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五天 选择
-
选择有意识地创造
当你把自己定位为人生幸福的创造者时,无论你的先天或后天条件如何,也无论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你都可以主动选择,以自己的方式去应对。
例如,有些人完全不受家族的遗传病影响,因为他们选择了不同的饮食与生活方式,降低了发病的概率。又例如,有些人发现自己有“我不够好”的念头,当他们觉察到这个信念并不真实后,就选择了不再相信它,并且不再传递这样的信念给其他人。慢慢地,这个信念就被清除了,他们不再不断批评自己。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外在世界发生什么事,你都可以选择自己应对的方式——是否需要说话或行动,说什么话,做出什么行动,创造什么体验,这些你都是可以选择的。无论别人怎样说、怎样对待你,如果你很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你就会懂得选择最适合的时刻,给出恰当的回应。
譬如,有人对你态度不好,你的惯性反应可能是生气和立刻反击,于是双方发生摩擦和冲突,甚至打起来,事后你还生气半天;又由于心情不好,对待身边人的态度也不好,于是惹来更多冲突。如果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惯性模式,你就可以选择稍稍停顿,回到内心去感受——你真正想要的是充满纷争的一天,还是和平愉快的一天?这样,你就能创造出新的选择。有人对你态度不好,你也可以回到内在觉察自己和对方,那时你可能会发现,他态度不好也许是因为遇到烦心事,与你毫无关系;他要把负能量传给你,你可以选择不接,甚至选择去祝福他,给予理解和慰问,用爱心去转化这股负能量。当然,说着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这需要我们对自己和其他人有深入的觉察与认知,并且在愤怒情绪升起的那一刻或者之前,能够让自己暂停下来。
又例如,你对某人的做法很不满意,你的惯性反应是表面上维持着礼貌,其实却在压抑着怒气,这样累积的情绪可能会因为小事而突然爆发,甚至导致疾病。当你觉察到自己的这种情况,你可以选择适当地去表达自己,选择说“不”,做回真实的自己。
不要忽略每一个细微的选择
清晨,闹铃响起,头脑里马上会想到什么?
“怎么这么快就天亮了,好想多睡一会儿……”
“又要起来上班了……”
“又要上学了……”
“唉,不想起来……”
我曾经是这样的,你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反应?
闹铃响起的一刹那,就马上有阻抗的思想和情绪出现。也许你会觉得这是很正常的反应,微不足道,可你有没有留意过带着阻抗情绪起床去开始新的一天,会带来什么后果?一切都是能量,都是振动,而且同频共振。在阻抗中,你倾向于看到更多你阻抗的东西,负面的情绪会引发更多不如意的事件。
一天,由早上起床开始;一生,由每一天组成。好的开始可以为你开创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每一天,每一刻,在许多“微不足道”的方面,我们的惯性思维模式都在自动操作,而在每一次自动操作的时候,这些思维模式又会加深和固化,影响我们的思想与言行举止,也就是影响我们所创造的人生和生活品质。如果惯性思维模式是源于假我,就会创造出恐惧和混乱,相反,当我们越多地选择积极和源于爱的思想、语言、行动,就越能创造充满爱与正能量的生活。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片刻,恰恰是让我们选择改变的好机会。
经过之前四天的练习,你已经知道你是自己人生的创造者,也培养了足够的觉察力去清理一些不适合的思维模式和信念体系,并且学会连接自己的内在智慧。带着正念觉察,每一刻你都能留意到自己的思想出自于假我还是内在智慧,因此,你可以做出选择,并且重新去培养源于爱的新思维模式和习惯。
现在,清晨,闹钟响起,有时候阻抗思想会惯性地出现,不过我选择不去关注它们。我会感受几次自己的呼吸,稍微伸展一下身体,感受一下身体的各个部位,并且对自己说:“早安!美丽的亿万!感谢太阳为我升起了,今天将是美好的一天!”
起床以后,我选择做一些伸展运动,听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读一两篇积极欢乐的文章,然后,给自己做一份美味丰富的早餐,以喜悦和平的心情来开始新的一天。
我们每一刻的体验都可以由自己选择,怎样开始新的一天也是自己的选择。你也来选择为自己创造美好的开始吧。要知道,人生就是你每一刻的选择。
唯一的选择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选择中创造,那么什么是最适合的选择?
人人都希望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对于幸福人生也许设有很多目标:有情人终成眷属且相爱一生,拥有很多知己好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实现自己的梦想,成为亿万富翁,去全世界旅游,身体健康,外貌出众,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和权威……无论你希望幸福以什么形态呈现,都要记住幸福不是从外面获取的,而要知道自己本来就幸福。当你能时时感受到内在的和平与喜悦,就能够处处创造出幸福的体验,否则,无论外表多么华丽、多么令人羡慕,你都会感觉匮乏。
尽管我们要不停地面对很多选择,如果你出自于幸福来选择,那就只有一个选择:和平快乐。
当你发现自己惯性地开始批评自己或别人时,留意一下这些批判对你的身体感受和情绪的影响,你会发现自己并不和平快乐。如果你选择停止批评,把觉察力和选择的空间扩大,重新去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优点,把批评的话语转变为鼓励和祝福的话语,你将发现自己会感受到和平与快乐。
在这里分享一个有关选择和创造的小故事:
大龙大学毕业两年了,是一位非常勤奋和充满工作热情的销售员,可是最近工作不太顺利,几个单子都没有签下来,眼看快到月底业绩完不成了,他非常烦恼。怀着沉重的心情回到家里,刚好看到老板发来的几条督促销售的信息,他赶紧回复。此时,大龙的母亲已经为儿子准备好晚饭,关心儿子健康的母亲开始劝他赶紧吃饭,不要总看手机。
本来焦虑的大龙立刻就火冒三丈,嫌弃母亲唠叨。“妈,我这是在工作,我不饿,不吃了。”他生气地说完,就回到自己房间里关起门。母亲也生气了,很伤心,花了半天准备儿子喜欢的饭菜却遭到这样的待遇。
大龙冲着妈妈说的这句话,在他自己和母亲之间创造出愤怒和冲突,导致两个人都很难受。负面的情绪会持续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带来更多的混乱,这就是没有觉察的创造。假如大龙懂得对自己保持觉察,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
母亲劝大龙赶紧吃饭,不要总是看手机。本来就充满焦虑的大龙立刻十分恼怒,但他觉察到自己的负面情绪,停下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身体,觉察到胸口因为愤怒而产生堵塞感,也发现身体肌肉的紧张,再深深地呼气,慢慢释放紧张。一吸一呼让他感觉平静多了,并且意识到,自己焦虑的情绪累积了一整天,差点就发泄到妈妈身上了。其实,晚半个小时给老板回复信息也可以,他抬头发现餐桌上摆着自己最爱吃的饭菜,顿时感受到妈妈的关爱。“哇,回锅肉,我的最爱!妈妈您真好!”然后愉快地用餐。等到心静下来后,他知道还有几天时间可以争取一下,决定放下烦恼,尽力而为。
看看,同样的场景,同样的际遇,假如能够停一下,不像以往那样跟随自己的惯性反应,而是回到内在去选择和平快乐,如此,你就开始把握自己的人生了。这就好比说,你是自己人生的编导,也是演员,在任何一刻、任何一个场景中,你都可以选择说什么和做什么,也就是选择在这一刻如何演出。
无论外在环境发生什么情况,人们怎样对待你,你怎样去应对,完全是你自己的选择,因此你的感受和经历都是自己创造的,而身边的人都配合着你的选择和你演对手戏:当你选择和平共赢时,身边的人和事就会配合着向和平共赢的方向发展;你选择纠结时,身边的人和事也会配合你往纠结的方向发展。因此,每个人其实都是在为你做贡献。当你用发自内在的圆满、超越假我的思想,感知到自己与自我以及别人的真正关系时,你就会知道你所遇到的所有的人和事,都是来帮助你完成你所需要的体验,都是来帮助你成长的。一切的发生都是完美的。
选择对的,还是和平共赢的?
如果你对某些人、某些事,有一个执着的观点或者是非对错评判,你是不可能获得和平的。因为你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就必须有人是错的。徘徊在对与错之间的这种纠结,会不断为自己和别人制造苦难。真相是,每个人都处在不同的观点、角度与立场上,你有权表达你的立场,别人也有别人的立场,选择和平、理解与宽恕,同时适当和直接地去表达自己,你将会获得很大的自由空间,用于创造美好的人际关系。
有一次,我和先生因为一些小误会开始吵架,两个人都坚持己见、互不相让,快要气炸的我正想说些难听的话,突然记起要选择和平共赢,于是选择不说话,并回到自己的呼吸,让气息的感觉把我带回到当下,去连接自己的内在智慧。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并不喜欢和先生吵架,而是想和他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快乐不是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是享受两人在一起的时光,分享爱与喜悦。静下来后,我说:“我们要选择对的,还是和平快乐的?”然后,我们一起笑了,因为这正是我们共同创作的舞台剧《天空之光》里的经典语句。那天争吵过后,我们过得很愉快,一整天都在欢笑中度过。选择爱而非争取胜利的做法,让我们感到非常幸福。
每当你生气或和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尝试稍停片刻,回到自己的呼吸,深深地吸气,慢慢地呼气,然后问自己:“我要选择对的,还是和平共赢的?”聆听内心的感受,而不是假我的声音。这个问题简单、直接而有力量,能帮助我们化解好多对自己和对别人的愤怒与怨恨,超越对与错,去创造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经常这样问自己,就会少很多纠结。
有时候遭遇到一些状况,令我们难以取舍,不知道什么是和平共赢的选择。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既简单又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身体的感受,连接自己的直觉去获得指引。
这顿饭选择吃什么,该穿哪件衣服,是否应邀参加某个聚会,是否借钱给朋友,是否要坚持自己的看法,是否继续争取某些东西……从表面来看,我们面对的选择繁多而复杂,实际上选择非常简单,就是让自己安心快乐,因此,最好的选择就是让你自己感觉最和平、最快乐、最自在的选择。
头脑分析也许会让你混乱迷茫,不妨尝试一下,对于每个选择都用第四天练习中连接直觉的方法,感受你腹腔太阳神经丛的位置。如果感觉舒畅,就是和平的选择;如果感觉到堵塞或紧张,就不是和平的选择。太阳神经丛的感受,最能直接反映出直觉的感受,身体感受与你的直觉相连,到底某个选择是否适合、和平,它都会通过这个位置的感受来告诉你,而且从来不会欺骗你。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