于残酷,人们对它普遍厌恶,它就会从人类文明活动中自动销声匿迹。至少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到战争消失的前景。也许有人会说,如今人类正在依靠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创造着崭新的文明时代。此话诚然不错。但很不幸,每当人类取得一项最新科技成果,往往都首先被应用于军事目的。以往如此,未来也将如此。如若不信,请读读大名鼎鼎的未来学家托夫勒夫妇的《第三次浪潮战争》一书,书中所描绘的未来的高科技战争的种种手段和景象,令你触目惊心。他们的预见性描述虽然不一定条条兑现,但因为有几千年人类文明史(或曰战争史)的发展轨迹作参照,对他们做出的总体判断,使人不得不信。


  
  长平之战规模之大,“杀人”之多,影响之深远,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罕见的。
  
  秦、赵两国在长平之战中一共投入了多少兵力?司马迁没有记下总数。我们不妨以被杀的赵国战俘为基数,去作些推算。《秦本纪》中说是“四十余万尽杀之”,《赵世家》中也说“四十余万皆坑之”。如嫌这两说较笼统,另有两处则说得明确而肯定。《白起王翦列传》中说“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说“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综合这四种说法,可以肯定,被杀的赵国战俘在四十至四十五万之间。根据常识,赵国的参战兵力肯定大于被杀的战俘数,当超过四十五万无疑。再根据常识,由于秦国对赵军采取的是围歼战术,它的参战兵力只能多于赵国,绝不会少于赵国。更何况,在战役进程中,秦国还有增援兵力开往前线,这是有明确记载的。
  
  战役进展到关键阶段,秦昭襄王得到前线战报,得知白起已将赵军围困在长平地区,“闻赵食道绝”,赵军的补给线也被切断了。秦昭襄王是个军事嗅觉异常灵敏的人,他立刻做出准确判断:将赵军死死围困下去就是胜利,已被切断的赵军粮道千万不能让它重新被打通。他兴奋得禁不住打了一个寒战:“好啊,这时再去加一把火,这一大锅肉肯定就焖熟啦!”他于是劳驾亲征,从咸阳赶往河内(今河南省黄河以北、太行山南麓地区),就地征发十五岁以上壮丁火速增援前线,“悉指长平,遮绝赵救兵粮食”。看来,秦昭襄王在军事上真是很有一套,他很善于抓住敌方要害,给以致命的一击。正面交战自有大将白起在指挥厮杀,他不必操心,他亲自派出的增援兵力,专门去截断赵军粮道,阻止赵国援兵。这无异于死死掐住一头困兽的喉管,任它嚎叫挣扎,咽气只在转瞬之间。“赵卒不得食四十六日,皆内阴相杀食”。那个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统帅赵括,绝望之际企图率军突围,“出锐卒自搏杀”。但他纵有困兽犹斗之心,却无饿虎扑食之能,刚刚冲到阵前,就被秦军射杀,赵军顿时大乱,大败,败得惨不忍睹,“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秦国夺得这个大胜利,也付出了大代价。秦军统帅白起战后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这一点也可以用来解释这样一个问题:秦国在长平之战胜利后,为什么未能趁热打铁,一鼓作气彻底征服赵国?不是秦国不想,而是军力来不及恢复。秦昭襄王太想一鼓作气吃掉赵国了,长平之战胜利后第二年,他就派王陵领兵进攻赵都邯郸,结果攻了一年多攻不下来。这就不难看出,秦军进攻的锐势已远不如前,组织大兵团连续进攻显得力不从心。但这时的秦昭襄王被长平之战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认为邯郸久攻不下,主要是前线统帅王陵无能。他马上想到打胜长平之战的大将白起,想要他再次挂帅出征。白起深知量力用兵之理,如实对秦昭襄王说,秦国为夺取长平之战的胜利,付出了重大代价,现在秦军迫切需要休整,切不可轻率地连续劳师远征。秦昭襄王哪里听得进白起的劝告,生气地将袖子一拂,“使王龅代陵将,八九月围邯郸”。但事与愿违,“不能拔”,楚、魏来救,解赵都邯郸之围。
  
  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得如此激烈残酷,双方投入的总兵力当在百万上下。百万大军交战于野,那是何等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须知,这是发生在距今2258年之前的一次大战役,那时的交通条件、运输工具、补给能力等等,都根本无法与现代相比,这就更显得这次古代大战役非同小可。对于交战双方秦、赵两国来说,进行如此规模的大战役,都是倾其国力而为之,明显地带有“决一死战”性质。长平之战,是战国后期秦、赵两个军事强国最终决定谁兴谁衰、谁存谁亡的生死大决战。


  
  长平之战对胜负双方产生的影响都是决定性的。有一个很突出的例子:北方弱小的燕国,一向仰赵国的马首是瞻。赵国长平战败后,它居然也想来欺负赵国了。燕王派相国栗腹到赵国去送礼,“以五百金为赵王酒”。说,一点小意思,这五百金请赵王您老人家买点酒喝吧。燕王的真实用意,是要栗腹去探听一下赵国的虚实。那时长平之战已经过去五六年了,但赵国的战败景象仍未改观。栗腹从赵国回去,高兴得了不得,对燕王说:“赵氏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于是燕王“举兵击赵”。由此可见,长平之战对赵国影响之深远。长平一败,已注定了赵国最终灭亡的命运。而对于秦国来说,长平之战虽然也使它付出了沉重代价,但它付出的是胜利的代价。它的元气不难恢复,恢复之后将会变得比长平之战前更加强大。经过长平决战,秦国已将山东六国中唯一能“西抗强秦”的赵国锐气挫尽,这就决定了最终要由秦国来统一中国,这个历史走向已经不可逆转。
  
  杜甫:“古来白骨无人收”
  
  司马迁不愧为记录中国历史的第一大家,如本文开头所引,他在《秦本纪》中用大手笔寥寥数语,便将长平之战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结局,交代得一清二楚。但是,由于他只记下了这次大战役的主干脉络,具体细节一概从略,这样一来,使得长平之战留下了诸多历史之谜。例如“四十余万尽杀之”这件事,就有许多说不清的问题。
  
  也许,司马迁历数前朝史事,战争和杀戮已司空见惯,记不胜记。因此,在他笔下,虽然秦国与诸侯各国间的历次重要战役战斗均可找到线索,但记得都很简约,大致只记下每次战事发生的年份、地点及“斩首”(歼敌)数目。在《秦本纪》中,长平之战前就有如下一串记录: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