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悬疑推理 > 昨夜长风听雨声 > 第 4 章 卷四:我到浙江大学亚欧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
第28节 池州考察记[上]

直到今天,2004年那次到池州去考察的情形仍然让我印象至深,那天是由武老师自己开车去的,杭州到池州的杭徽高速正在建设之中,一路上坑坑洼洼,老路不好走,车子开得特别慢。清晨,由杭州出发,车到池州城已经下午四点多了。

池州市招商局局长已经在下榻的饭店门口迎候我们,他非常客气地将我们一行人安顿在旅馆,稍事休息后,市委书记何先生就在招待所为我们接风洗尘。

一般来说,我们出门考察多由当地县城的旅游局长、村镇长或开发商接待,这次市委书记亲自出马,令人感到几分意外,也显示出池州方面对于开发当地旅游业的重视程度。

在席上,我们听了何书记的一番开场白,感到何书记很想在池州干一番事业,他有意将欣欣向荣的“长三角”工商业引进作为中西部城市之一的池州。池州,不仅在地理上接近沿海经济圈,而且在经济也能赶上江浙地区,或者说,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将繁荣的浙江省工商业引进池州,且也将江浙的经济开发理念也带到池州。

当然,如果想要加快推动内地工商业的引进,令池州获得更多的知名度,首先就要借助池州这个天下闻名的“佛教圣地”九华山,巍峨壮观的九华山成为经济开发的急先锋,也就是开发池市的旅游业。旅游有“一业兴,百业旺”的功效,一个旅游地的有效开发,可以将这块土地的名声迅速扩大,何书记希望借鉴杭州西湖作为江南旅游胜地的开发模式,令池州河山也如同杭州西湖一样,成为人们心驰神往的旅游乐园。

因而,何书记对我们这些来自杭州的客人寄予很高的期望,也给予特别的礼遇。

听武老师说,何书记是杭州人,家就在松木场附近,他的升迁并没有一般官员的家庭背景作为依托,原先只是由一名普通干部因政绩突出而被提拔的。武老师说,何曾当过省林业厅的副厅长,后来调到丽水市当书记,近年才从丽水市委书记的位置上平调到安徽省池州当上市委书记。

后来几天我们在池州工作,听不少当地基层干部说,池州地区的发展正是由于何书记的到来,使得原有局面大为改观。同时,何先生也引进了不少浙江一带的开发商,令地处内陆的皖南地区工商业开始走在全省的前列。

坦率地说,我没有到池州之前,甚至连“池州”这个地名都没有听说过,不过,声名如雷贯耳的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九华山就在池州境内,就令人对这块地方刮目相看了。

我们的工作因为得到市领导重视而得到各方面的关注,无论是在九华山上,还是在山下的青阳县,几乎都是一路畅通无阻。

因而,我们在做池州旅游规划工作的时候也特别尽心尽力。2004年,我国沿海的产业经济链正在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延伸,而地处安徽省南部的池州市正是“长三角”产业向中西部转移首当其冲的地方。池州地区南靠浙江,北朝长江,旁依黄山,左邻九江,右倚湖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而池州的旅游开发正是以佛教圣地的九华山为起点。

九华山开发

人们常说,九华之秀,既有普陀的“灵气”,又得黄山的俊气,此话不假,境内的九华山是佛教地藏菩萨道场,为我国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九华山,旧属安徽省的青阳县,明代《青阳县志》这样记载:此地“峰峦奇秀,高出云雾,山势异状,其数有九,形如九儿绕膝,故名之。”

这一次,我们在九华山呆的时间较长,多达半个月时间,几乎踏遍了九华山的大小山沟,无论是林木葱翠的山地茶园,还是云雾缭绕的寺庙农舍。粗粗看去,九华山别具佛教氛围,翠绿的山林中,寺院与农居红白相间,白墙为俗家,红壁则为梵宫,僧俗相安,构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林僧俗风情图”。九华山上林木苍翠,奇峰峭立,怪石嵯峨,飞瀑深潭,壁立千仞,实在是一个天公造化的奇山秀水之地。

当然,做旅游规划首先考虑到的是当地文化背景,历代以来,九华山在世人的心目中是一个神圣的方,一个“佛教圣地”……地藏菩萨的道场,仅此而已。另一方面,世人对于九华山秀丽的山岳风光知之甚少,特别是它的山水风景文化。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多数游客或香客只在九华山逗留一至二天就打道回府,这样的安排无论对于游客,还是对于九华山巍峨的山岳景观都有欠公道。

我们的设想是在九华山开发新的项目,延长人们在九华山的逗留时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上九华山的人多数是香客,属中低档客源,虽然宗教之旅能炒起山岳旅游的旺盛人气,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九华山秀丽的山林风貌。

因而,我们规划九华山开发的主轴,既要保留光大九华山原有的佛教圣地传统,又要做成一个现代旅游业所推崇的巍峨山岳观光之行,借传统的佛教进香之旅为契机,扩大与提升九华山旅游的客户群体,以适应现代旅游的潮流。

在“愿”字上做文章

九华山,我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在一般人的心目当中,九华山的佛教特色是以地藏菩萨做道场而著称。坦率地说,对于一般游客来说,地藏菩萨常常有可能与神话中的“阎罗王”相联系,阎罗王又会与“十八层地狱”挂钩。总的来说,无论是“地狱”也好,“阎罗王”也行,总给人以阴森恐怖的感觉,无形中也就减弱了上山旅游的念头。

那么,如何将九华山从阴森恐怖的地狱形象成变得人见人爱的佛教旅游胜地呢?

我们考察了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不同的佛教文化,发现从四座名山的佛教理念而言,有着不同的佛文化理念,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也就是,以文殊菩萨的“大慧”著称,其字“慧”的山西省五台山;以普贤菩萨的“大行”得名,其字为“行”的四川峨眉山;以观音菩萨的“大悲”为表,其字为“悲”的浙江普陀山。惟独安徽省的九华山的地藏菩萨,乃是释迦佛法中的“大愿”,故而其字为“愿”。

“愿”,也就是心愿,乃心想事成也!

我们就在这个“愿”字上做文章,以吸引各同层次的游客群。

地藏菩萨的“大愿”,为我们的旅游开发提供了许多的想象空间,也为新时期人们的出行活动提供了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佛经中,地藏菩萨“愿力”之大、法术无边,菩萨的影响力在全国人民的心目中无与伦比,为历代僧俗推崇。

地藏菩萨现身于天上、人间、地狱之中,救助苦难,普渡众生。而九华山作为佛教圣地,地藏菩萨布道之道场,俗话说,“山有仙则灵”,可以做成一个人们祈福祝愿的宝地。

千百年来,九华山名闻海内,香客四季不断,成为一方著名佛地。

我们在旅游开发上,就以“愿”字上发挥想象力。人们在旅游出行前,总想为自己的行程找一个适当的理由,诸如,农夫在春季耕种之时,希望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商人在开业之时,盼望能够财源广进;学生进校读书,希望能够成绩优秀,金榜题名;每一个都希望身体康泰、家庭和睦;男女盼望能找到如意郎君、新娘;夫妇希望早生贵子;当官的人希望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当然,在人生旅途中难免遭遇不测,人们渴望能逢凶化吉,转祸为福等等。

这样美好的愿望,我们可以通过上九华山祈福而获得满足,九华山不仅有壮丽的河山峰岳可以观赏,更可以祈求上苍给予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好运,借此进一步扩大九华山游客群体的覆盖面,由单纯的宗教之旅,转而面向社会的各个层面。

九华山文化寻踪

佛教,讲究的是一个“诚”字,一个“信”字。信徒上山礼佛,心诚礼周,才会有“愿”必应,也是九华山千百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

历代以来,世事屡有盛衰,佛事亦有起落,而九华山佛教香火一直延续至今,善男信女进香朝拜,有九华“香火之盛甲于天下”之称。

唐代,九华山就有“冠名之山七十九,无名之山九十九”之说,历代名人李白、范仲淹、苏辙、王安石、汤显祖、王明阳等人曾到访九华山。近代以来,康有为、张大千、刘海粟等名家也曾在此访幽思古,寄情山水,吟诗作画,留下众多诗文绘画。

近年以来,池州经济和九华山旅游虽有长足发展,但是九华山的旅游业开拓与周边地区的黄山、普陀山相比仍有距离,无论是知名度,游客接待量及消费率等都要略为逊色一点(撇开“非典”时期的2003年不算),2002年九华山接待游客54.31万人次,虽然比上年(2001)50.4万人次有了增长,但是与黄山比较,该地的增长率为24.3%,2001年就达到134万人次,而作为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香客占60%以上,普通游客不足20万人次,游客的增长速度多少有点失望。

九华山旅游业不及周边地区的另一个因素是,对于九华山的文化挖掘不多,人们上九华山除了宗教以外,很难寻找到另一个更诱人的原因,也就是它的地域文化。

灵山与秀水相融

就目前情况而论,九华山的旅游产品以宗教为主,项目过于凝重,对于各地香客群体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但是对于一般游客及年青人号召力有限。一般来说,上九华山游客的日常节目安排,通常是“白天看大佛,晚上睡大觉”。那么,如何提升九华山的旅游格局呢?

也就是,以现在的香客为主体的宗教朝圣之旅为起点,结合佛教文化,开发当地的民俗旅游、山水风情旅游、科学考察之旅等,以拓宽九华山旅游开发的思路,以佛教寺院为基点,将灵山秀水融为一体,将宗教朝圣之旅与山林旅游融为一体,更多地迎合国内外旅游市场各种群体的需求,将九华山旅游拓展成一个集宗教朝圣、观光休闲、度假登山、寻根之旅、动植物考察、山林探险等活动融为一体的大拼盘,开创一个大池州的旅游经济格局,以适应现代旅游的新潮流。

还九华山一个清静世界

九华山,作为中国著名佛教圣地,以大愿菩萨而闻名天下。那么,他的本色应当怎么样?

佛教的本意就是静心、超脱、修炼、养性,置身于世俗、红尘、功名、利碌之外,菩萨来到世间就是为了救苦渡众,有“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上九华山礼佛的人,谁都应当有菩萨的修性和意志,即,“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大愿。至少在九华山上,你就得修身养性,烧香拜佛,四大皆空,静思人生,做一天居士。

可是,今天人们上了九华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什么呢?

九华街上熙熙攘攘的集市,一眼望去,餐馆、商店、酒楼、旅馆比比皆是,喝酒、打牌、吃肉、嬉笑、打闹样样皆全。

这里那里是一个理想中的净地佛国?明明是一片佛经中的世俗秽土。

佛国本色,上得九华山就应当吃素信佛,轻居简从,净心修身,做一天“功”。

因此,在九华山上应当广设素菜馆、居士屋,面对佛祖真神、先祖先烈,自然是要有诚意的。只有这样才能心想事成了却生平大愿。

我们的设想是,将九华山上的娱乐餐饮场所搬到山下的青阳县去,保持九华山的佛教氛围,形成山上、山下不同的特色。

山上,清静、超脱、置身于世俗红尘之外的禅世界;而在山下的青阳,则开发成为一个旅游休闲的目的地,改变现有九华山的经济格局,还九华佛教胜地一个清静世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