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宣泄情感有风险
-
在为寻求情感安慰而抱怨之前(尤其是在感到自己内心脆弱不堪或易受伤害的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
首先,我们倾诉的对象能否理解支持我们?如果我们对对方不够了解,就该花点时间来分析下现有的迹象。例如,当我们不论用哪种方式表现出痛苦时,他是否表现出了关心,哪怕只有一点点?如果他没有,就像瑞秋遇到的那个女人一样,我们就应该放弃他去寻找新的受众。
第二,他的处境是否适宜来表现他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去医院探望遇到车祸的朋友时,我们最好将找个停车位有多难的抱怨留给自己。
第三,抱怨的话题是否与我们的受众有关系?大学时的老室友已经工作并小有成就,他抱怨去热带地区度寒假时被晒伤,大多数为综合考试忙得焦头烂额的研究生肯定不会给予他热切的回应。
幸运的是,瑞秋的遭遇并非普遍现象。发泄情感大多能令人感到心满意足,尤其是在选对了听众、得到了他们发自内心的同情和理解的时候。我们能强烈感觉到内心压力释放后的轻松感。即使在几年后,这样的对话也常会在我们脑中生动浮现,想起那些倾听者时也会倍感温暖。
在许多情况下,单纯用抱怨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不仅仅是有效的情感策略,也是我们能利用的最有效的心理手段。那些照料老人、病人、儿童和生病动物的人,还有其他服务工作者,他们都有积累焦虑紧张情绪的危险,因为他们必须更多为对方着想而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新生儿的母亲经常会在对话中抱怨那些无眠之夜是多么地令人筋疲力尽,她们要不停安抚啼哭的孩子,往他们的尿疹上拍粉,还要清理突如其来的呕吐物。在抱怨过程中卸下重担,得到一些的情感慰藉,能使他们获得心理上的放松,这种能量强到足以使耗尽的心灵电池重新充满电。
现在的问题是,这种理想的宣泄经历相对少见。我们的抱怨大多不会带来情感方面的快感。在我们每天发出的无数抱怨中只有极少数能争取到一点点的同情,更不用说最大的情感慰藉了。这就好像吸烟者每天吸两包烟,但真正给他们带来享受的只有一两支。
实际上,相反的情况更常见一些。我们的抱怨往往伴随无法预测的后果。无效抱怨产生的影响会累积,它能够腐蚀我们的精神,破坏我们的幸福感。我们会发现自己被贴上了“哀号者”或者“办公室抱怨者”的标签。有些人只不过是因为发泄了不良情绪,便失去了朋友,被人告上法院,被公开嘲笑甚至被杀害。
鉴于这些危险以及寻求情感慰藉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抱怨还必须具备其他功能。单纯为了情感宣泄而抱怨实在太无效了。事实上,我们的不满、抱怨和悲叹经常带有潜台词、言外之意或暗示,它们超出了抱怨的表面意思,拥有其他的目的。就像我们自身,我们的抱怨也肩负着多个重任。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