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尼克松选了三位他仰慕的前任总统肖像悬挂在白宫的阁员会议室。无论在战争期间或承平时代,艾森豪威尔都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备受美国人的爱戴,这是尼克松望尘莫及的。老罗斯福是个战士,他不屈不挠、勇敢卓绝。尼克松时常赞叹地引述老罗斯福名言中那个面孔沾满血污、一脸疲惫的战士为典范:“他做事时全力以赴,他知道什么是热情奔放,什么是忠心耿耿,他把自己奉献给可贵的事业,在最好的情况下,他知道终将取得最大成就的胜利;在最坏的情况下,假使他失败了,至少他知道他失败得很英勇。”(尼克松在他的辞职演说中就引述了老罗斯福这段话。)其中尤以民主党总统威尔逊最令尼克松心仪。威尔逊不仅才智过人,还是个“身体力行的思考家”。在尼克松眼里,威尔逊同样致力于追求世界和平。“因为世人渴望和平,各国领袖畏惧战争,所以时局头一回站在和平这一边。”这段引言虽然出自尼克松的就职演说,但威尔逊也很可能说出这段话。尼克松在白宫挑选了一张威尔逊用过的办公桌。但如同尼克松其他的表态,这次表态又弄混了。日后证实,这张办公桌原属另一位威尔逊所有——亨利·威尔逊(Henry Wilson)。鞋匠出身的他,是尤利西斯·格兰特(Ulysses S.Grant,任期从1869至1877年)总统的副手。12尼克松和许多保守派共和党支持者不一样,他不是一个孤立主义者。他认为美国在两次大战期间就应该加入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联合国的前身),而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加入联合国是正确的决定。40年代,他曾支持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他倾向让美国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50年代,他期望看到美国加入世界各地的同盟,以围堵共产主义。他确实担忧越战经历与国家精英对国内问题的专注,会使美国变得内向封闭。他相信美国曾经是也应该是世界的一股道德力量。诚如他对基辛格所说:“国家一定要有伟大的想法,否则他们就不再伟大。”他的宏大愿景是率领美国打造整个世界的永久和平。在就职演说中(大部分由他亲自撰写),他同时呼吁美国同胞与全世界人民:“让我们以此为目标:在和平不为人知的地方,使它受人欢迎;在和平脆弱不堪的地方,使它茁壮强大;在和平反复无常的地方,使它持之以恒。”13自此之后,抨击尼克松的人经常驳斥这不过是尼克松愤世嫉俗的遁词,以掩饰他自己的道德空洞。这其实大谬不然。尼克松一生中确实做过许多不符合道德要求的事,但他不乏一颗向善的心。尼克松在他喜爱的黄色横条记事本上不时写下注记,鞭策自己要成为道德的表率、国家的良心。尼克松的行为举止虽然像他的父亲,喜欢大声嚷嚷,但他其实希望自己能更像圣人般的母亲。尼克松的母亲是个虔诚的贵格教派(Quaker)信徒,尼克松在浓浓的宗教氛围中长大成人。几十年来,尼克松的皮夹里一直放着1953年担任副总统时,母亲写给他的一张短笺:“我知道你必定会如应当那样,维持你和创造者上帝的关系,因为诚如你所知道的,这毕竟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事。”14就连对“精神史”不表苟同的历史学家,都会发现自己无法抗拒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解读尼克松。这是因为他情绪易感且性格矛盾。尼克松的录音带显示,这位独树一帜的政治人物,前一刻还滔滔不绝,言之有物地高谈阔论美国应该扮演的世界角色,下一秒钟则会痛斥他或真实或子虚乌有的政敌。(也多亏自始至终似乎被尼克松遗忘的这些录音带,我们才能一窥他讳莫如深、鲜为人知的深层内心。)这个人渴望成就伟业,自1970年起,他不断勉励自己“要成为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真正的第一等人”,但他同时也批评美国人的公共生活。他毫不留情地攻击对手。在早年的一次竞选期间,尼克松成功把道格拉斯女士(Helen Gahagan Douglas)抹红成共产党的同路人。日后,尼克松告诉英国记者:“我对这段往事感到遗憾,当时我年轻气盛。”可是,这段懊悔当年的说辞一经披露,尼克松旋即又暴跳如雷地否认。15尼克松出身于美国的一个小镇,他常常自比为霍雷肖·阿尔杰(Horatio Alger)笔下的人物,总是在逆境之中力争上游。他提及年轻时的质朴价值观:鞠躬尽瘁、节俭自持、孝顺、庄重、端正。然而,他的财务状况,以及在佛罗里达州与加利福尼亚州积累的财富,却令人侧目。尼克松总爱与老百姓闲话家常,但有时也会说:“你必须略带邪恶,才能了解外面的群众。你必须清楚生活的黑暗面,才能了解他们。”尼克松心知肚明,一般美国中产阶级并不在乎他所醉心的领域——外交政策。“他们并不了解你正在进行的‘限制战略武器谈判’( Strategic Arms Limitation Talks, SALT)等细节,”尼克松发出此言,与其说是要表达心中的不快,毋宁说是一番自我解嘲,“他们只求事情冷却下来,无声无息。对他们来说,我们毫无建树。”16尼克松痛恨60年代嬉皮一族的嗑药成风、拒绝工作和性开放。他羡慕甚至激赏约翰·肯尼迪,但也讥讽东岸的权贵和华盛顿乔治城(Georgetown)的知识分子。尼克松喜欢美国音乐剧,每次听到《旋转木马》(Carousel)这出剧,总会真情流露,热泪盈眶。《你不会踽踽独行》《You’ll Never Walk Alone》这首歌最能触动尼克松的心弦。他最喜爱的电影之一是《环游世界八十天》(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看这部电影时,他会提醒白宫放映室里的观众:“瞧,瞧这一幕。大象要出场了!”17依某位熟悉尼克松的幕僚之见,他处心积虑想要淡化自己的知识分子气息,而去突显一个善良的老顽童的形象。尼克松老是讲一些拙劣的冷笑话。他满口运动经,但这绝非惺惺作态;他酷爱运动,尤其钟情美式足球。大学期间,他一年又一年地随球队转战,尽管鲜少能够上场比赛。清瘦的尼克松练球时必须面对身材壮硕的球员,但教练无意让他或他们松懈练习,有位职司防守的球员回忆说:“所以,我得把这个小家伙撞翻。哦,我的天呀!他得承受得住。”18尼克松向来以他钢铁般的意志和卓越的工作能力自豪。就像亚特拉(Charles Atlas,知名健身法研发者)广告中那个九十九磅重的弱小子,尼克松已向曾奚落过或低估过他的人证明他们目光如豆。尼克松告诉就读法学院时的挚友:“如果你头脑还算灵活,当你已怒火中烧,你知道你可以通过优异的表现和旺盛的企图心,扭转他们的态度和自以为是。”但对尼克松十分熟稔的基辛格表示,尼克松相信自己终究是个倒霉鬼。某回,尼克松在西贡等飞机,他告诉随行的美国外交官说,飞机肯定会延误。“坏事总是找上我,一定会的。”对尼克松较为同情的传记作家汤姆·维克尔(Tom Wicker),观察1960年选战的尼克松说:“痛苦地意识到屈居下风和挫败,这个人以极严苛的标准克制自己,但一切却是那么一目了然。”19尼克松选择的职业生涯带给他庞大的精神压力,这些压力时不时会压抑不住而爆发。当尼克松疲惫不堪、精神紧绷时,经常用酒来消解压力。尼克松有睡眠障碍的毛病,他的同僚对深夜来电早就习以为常。尼克松有位纽约的医生,晚年语带玄机地谈起尼克松的精神状态,以及与这位“如此压抑”的病人讨论病情有多困难。我们不清楚这些故事有几分真实,但有很多人觉得尼克松性格扑朔迷离,这倒是肯定的。有位白宫幕僚曾说,“他是我见过的最怪异的人”。向来在公众场合谨言慎行的基辛格,也曾告诉一位记者,他觉得尼克松这个人“怪异、不自然”。20尼克松的传播主任贺伯·克莱恩(Herb Klein)说:“我不记得我曾见过他有哪一刻是彻底沉醉在快乐之中。”尼克松从未忘怀过往遭受的屈辱和挫败。在尼克松终于与周恩来会晤时,他告诉周恩来:“选战失利的痛苦其实胜过作战的肉体伤害。”后者只会伤及肉身,前者却让人痛彻灵魂。不过,逆境也会给人“力量与骨气”。尼克松对周恩来说,他期望他“人生中胜利的次数只比失败多一次”。21对陌生之人吐露这般心声,让人既摸不透又茅塞顿开。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