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中国西部荒原的一声爆响震动了世界
-
11月11日,聂荣臻向中央军委和中共中央呈交的《关于以自力更生为主解决新技术所需材料问题》报告也认为:"发展我国的新技术材料,必须采取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
苏联撕毁合同的行为,更激起了毛泽东的雄心,他说:"敌人有的,我们要有;敌人没有的,我们也要有,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管他什么国,管他什么弹,原子弹、氢弹我们都要超过。"
中共中央在1960年7月,给二机部下达了"三年突破,五年掌握,八年适当储备"的任务,即争取在五年内(1960-1964)自力更生制成原子弹,并进行爆炸试验,在八年内有一定数量的储备。
二机部的解决办法是,把铀-235作为一线集中力量搞;钚-239作为第二线,暂停或缓建。
可到1961年夏天,"大跃进"之后三年困难时期的窘境日益显现。原子弹是上马下马,抑或缓一缓,在国务院内不断有不同的意见争论,后来这种争 论也波及到国防工业系统内。在7月份北戴河召开的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两种对立意见就摆在了桌面上。最后,缓建的意见占了上风,好在没有形成决议。 他们的考虑也不能说有错,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确实面临重重困难。搞"两"弹花钱不菲,如果满足需要,势必影响常规武器的研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当然没 有苏联的援助,技术上困难很多,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工业基础薄,原材料无法保证,特种材料的品种规格解决不了,新材料的研究也无以为继,最好的办法是暂时下 马,等国家经济好转后还可以再干,先渡过目前的难关再说。
主抓国防科技事业的聂荣臻得知会议情况后,在7月下旬赶往北戴河,并在会上作了发言。他说:"自力更生,两弹为主,导弹第一,这是中央确定的方针,不能动摇。不能说没有困难,但我们有能力克服。搞尖端武器,并不妨碍搞常规武器,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正在杭州的毛泽东很关注这个会议,10天后,毛泽东让秘书徐业夫打电话给聂荣臻转达他的话说,我们应采取什么方针,值得好好研究一下。
后来,这两种意见又反映到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外交部长陈毅元帅说了句非常著名的话:"我们即使没有裤子穿,把裤子当了也要搞出原子弹。"后 来,陈毅每次见到刘杰都要问原子弹。他说:"什么时候交货啊?我现在等得头发都要白了;我这个外交部长,没有原子弹,腰杆子就不硬啊!世界各国看中国两件 事,一是粮食,一是原子弹。搞不出原子弹,别的都是空的。"其他老帅都采取支持态度。但在政治局常委会上,双方的争论仍是相持不下。刘少奇最后说:"原子 能工业的现状究竟如何,是上好还是不上好,是否把情况摸清楚以后再定。"会议情况报到毛泽东处,他表示同意刘少奇的意见。
会后不久,陈毅、贺龙专门找张爱萍谈话,要他下去摸清原子能工业的基本情况。两个月后,张爱萍与一同下去的刘西尧提交了调查报告,不是钱的问题,主要在组织协调,1964年可以进行第一次核试验。
这个调查报告很快上报军委并转中央。中央书记处总书记邓小平又将这份报告批转给了其他领导人,说这个报告很好。
9月11日,二机部提出了《一九六三年、一九六四年原子核武器、工业建设、生产计划大纲》(简称《两年大纲》),提出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同是在9月,九所提交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初步理论设计方案。在1957年的时候,中国曾计划在1962年进行第一次核试验。但随着1959年6月苏联援助政策的改变,实现这一计划已无可能。
张爱萍和刘西尧调查回来后,曾去向国防部长林彪汇报。林彪斩钉截铁地说:"原子弹一定要搞下去,一定要响,就是用柴火烧也要把它烧响了。"其决心与陈毅一样坚定。之前,林彪还提出过:"两弹为主,导弹第一"的方针。
这之后,刘少奇再次召集政治局常委会,由参谋总长罗瑞卿汇报原子弹研制情况。当汇报到1964年实现核爆炸时,刘少奇说:"1964年能爆炸很 好,如努力了还不行,1965年也是好的。但不努力就不对了。"当汇报到原子弹是一种尖端技术,其复杂性和综合性,绝非某个部门能够胜任,必须国务院有关 部门、有关省区、各军兵种通力配合,中央应考虑成立专门机构协调时,刘少奇提出:"中央要搞个委员会,以加强这方面的领导,现在就搞,否则就耽误了。你们 提出个方案和名单,报中央批准。"
会议结束后,罗瑞卿以个人名义写了一个报告。报告还提出了由周恩来总理任主任的15人中央专门委员会名单。毛泽东批示:"很好,照办。要大力协同做好这件工作。"
1962年11月17日,由周恩来任主任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正式成立。专门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原子弹的研制由国家战略上升到了国家行动,原子弹的研制步入快车道。
1964年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核制造基地的一个秘密工厂里装配出来,并同时制造了一颗备用弹。但如果试验,有可能遭到敌对国家的军事打击, 存在着很大风险。因此,中央专委会制订了两种方案:一是发展技术暂不试验,二是不怕威胁尽早试验。毛泽东最后一锤定音--"爆"!"既然核武器不一定能 用,就要尽早试验"。
北京时间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西部荒原的一声爆响震动了世界。中国从此跨进有核国家的门槛,再也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中国的原子能事业向前发展的步伐。
(连载完)
《中国蘑菇云》
作者:孟昭瑞 文/摄影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第一版
定价:35.00元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