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樟宜战俘营:1942~1945 > 第 2 章 1942-1945年 樟宜战俘营岁月
第3节 本书之目的

本书之目的非常有限。这本书事实上只是记叙了1942年到1945年间樟宜战俘营发生的一切。不过,这本书确实产生了广泛影响。盟军对日军的作战与欧洲的战争不同,这场战争更野蛮、更残忍,可以说是一场“毫无怜悯可言的战争”。种族问题和意识形态问题是引发战争的首要原因。当然,通过修筑缅泰铁路,樟宜战俘营感受到了这个维度对冲突的影响。在经历过战俘生活后,没有哪个樟宜战俘营的战俘会对日军管理者心存幻想,甚至在马来亚和新加坡战斗中经历过日军的暴行之后,就没有人抱有幻想。尽管如此,日军在樟宜战俘营的行动确实与他们过去所作所为有所不同。从根本上说,对于那些有资料记载日军对樟宜战俘施加暴行和漠不关心的案例而言,日军本可以更残暴。他们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原因还不得而知,最可能的原因可能是缺少人力,以及战俘们基本上只与军官打交道。在缅泰铁路上发生的许多残暴行为都是低级士官和日军从朝鲜征发朝鲜的军队[1]所为。

在管理战俘营时战俘领袖们所表现出来的勇气也显得很重要。或许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期间发展起来的管理者与战俘之间的关系,正是这种关系让樟宜战俘营的故事变得更有吸引力。两者之间发展出这样一种关系是得益于战俘营相对稳定,同时得益于英国和澳大利亚高级军官保持连续性。相比之下,日军当局频繁变动。但是,从根本上说,日军本来可以采取强迫措施来实现其目标,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只有一次明显例外。确实,这种无情、残暴、绝不妥协的方式正是日军在整个战争期间以及在日军占领地区的行为方式。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对日军资料进行更多研究。

现在关于马来亚和新加坡沦陷的文学作品多如牛毛。前日军战俘出版的战俘日记作品也很多。相比之下,学术性研究作品数量很少。不过,绝大多数日记作品都是以一种草率的方式来探讨樟宜战俘营。这些日记基本上都是把樟宜战俘营当作缅泰铁路上发生的更为人熟知的事件的背景介绍。正如我们在上文所看到,他们描述樟宜的方式非常特别——作者总是强调其“独特性”。我写这本书就是为了把那些关于新加坡战斗与离开樟宜战俘营前往修筑缅泰铁路的文学作品遗漏的故事写出来,从而审视樟宜战俘营“谜团”背后的真相。

本书希望能回答几个问题。

首先,对于那些真正参加战斗的军人而言,新加坡沦陷意味着什么?虽然人们对新加坡沦陷已经进行了深入彻底的讨论,投降原因也进行了探寻。但是,面对要求参加战斗的军人们负直接责任的指责,他们感受如何,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少之又少。但是,研究这个问题并不是要为那些关于新加坡溃败的文学作品补充材料。相反,探讨这个问题是为了评估新加坡沦陷对那些沦为战俘的军人造成的影响,以及这次事件对其他战俘、日军和战俘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战俘本身对樟宜战俘营相对自由的生活作何应对,以及这种自由是有助于他们忍受战俘生活(不仅包括樟宜战俘营,而且包括缅泰铁路)还是带来阻碍。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找到答案:战俘如何应对资源有限的情况;在没有日军干涉的情况下(至少初期如此),战俘们如何自己管理自己并形成了内部凝聚力。

本书还探讨了管理者和战俘之间的关系,审视了不同战俘群体应对共同环境所采取的截然不同的方式。例如,澳大利亚人与英国人有什么区别,军官与士兵有什么区别,正规军与志愿军有什么区别。最重要的是,本书对修筑缅泰铁路的生活与樟宜战俘营的生活进行了区别对待。本书还阐述了樟宜战俘营的条件如何影响那些修筑铁路的战俘的行为,这种方式之前从来没有探讨过。修筑铁路的战俘全都在樟宜战俘营生活过,有些生活了好几年,有些只生活了几个星期。传统观念认为日军战俘是弱者,本书的调查结果对这些传统观念提出了质疑。我们会看到,管理者和战俘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他们之间的权利界线并不是之前想象的那么清晰,至少在樟宜战俘营情况如此。

在审视这些问题时,本书对人们更详细地了解战争期间远东战俘的历史作出了贡献,因而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也作出了贡献。

本书还涉及战俘营内的社会关系和群体身份认同,同时从另外一个角度进行分析,那些关于日军战俘生活的传统观念是不会认同这一分析的。虽然众多研究课题都从文化、历史角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了详细彻底的研究,但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研究著作却几乎没有。50多年过去了,现在应该是从文化角度对1939—1945年间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审视的时候了。这样的调查促使我们对关于远东地区战俘仍未解决的许多文化谜团进行重新评价。新加坡人如何缅怀战争经历?从这方面来讲,樟宜战俘营发生的一切对新加坡当地也具有重要意义。凯文·布莱克本等人的作品探索了像樟宜战俘营这些地点怎样促成“作为一个‘新加坡人’到底意味着什么”这一观念的形成,对于这个年轻的国家来说,从根本上说,这一点对于国家身份认同非常重要。18这本书审视了以下问题:本书尝试探讨新加坡沦陷对那些实际参加战斗的军人造成什么影响,这些军人后来沦为战俘,他们是樟宜战俘营最大的群体。另外,本书还涉及樟宜战俘如何应对半自治局面,以及这种影响在管理者与战俘之间微妙的关系中如何体现出来。因此,本书还涉及管理者与战俘关系中的权利的本质问题,确切地说,就是日军如何应对战俘们提出的要求。

从表面上看,樟宜战俘营的战俘没有任何权利。尽管他们是战俘身份,尽管日军企图不断阻止他们这么做,但是实际上他们可以要求得到他们自己的身份和独立。因为这些要素的存在,樟宜战俘营中战俘的生活与其他地方日军普通战俘的经历产生了区别。因此,樟宜战俘营和本书对日军战俘的生活提出一个全新的视角。这种经历非常重要,因为这些经历与绝大多数关于日军战俘生活的传统观念相矛盾。

[1]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从其所控制的朝鲜半岛征召并派往占领区从事治安活动的朝鲜半岛人,又称“朝鲜籍日兵”。本书中的“朝鲜军队”、“朝鲜守卫”等指的都是这部分人。——编者注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