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6节 舆情种类
-
在中国,城管是一个有故事的部门。2013年6月3日,一条发生于2013年5月31日下午的“延安城管暴力执法”视频在互联网上引发了铺天盖地的舆情。
在视频中,一群穿着城管制服的人,集体殴打一家自行车车行店主。在此过程中,这名男子被踹倒在地上。不过,城管们并没有就此罢手。只见其中一名比较强壮的城管,双脚腾空跃起,对着倒在地上的男子头部重重踩去。然后,被踩男子的脸上胳膊上衣服上都是血。就在这时,一辆警车经过,却没有停下察看。
“城管脚踩商户头部”的视频被发到网上后,被网友“疯传”,而且公众哗然,发出的谴责声不绝于耳:新浪微博一位网友发声:“这是中国式土匪执法。延安城管暴力执法情节堪比黑社会!”另外一位网友称:“延安城管这一脚,把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踩得粉碎!这不叫暴力执法,这叫犯法!”……
事故发生后,做把头埋进沙子的鸵鸟,难以阻止事态的蔓延,推卸责任的不恰当回应,更无异于火上浇油。面对汹汹来袭的舆情,6月4日,延安市公安局发布调查结果:停职的涉事城管都是“临时工”。让公安局等执法部门没有想到的是,声称“临时工所为”的处理方式又引发了第二波舆情。
就在6月4日当天,论坛和微博平台上“集结”了超过48万条的“声讨”。一位网友的言论具代表性:“临时工是继‘有关部门’后又一个令人胆战的群体。如今临时工广泛存在,暴力执法、强制拆迁、上班打牌……在一些涉及政府部门的突发事件中,临时工往往成为最后的责任人。”
此后,负面舆情持续发酵,更多有关延安城管系统方面的“丑闻”被曝出:延安城管大厦超标,竟然高达30层;有城管队员为领导安插的“关系户”;延安城管局长座驾超标;受害人刘国峰(被打自行车车行店主)被胁迫,违背意愿写出“道歉函”……
至此,延安城管已经坠入负面舆情的汪洋大海中,深陷“不抹也黑,越抹越黑”的泥沼中。
几乎在“延安城管暴力执法”引发舆情狂潮同时,在吉林,另外一则突发事件也点燃了舆情的“引线”。
2013年6月3日清晨6点左右,吉林省德惠市沙子镇上的人们在听到三声爆炸响声、闻到刺鼻的气味之后,看到宝源丰禽业公司冒出大量浓烟,这家公司发生了火灾。火灾发生时,大批工人正在工作,被困其中。虽然消防人员积极扑火,并展开搜救和清理工作,上午10点时火势基本被控制住,却已经导致43人死亡。截至6月10日,这一事故共造成121人死亡,77人受伤,其中不仅有德惠市本地人,还有外来务工者。
从表面看来,这起火灾事故的责任者是禽业公司,最终却追责到政府公共管理部门,即消防、安监部门之前的检查是否只是简单“走过场”?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快速成立特别调查小组展开调查,企业法定代表人也被控制。但是,一家禽业公司发生火灾,竟然造成121人死亡,这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料,引起狂风暴雨般的舆情。截至6月4日10时,相关微博信息量就高达7463条。
有人质疑伤亡数量:“300多人,逃出来30多,遇难120人,70人受伤,剩下的人呢?”更多人则质疑事故原因:“根据消防部门的信息,这家禽业公司属于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为什么还能发生杀伤力极强的火灾事故?”
“这起火灾是由厂房液氨泄漏引发爆炸所致。氨是一种危险的化学物质,遇高温就会爆炸。这家公司用液氨为养殖场杀菌、防暑降温,为什么不做好防护措施呢?”
更匪夷所思的是,在工人工作时,这家公司的大门全部反锁,以至于火灾发生时,工人们无法从被反锁的门中逃出。于是,人们发问:“明明一栋楼,为什么要有这么多门,难道就是为了好看?”媒体发问更是直接:“谁关上了‘逃生之门’?这扇门何时不再关上?”
舆情由公共事件引发,“延安城管脚踩男子头部”和“吉林禽业公司大火”都属于公共事件,都引发了海量的舆情。因为事件内容即涉及范围不同,舆情的关注点和范围也存在差异。
前一起公共事件是政府执法部门工作人员执法方式不当引起,相关舆情主要集中于质疑和声讨执法人员的暴力做法。后一起公共事件是企业和监管部门不重视公共安全所致,相关舆情主要集中在讨论和质问公众安全如何得到保障。
以上事件引出了舆情的两个不同种类,即涉公类和公共安全类。
涉公类舆情,主要是涉及国家公职人员的言行、政府部门或公职人员对权力的运用等方面的舆情。除“延安城管暴力执法”外,诸如官员贪污犯罪、公车私用、“豪华办公楼”、“市委秘书打人”等都属于此类舆情。
公共安全类舆情,主要是涉及公共安全,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事件,威胁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社会的稳定与长远发展方面的舆情。除“吉林禽业公司大火”外,诸如“北京‘7·21’大雨事件”、“阴性艾滋病事件”、“柑橘内含钩虫事件”、“日本福岛地震引发的抢盐潮”等都属于此类舆情。
除涉公类舆情和公共安全类舆情外,还有一类舆情由于事关民众生存生活和发展,“势力”极其庞大,即民生类舆情。这类舆情往往由和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类公共事件引发,与前两种舆情相比,涉及范围更加广泛,包括物价、房价、交通、分配、社保、就医、就学、就业、公共基础设施等衣食住行各个方面。
由于事关民众切身利益,触碰着人们“最紧绷的神经”,加之涵盖范围更广,包括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民生类舆情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舆情之一。据人民网舆情检测室数据,2012年民生类舆情占所有舆情的17%,仅次于反腐倡廉类舆情。
2013年5月22日,一条关于“非京籍考生变身美国人逆袭”的媒体报道吸引了民众的注意。
就读于北京某高中的高二学生张图,学习成绩优异。按学习成绩排名,高考过后,他基本可以进入爸爸期望的清华大学。令人遗憾的是,由于没有北京户籍,张图不能在北京参加高考。无奈之下,爸爸只能让他准备出国留学。因为张图的妈妈,也即爸爸的前妻,有美国国籍。她可以给张图美国国籍,让他以美国公民的身份参加“美国高考”。峰回路转,如果张图变成了美国人,他就能够以“外国侨民”的身份参加北京高考,而且还能享受10分的加分政策。
尽管北京市教委很快回应:这条报道对高考政策理解不准确,现行高考政策对华侨子女、外国侨民、归侨子女以及外国留学生有不同的报名和加分要求。但是,根据《北京2013年高考报名条件》,拥有除中国之外的任何一个国家国籍,都有机会参加北京高考。
原来还是备受歧视的“随迁”子女,转眼就享受到比京籍学生还优惠的高考政策,至此,非京籍考生张图实现了一次“逆袭”。可是,一个张图逆袭成功,他的成功却不可复制,千万个张图依旧被困在“异地高考”编织的大网中,冲不破由“户籍限制”编织的僵硬网绳。
“张图高考逆袭”事件发生后,俨然成为舆情“发动机”。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截至5月23日,有至少32万网友参与讨论,相关微博和网友评论超过9万条。
大部分舆情集中在抨击教育制度和呼吁“教育公平”上,有人担心:“还有那么多因为户籍限制而不能参加高考的人,他们怎么办?”有人呼吁:“考进同样的学校,外地学生要付出更多的辛酸。同样的人,不同的人生!思考呼唤高考公平”……
除“讨伐”教育不公平,还有人质疑张图父子:“这孩子成绩这么好,为毛不在原户籍地参加高考呢,非得到北京高考,说到底还不是因为觉得北京分数线低,想钻这个空子。中国的制度有问题,这父子俩的心态也有问题。”……
近年来,围绕“异地高考”展开的舆情不断,“张图逆袭”只是其中之一。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源于对教育不公平等等社会问题的关注。除了教育不公平,人们还关注着更多民生大事,比如房价过高、看病难等医疗问题、养老难等养老问题、个人收入以及个人所得税问题等。
涉公类舆情、公共安全舆情和民生类舆情,也许无法囊括所有的舆情,却映照出最敏感和民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社会结构从二元式的“金字塔”结构走向多元化的“橄榄型”结构,社会形态由传统、农业和封闭式社会向现代、工业信息和开放式社会变迁。在转型过程中,公共事件多发,各种各样的舆情也会呼啸而至,刷洗着我们的耳朵,冲击着我们的想法,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