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7节 父母是否该为孩子选择职业

我的大儿子小州上大学了,很多人都关心他学的是什么专业。他从小就喜欢动物,各种动物的书看了无数,比如说不同的猩猩猴子在我眼里都差不多,而他对于它们的名称、特点、习性、生活区域等说起来是了如指掌。他自己一直打算将来做和动物相关的工作,所以上大学选的专业就是动物学。

国内的朋友听我说儿子选了这个专业,在电话里半天没吭声,然后感慨地说:“你们到底是出了国的人,想法不一样,这么由着孩子的性子来。”我问:“你不由着他怎么办?”朋友认真地说:“孩子哪知道什么专业 好啊?家长怎么也得给把把关吧?他学这个以后能有什么好工作?放任自流不是害了孩子吗?”

一席话说得我哑然无语,放下电话后立即处于深刻反省状态。

住在美国其他州的朋友打电话来问起孩子的专业,跟我说:“小州学这个挺好的,北美这边家家都养宠物,以后他去当个宠物医生,是很赚钱的职业。”我回答:“小州喜欢的是野生动物,我问过他,他对做宠物医生不感兴趣。”朋友立即劝道:“那你可不能让他去干那个,去搞什么野生动物肯定是在野外工作,又苦又累又不赚钱。”

在孩子的职业选择上,父母该不该给孩子把关呢?

经过反省之后,我还是认为,父母可以提出建议,但是要尊重孩子自         己的意愿。放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孩子的兴趣,而不是职业前景、挣钱多少等其他考量。父母眼里的好工作,大概就是既舒适赚钱又多的工作了,可是如果孩子自己不喜欢,那个工作对于他就不是个好工作。不要说孩子不懂,他喜欢做什么他是知道的。一个外人眼中辛苦的工作,孩子喜欢干就会甘之如饴;而一 个工作即使赚很多钱,如果孩子没有兴趣,一辈子做下来很痛苦,个中滋 味不是他人所能够体会的。

我认识一个在华尔街投资银行工作的人,他毕业于美国名校金融专业,非常聪明能干,平时大家在一起聊天就觉得他的脑袋转得比别人都快。现在他一年的收入都顶得上他在美国大学里当教授的同学一辈子的收入了。可是朋友聚会,他牢骚最多,过得最没意思,因为他根本不喜欢金融这一行。

从很小的时候起,他就对服装色彩、服装搭配这些东西感兴趣,他妈妈出门前找不到合适的衣服穿,他在旁边打量一番,告诉他妈穿这条裤子配那一件衣服,再扎这条丝巾,效果立即不同。初中的时候他妈买衣服就会拉着他去当参谋。上高中时,他有一个本本,上面画满了身着不同款式服装的漂亮女模特,个个飘逸潇洒。一次上课时无聊,偷偷拿出来画,被老师发现后把本子给没收了不说,还把他父亲叫来。一开始是当他有“黄色思想”来处理的,他解释说那些图都是他设计的时装样子,不是画女人,可还是不能过关,在银行当高管的父亲闻之勃然大怒,当着老师的面将他的设计本撕得粉碎,大骂他没有出息,净搞些歪门邪道的东西。高考时父亲逼着他选择前途好挣钱多的金融管理专业,后来他出国留学,学的还是金融。尽管心里不喜欢,但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也没有勇气改弦易辙。

华尔街的工作极其紧张,高收入必然伴随着高投入,每周工作七八十个小时是常事。他对工作没热情,为了工作而工作,格外觉得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后,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家,什么也不想干。结婚的前几年他和老婆工作都忙,一直没要孩子,等到想要的时候却要不到了。两个人去医院检查,医生说原因在于他的精子量过于稀少,难以使女人怀孕, 医生建议他换个压力小的工作,养养身体。他到这个时候却发现自己上了贼船下不来了,他能找到的工作,都和现在的工作性质差不多,甚至把薪水的期望值降低了三分之二多,还是找不到他希望做的那种压力小些的工作。而要孩子这件事让他的精神压力雪上加霜,到后来连夫妻生活都不能过了。老婆跟他说自己这辈子还想生个孩子,年龄已经不等人,拿了他一大笔的赡养费和他离了婚。

朋友们劝他,现在赚到的钱足够他一辈子花的了,何不干脆放弃了改行试试自己喜欢的设计工作。他苦笑着说:那是个需要灵感和创造力的职业,这么多年一直在数字里打滚,他年轻时的那点灵气和创造力早就被曲线数字磨没了。大家又劝他不想干就退休得了,他说他试过休假一两个月,可是自己什么爱好也没有,在家里闷,一个人出去旅游也没有意思,还不如就去上班了。他挂在嘴上的话就是:一辈子就这样混混过去了。

以他的聪明才情,如果当初去搞服装设计,现在也应该是个出类拔萃 的设计师了,行行出状元,他做服装设计做得好,收入未必就比搞金融 少,关键在于他会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成就。只是他的父亲根本没给他 这个机会,父亲以自己的眼光设计了孩子的人生,结果让孩子一辈子不快 乐,过着孤家寡人般的生活。

这个世界很大,一直都在不停地变化着,家长不要以自己的经历和见 识约束孩子,因为父母的经验未必适应孩子,也未必适应未来的社会。不 如抓住根本问题,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素质教育上,只要孩子身心健康, 人品好,学习能力强,干哪一行都会出色。即使大学一时没有选对专业, 读研究生时还可以转专业。

孩子们对某一职业的喜爱和向往,很多时候是在某种机缘下接触到了或者有了一些实践经验后产生的,是一个逐渐积累加强的过程。家长如果想有意引导孩子向某个方面发展,从小就要多创造些这方面的条件,给孩子提供认识这一领域的机会,而不是到了考大学时才来横加干涉。

听过很多人感叹,自己梦想的职业是什么,可是没有机会去做。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但很大的比例是父母当初替孩子做了以为对孩子 好的决定。

所以,如果孩子想去尝试感兴趣的领域,尽管是冷门的职业,父母也应该尊重孩子,给孩子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机会。当然,如果孩子自己对 未来所学没有明确的喜好,那么父母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以及对孩子的了 解,帮孩子做个合适的选择是应尽的责任。

记得SARS流行那年,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记者访问奋战在抢救第一线的医生妈妈:“你很久都没有见到你的儿子了,你想他吗?”

“想啊,想死了。”

“那你希望你的儿子将来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像你一样这么能干这么出色吗?”

女医生想了想,说:“我要对儿子说,妈妈对你的期望就是:做你喜欢的工作,和相爱的人一起生活。”

当时听了非常感动,这是从一个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最有智慧的话,也是一个真正爱孩子的母亲说的话。

我牢牢记在心里,也准备把它送给自己的三个孩子。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