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第四章
-
四
出了河西走廊,坐火车西行。途经古时称火州的吐鲁番盆地时,车内闷热难当,老少旅客们烦躁不安起来。一个赤膊青年手里拿了一只空啤酒瓶,梆梆地敲打着 车厢板壁,发狂似的叫唤:“他妈的我真想自杀!”车窗外是低矮的光秃秃的乱山,狰狞的裸石像是被渴死的一般,在酷日下受着烧烤。
到乌鲁木齐,再飞至新疆最西南的边城喀什。然后,沿着昆仑山和阿尔金山北麓的南疆公路,一路向东。先后经莎车、叶城、和田、于田、且末,至若羌,这正 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返回时的路线。再从若羌折向西北,在古楼兰西侧顺塔里木河谷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至天山南麓的尉犁、库尔勒、焉耆。返回乌鲁木齐时 又顺道到天山东端的吐鲁番去看了交河、高昌两座古城废墟,又走了一段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出发路线。我差不多是沿着当年张骞出使西域的往返路线,吃了几天 矿泉水加干粮,围绕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转了一大圈。在此行的最西端,我曾从喀什向南穿越一条险峻山谷,登上帕米尔高原,公格尔峰和慕士塔格峰两座七千米以上 的冰峰,一直在车子左侧闪着耀眼的银光,而这是酷热的盛夏季节。我终于到达了一个古代丝绸之路的出境口,但我没有办理出国护照,因而无法走到当年张骞到达 过的妫水(阿姆河)流域,如今那儿是我们的几个友好邻邦。从帕米尔高原下来,我被晒成了黑人,两条胳膊开始掉皮。
张骞是值得我们中国人引以为骄傲的又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外交才能,他的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是足可将他死后一两千年闯进中国西域来盗宝的那些西方探险 家们比将下去的。我此行坐的是号称“沙漠王”的越野汽车,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南路,大部分地段的沙漠公路是沥青路面,但路面上始终有潺潺的沙流在随风流 动,就像江南公路上暴雨过后潺潺的水流一样。从若羌折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北路,穿越塔里木河河谷时,时间已近傍晚,在一个豁口处突然遇到一阵昏天黑地的狂 暴风沙,车子差点儿被掀翻,停在路上动弹不得,大家互相面对面大声喊着讲话却见不到人影,一瞬间脑子里曾闪出将要被埋进沙海的感觉。由此可知,张骞在两千 一百多年前的西域之行,是怎样的一种沙漠苦旅。张骞两度出使西域,取得了外交、探险、促进通商和文化交流等多方面的重大成果。
正是张骞踩出的第一行足迹,开辟了一条古代中国通往波斯、欧洲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当年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反映了这位封建帝王的战略大视野。他先是从投降的匈奴人口中得到一个信息:被匈奴人逐出河西地区的大月氏人,一直想东返 报仇雪耻,苦于得不到外力援助。汉武帝迅速做出了重大战略抉择: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为了推行汉武帝的这一外交政策,张骞带领一百多人的外交使团出使西 域。大月氏人原先游牧于祁连山至敦煌地区,被匈奴远逐至葱岭以西。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出陇西,途经匈奴控制地区时被俘,押至单于王庭,软禁十多年,在那 儿讨了老婆,生了孩子。但他身在匈奴心在汉,终于找到机会逃走,但他不是向东逃,而是向西逃,他要继续去完成他的外交使命。他翻过葱岭,逃到大宛(今乌兹 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境内),经康居(今哈萨克斯坦锡尔河中游),终于抵达大月氏(今土库曼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接壤的阿姆河流域)。但大月氏部落这时已在 水草丰盛的阿姆河流域站住了脚跟,又统领了大夏(今阿富汗北部),大月氏老王已经不在了,新王已改变主意,无意再联汉抗击匈奴。张骞劝说、等待一年多仍无 结果,只得返回。为了避免再被匈奴截获,他改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沿着昆仑山北麓向东返回。但途中仍被匈奴人发现,又拘留了一年多。公元前126年, 匈奴内乱,他才乘机逃回长安。十三年前出发时一百多人的庞大外交使团,这时连他自己在内,只有两人生还。
这是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然没有实现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的外交目标,但他此行至少做出了三大历史贡献:第一,他此行所走的往返路线,成了后来丝绸之 路的南、北两条主要通商路线。第二,他在大夏时发现有国内蜀地贩运去的竹制手工艺品和中药材等,得知经蜀地西南可通身毒、大夏(今印度、阿富汗),便向汉 武帝建议开通“西南夷道”,即现已发现的那条蜿蜒隐伏于云、贵、川崇山峻岭之中的古代“南方丝绸之路”。张骞的这个建议,也成了汉武帝经略西南夷的重要动 因。第三,据说葡萄、苜蓿、石榴、胡桃、胡麻等经济作物,最早都是他从西域引进的。汉武大帝靠在帝座上,捋着胡须,饶有兴味地听取了张大使在外十多年的种 种历险之事和所见所闻,有些地方问得很仔细。他丝毫没有责怪张骞未能完成外交使命,也没有批评他在匈奴娶妻生子是“变节”行为,反而给了他一个“太中大 夫”的官做。这又是一种大气魄。在汉武帝看来,张骞这十多年经历本身,就是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任何人的聪明才智也代替不了张骞的作用:张骞将成为他随时 了解西域情况的一本活字典!
后来张骞随大将卫青征讨匈奴有功,封博望侯。在霍去病“入居延收河西”的同一年,张骞受命从另一个方向随军出击匈奴,因延误军期,罪当斩首。张骞请求 “以封爵赎罪”。汉武帝的豁达胸怀使他得以免死,贬为庶人,汉武帝要留着张骞这本西域活字典随时备用呢。两年后,匈奴遭卫青、霍去病痛击,逃遁西北。汉武 帝为了彻底击溃匈奴的进攻力量,多次召见张骞询问西域诸国情况。张骞献计联络乌孙(在今伊犁河流域),以“断匈奴右臂”。汉武帝果断采纳了张骞的建议,重 新起用他,拜为中郎将,命他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是公元前119年。
这次,张骞率领了一个更大的近三百人的庞大使团,带上“牛羊金帛以数万”,顺利到达乌孙。他自己任常驻乌孙大使,积极做乌孙的工作;分遣各位副使前往 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诸国,展开强大的外交攻势,说服上述各国联汉反匈。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张骞自乌孙回国。乌孙派了使者,回赠了几十匹好马,随张 骞一同来到长安,这是西域使者第一次来到中原。乌孙使者实地察看了汉朝的强盛国势,回去说服乌孙王与汉朝通婚结盟,共击匈奴;张骞派出的副使也纷纷引来西 域诸国使者,自此互相往来不绝,“使者相望于道”。史载:汉通西域,张骞首功。张骞立了大功,汉武帝封他为“大行”。“大行”是个什么样的官衔,弄不太清 楚。查阅汉代官制,只查到汉景帝时“改典客为大行令”,汉武帝时“改大行令为大鸿胪”的记载,可能是主管宾客礼仪、接待外国使者的官员,不甚求解。但我 “望文生义”地想,若将“大行”权作“伟大的出行使者”来理解,这对张骞倒也相称,反正是个荣誉很高的头衔。你看后来跟随唐僧去西天取经的孙悟空,不是叫 “孙行者”吗?张骞历尽磨难而终成大功,与汉武帝的远见卓识和豁达大度的用人之道,是密不可分的。
张骞从乌孙出使回来的第二年就死了,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沟通西域的外交事业。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