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中国蘑菇云 > 第 1 章 美国的核威胁与核遏制
第2节 解密:美军"统一作战行动计划"(SIOP)

3月16日,艾森豪威尔在答记者问时也曾公开宣称:"在任何战役中,只要严格地限于军事目标,正像人们用原子弹和其他武器一样,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它们(战术核武器)不能使用。"

  当时美国军界的普遍看法是,中国将在4月17日万隆会议召开之前攻占金门和马祖。但中国不仅没有攻占这两个岛屿,周恩来总理还在出席"万隆会 议"时释放出"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谈判"的信息。5月,对金门的炮击停止。中美双方随后就释放被俘美军飞行员开始谈判,美国的核打击计划搁浅。

  由于美国坚持干涉政策,冲突的根本因素并没有解决。1958年7月15日,美军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登陆,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中东事件"。美 国海军参谋长伯克8月8日宣称,美军正密切注视台海局势,随时准备登陆台湾。中国政府认为这是美国对中国内政的严重干涉,为此,从8月23日起,恢复对金 门的炮击。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立即做出反应,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务卿杜勒斯积极要求激活对中国的核打击计划。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提出动用战术核武器的计划是:"除了深入打击中国内地的军事目标之外,首先打击金门附近的机场,并且,如果共产党不妥协,就 向北打到上海。"解密文件显示,当时的美国国务院政策计划室主任史密斯在1958年8月13日写给当时的副国务卿赫特的备忘录里说道:"目前的参谋长联席 会议的战争计划,要求通过对中国进行核子攻击,来防卫金门和马祖。核子攻击的目标包括人口非常稠密的上海、杭州、南京、广州等地区的军事目标。"

  史密斯还写道:"核子攻击将使用低当量核武器,但其中仍然包括与丢掷在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相当的2万吨TNT的核武器。据我判断,在战争结束之前,这将造成数百万平民的伤亡。"

  杜勒斯认为,中共炮击金门是"北京和莫斯科正在探索美国的决心是否由于苏联拥有核武器而有所软化","两个共产党统治的大国在推行更大的战略, 在全世界许多地方施加压力,欲把美军赶走"。为了美国的全球利益,要对中国实施核打击。实际上,对中国的行动,苏方并不知情。当时,赫鲁晓夫秘密访问了中 国,毛泽东要他公开回去,特意给美国人中苏有默契的错觉。

  9月11日,艾森豪威尔在全国电视讲话中表示,美国将可能介入台海危机,并暗示不排除美国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

  由于美国公众强烈反对美国政府的介入政策,在民意的压力下,美国最高决策层还是放弃了核攻击中国的行动。

  ·解密:美军"统一作战行动计划"(SIOP)

  但是,更机密的核武器使用计划则在制订之中。"统一作战行动计划"(SIOP)就是一系列标有"极端敏感信息"的文件。根据美国政府规定,该类 文件不得写入历史,只有美国总统、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和副国防部长,以及负责指挥、控制和通讯的助理国防部长才能阅读,堪称美国的最高国家机 密。由于冷战的结束,"统一作战行动计划"(SIOP)文件才得以部分解密。

  它是艾森豪威尔政府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大规模报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制订的。以后的各届政府又据此有所调整,但大的战略框架一直没变,即 是以核威慑为其战略基础。艾森豪威尔政府制订的第一份"统一作战行动计划"编号为"SIOP-62",最初的敌对目标为苏联集团。然而,在朝鲜战场以及在 1954年越南奠边府战役中,中国显示出了实力,中苏友好同盟得以巩固,尤其在台海危机中,中美存在现实的冲突可能性陡增,艾森豪威尔就此明确指出:"对 中国的核打击将意味着苏联的报复,因此,如果美国一定要发动一次先发制人的打击,必须同时打击苏联和中国。"因此,在1959年,敌对目标由苏联集团改变 为"中苏集团"。对此,艾森豪威尔解释说:"美国不能允许当美苏之间进行一场大规模核战争时,40年后会成为又一个苏联的中共却置身事外。"

  那么,就实施战略打击重点目标,美国海军主张应是敌人的核投射力量和常规军事力量。而战略空军司令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特文宁则更倾向于打击 城市和工业中心。美国国防部根据艾森豪威尔的指令,提出了一个"综合目标体系"的概念,即中苏集团的战略导弹场地、政府和军事控制中心,以及城市工业中心 均成为打击目标。实际上,是军方不同侧重点的综合。可恶的是,平民也被包括进核打击目标。

  这份标为"SIOP-62"编号的行动计划共标注了1060个核投弹目标。其中599个目标覆盖了中苏武器发射基地和政府与军事控制中 心,151个目标覆盖城市工业基地,227个防御性目标,65个其他目标。并规定对于200个重要的核打击目标,要确保97%的成功率。为达到上述目标, 美国将动用近3240枚核弹。如果这一计划被执行,必然会对中苏两国平民造成"过度杀伤"的恶果。此时艾森豪威尔任期将满,虽然他看到这个报告后的第一反 应是"它简直令我魂不附体",但最终他还是批准了这个远远超越军事目标的计划。

  在随后的肯尼迪和约翰逊任职期间,美国的核理念并没有改变,只是根据国际形势和美国战略力量的变化做了微调。

  但在获悉中国发展核武器的情报后,有关的对策调整就更加具体化。1961年2月,美国空军参谋部在《共产党中国的远期威胁》的对策报告中,建议 通过出售或者以转让的方式,武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盟友(日本、印度以及台湾等),依此来应对中国的核发展。是年年底,美国国务院政策设计委员会主任乔治· 麦科恩在给国务卿迪安·腊斯克的特别函件中,也建议美国应设法帮助印度发展核武器,甚至可以允许印度抢在中国之前试爆原子弹,以威慑和限制中国。这项建议 还得到了副国务卿切斯特o鲍尔斯的肯定,并计划由白宫科技顾问杰罗姆o韦斯纳与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共同探讨中国发展核武器对印度核计划的不利影响,以此 来诱导印度向美国提出核援助请求。但这项冒险违反美国计划与有核国家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的计划,最终被国务卿腊斯克否决了。

  对于中国发展核武器,美国之所以陷入恐惧之中,是基于以下判断:中国一旦拥有核武器,将对全世界,特别是对东亚地区产生巨大影响,这不仅是中国 军事实力的增长,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的吸引力随之增强。由此有可能导致亚洲国家靠拢北京而疏远华盛顿,出现一场对美国的信任危机。同一时期 的国家情报评估文件《核武器系统扩散的可能性和后果》,也得出了大致相同的结论。实际上,美国担忧的是自己的霸权受到挑战。而军方历来有夸大威胁来获得政 策支持的传统。在中国核试爆的前一周,美国国防部国际安全事务办公室起草的《核大国的中国(中国核试爆前的一些想法)》就预测,中国在第一次核试验之后, 很快会在1968年进行首次热核试验;到1970年,将携带核弹头的弹道导弹对准亚洲各大城市;到1975年,中国的洲际导弹将具备摧毁旧金山、芝加哥、 纽约和华盛顿的能力,并威胁整个欧洲的安全。该文件还设想"拥有核武器的中国,将会和美国共同分享世界,而下届总统被迫面对一个这样中国的可能性极大", 并警告"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影响亚洲和世界事务的能力会持续下降","总之,尽管在中国获取核能力后,整个均势还没有戏剧性的转变,但其后果将是非常重 要和极其危险的"。

(未完待续)

《中国蘑菇云》

作者:孟昭瑞 文/摄影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10月第一版

定价:35.00元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