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拿什么来拯救你——失业人口

  

  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让政府烦恼的失业问题,中国也有,不过,中国人不喜欢像西方人那样,去相关部门做失业登记。尽管这样,就登记在册的失业人口来看,中国的失业问题并不比其他国家小。

  

  据政府统计处发表的最新劳动人口统计数字显示,中国失业人数由2011年1~3月的12.45万人上升至2011年2~4月的13.19万人,增加约7400人。

  

  面对持续上升的失业人口,不少人抱怨,中国加入WTO导致了本国失业率上升。按照一般逻辑来说,中国入世确实能够让失业率上升,因为入世就代表中国要减免或降低进口关税。关税下降,外国商品就会以超低的价格进入中国市场,并迫使国内商品的价格下降。这样,中国企业就会出现亏损现象,有些还会因此关门、倒闭,从而造成大量员工下岗。

  

  不过,从中国入世这10年来看,入世是让一些小企业的职工下岗了,但这种现象来源于经济环境变化所造成的结构性失业,它并不是造成中国失业率增长的最大元凶。

  

  导致失业的原因很多。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就是不容忽视的一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然而耕地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农村2亿多的剩余劳动力。

  

  剩余的劳动力会转变成民工,但民工也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工可打。2009年两会期间,国家统计局与人力资源以及社会保障部通过调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在2009年春节后,失业率大约为5%。

  

  由于农民的工资以及待遇是随行就市的,找工作也相对容易些,市场上急用人的时候,工资就高点,不急用人的时候,工资就少点,没工可打,失业的时候,就回家种地去。失业问题是根据市场劳动力的缓急而定的。

  

  相比农民工的失业,中国大学生的待业率更为引人注目。2009年6月1日,财经网上发布“2009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这样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38%,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6%。据《北京日报》报道,截至2011年6月1日,北京地区大学毕业生签约率(包括签订就业协议和升学)为50.1%。

  

  “高不成低不就”这一说法很多年前就被广泛地用在了大学生身上。大学生对自己的行情往往估价过高,以至于在面试公司给出的低薪酬面前怅然若失,最后拒绝就业。还有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总是往大城市跑,认为只有大城市才会有高工资。然而,大城市的竞争十分激烈,研究生想找一份体面的工作都是个问题,更别提那些普通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如果大学生能调整心态,去二线或三线城市发展,或许早已过上了稳定的生活。

  

  所以,解决大学生的失业问题,应该先从心态上下手。要通过媒介以及学校鼓励大学毕业生降低所能承受的工资低限,并勇于走向小城市,不要太在乎一时得失,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多多积累经验,这样薪酬才会上涨。

  

  有些大学生反馈说,自己的工资标准已经很低了,却还是难以就业,最后只能和一些中学毕业的人抢饭碗。对于这种现象就要归结于国家的教育质量了。近年来,大学一直在扩招,学习再差的学生,只要交得起学费,照样可以走进大学,这就造成一大批人空有一张大学文凭,却没有真才实学。本来所读大学含金量就不高,自己再不努力,自然没有办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胜出。

  

  可见,造成大学生失业率猛增的原因不止一个方面。大学生想要避开“毕业即失业”的命运,就要从入学一开始就为自己想好出路,不要虚度年华,到最后只能空悲切。

  

  失业还跟经济形势有关。当经济形势变差,市场不景气时,企业就不得不通过裁员或者降薪来降低成本。对企业来说,裁员和减薪在控制成本方面,其效果是相似的。与让员工集体减薪相比,裁员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毕竟大量裁员会对企业的信誉以及形象造成一定影响,等到经济形势好转时,企业再招人,好的人才就会有所顾忌。另外,招聘一些新人来公司,还要重新培训,这又会浪费一定的资源和成本。

  

  有人会问,裁员这么不讨好,为什么企业还要这样做?这跟工资的灵活性有关。如果一个企业的工资具有足够的灵活性,那么企业在需要控制成本时,就要选择减薪,而不是裁员。如果工资不具有灵活性,也就是说工资是已制定好的,不能更改的,那么企业在需要控制成本时,就不得不裁员了。

  

  由此可看出,失业情况跟工资的灵活度也有很大关系,当经济形势不好时,工资越不具有灵活性,失业的状况就会越严重。

  

  想要控制失业率,企业也能起到不小的作用。如果企业能发扬风格,敢于降薪来拯救面临失业的员工,那么全国的失业情况都会得到好转。不过,这实行起来还是有难度的。对于企业来说,得罪一小部分人比得罪所有的人要容易处理。就算企业愿意为了公益和信誉减薪,那些被减薪的员工也不愿意。俗话说,事不关己,己不操心,没有谁愿意为了成全别人而让自己的利益受损。

  

  在这种时候,政府就要适时地做出调节了。政府可以发布相关文件让企业的减薪和降低工资福利变得合法合理。政府也可以起个带头作用,通过限制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职工的工资,让其他企业了解到,经济环境变差带来的损失应该由大家共同分担。当然,政府不应该过多干涉企业裁员行为,但是在事态尤为严重时,这种权宜之计也是很有必要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