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在这段早年岁月,毛泽东正在找他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其中包括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的秦始皇。毛泽东也推崇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之父孙中山,以及驱逐英军而为北美十三州赢得独立的乔治·华盛顿。
辛亥革命后那几年,毛泽东对未来毫无头绪。他曾短暂从军,投入新军行伍,然后决定回到学校求学。节俭的父亲同意支付毛泽东的学费。最后,毛泽东在专门培养教师的师范学校落脚。无论如何,毛泽东这段期间都一直在学习。就在这时候,毛泽东开始认识挑战传统国学的新观念、新知识。他读亚当·斯密、卢梭的翻译著作。就像同时代的人,毛泽东远离了中国传统国学。毛泽东告诉友人,几千年的历史,让中国人积弱不振、鼠目寸光。“思想太旧”,旧思想之糟粕“非有大力不易推陷廓清”。5不过,毛泽东毕竟还是与同时代的人迥然有别,他从未全盘扬弃旧传统。终其一生,毛泽东还是经常在他的文章和对话中引经据典。
毛泽东从不认为中国应该盲目仿效其他文明。毛泽东就像中国狂热的民族主义者,总是以一种混杂的态度来响应外在世界。他承认中国至少需要学习西方科技,不过对此也感到愤恨。他曾要求友人不要再穿西服。他尤其痛恨谄媚奉承洋玩意儿。他曾在1923年写文章讽刺道:“即使有洋大师放屁,那也是香的。”6另一方面,毛泽东就像中国的青年民族主义者,包括远在北方的周恩来,对日本能迅速完成现代化印象深刻。同时,毛泽东也和中国的青年民族主义者一样,对新共和的荒唐行径和列强的不断施压深感气愤。
毛泽东这一时期经常写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有一段时间他定期写日记。毛泽东就像他同时代的人一样,拥抱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的思想,认为这对中国不啻是一种许诺,也是一种警讯。1917年,毛泽东在他发表的处女作中向他的同胞大声疾呼,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否则中国国力将日渐衰颓。“国力苶弱,武风不振,民族之体质日趋轻细。”7从此之后,毛泽东都一直强调气力雄、筋骨劲的重要性。毛泽东向来以他的体魄强健为傲。学生时代,他便和友人在冷冽寒冬千里跋涉,渡河过江。毛泽东七十三岁的时候,还横渡长江,以展现强壮健硕的身体与自我锻炼的过人意志。在同一篇文章中,毛泽东还论及另一个他乐此不疲的主题:体育运动有助于克制情绪,锻炼意志。毛泽东成为中国领导人时曾对人说过,“有时我非常生气,不过我知道必须自持,不露声色”。几度与毛泽东话不投机的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则将他比喻成一只沉着、缓慢的熊。“他先是注视你一阵子,然后垂下眼睛,开始自在地轻声 说话。”8毛泽东日后在一篇中国人人必读的文章中指出,人若是有强韧的意志力,连大山都能移动。至于德行,毛泽东认为个人只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即可。“人类生活之本意乃在发达其个体也,”他年轻时写道,“所有德行也都是为了(那个结果)服务。”毛泽东虽自称是个马克思主义者,从而服膺历史发展的铁律,不过他从未抛弃过这个信念,至少就他本人的关怀层面而言。毛泽东也发觉自己对纯粹力量心驰神往。在另一篇写于1917年的文章中,毛泽东谈到英雄豪杰的行为在于顺应自己的本然天性。“其强如大风之发于长谷,如好色者之性欲发动,而寻其情人,决无有能阻回之者,亦决不可有阻回者。”91918年夏天,毛泽东顺利完成师范学校的学业,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不过毛泽东尚无意安定下来,而在翌年游走于北京、上海和长沙之间。对毛泽东和中国而言,这都是关键时刻,一个变革剧烈、思想骚动的时代。毛、周这一代中国青年对一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中将德国位于中国的租界让给日本的做法,感到义愤填膺。中国民族主义者觉得心寒,不齿西方民主国家对中国的背信忘义。有些人甚至认为民主政治本身有缺陷且不适合中国,更有甚者,西方国家永远不会对中国诚挚以待。而今,中国有了另外的选择:马克思主义的理念早已在中国知识圈流传,而在中国的北边,布尔什维克已在俄国掌权,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的理念付诸实践。1920年春,俄国共产党新政权废除昔日中国与沙俄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发表声明要将沙俄时代兼并的领土归还中国,中国民族主义者大为动容。当时的毛泽东说道,俄国是“世界第一文明国家” 10。许多中国激进分子纷纷转而投向马克思主义阵营,1920年后,许多人陆续加入新成立的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是这群人中的一个。在北京,这位穿州过省、名不见经传的青年,通过从前教过他的老师(杨昌济)的引介,在北京大学图书馆谋得了一份轻松的管理员差事。当时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是中国早期赫赫有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毛泽东认识了一群马克思主义者,渐渐地也读起马克思的中文译作。到了1920年,尽管曾短暂地对无政府主义产生兴趣,不过毛泽东自认已信仰马克思主义,是个马克思主义的信徒。是年秋天,毛泽东在长沙一所小学担任校长,不过他也和周恩来一样,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投注在激进的政治活动上。
在私人生活方面,毛亦经历了重大的转折。他敬爱的母亲卧病不起,终于在1919年秋天撒手人寰。毛泽东虽然送药给母亲服用,不过在母亲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并未服侍在侧。毛泽东日后向他的同志吐露:“我告诉她,我不忍心看着她痛苦挣扎,我想保留她美丽样子的记忆,然后对她说,我要离开她一阵子。”母亲过世几个月后,父亲也随之与世长辞。111920年冬,毛泽东完成终身大事,这次的婚配出于他自己的选择。杨开慧是毛泽东昔日恩师、贵人的女儿。杨开慧受过教育,在中国当年的环境中,算得上是个激进的女性主义者。这是一桩男女双方情投意合的婚姻。20世纪20年代初期,随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政坛上崭露头角,毛泽东也跟着显露光芒。在苏联顾问的建议下,中国共产党人与主要的民族主义政党国民党结成战略同盟,旨在追求中国统一和驱逐帝国主义势力。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