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第三章
-
尽管做出了让德约科维奇登场的努力,伍德福德还是遭到了他澳洲老乡的抨击:“一个朋友对我说:‘你怎么和一个在温网半决赛退赛的家伙合作呢?你和他说什么,是你让他干的吗?我们澳洲人的哲学是,既然你能走着下场,那你就能打,所以你别跑。’我解释说:‘这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我比你清楚。’我不得不说得出格一点,他又问费德勒和纳达尔会怎么办,他自己也无答案。”
2008年年初还有两次退赛。澳网夺冠后的庆典,他站在阳台上,数千球迷对着他欢呼,那其实是 2月寒冷季节,他穿着 T恤和薄裤子,一周之后他来到莫斯科,发现自己感冒了。戴维斯杯世界组和俄罗斯队的比赛即将开始,几乎全队都在生病,没有生病的泽蒙季奇被迫打第一场单打,他都好几年不参加单打比赛了。德约科维奇只和泽蒙季奇配对打了双打比赛,赢了。为了让结果体面点,他又不得不在对达维登科时披挂上阵,两盘领先,输了 1盘,然后就退赛了。照领队奥布拉多维奇和指导皮里奇的看法,他只是想停一下而已,至于他是否真的铁定只打 3盘就收手,天知道。如果认定他喜欢退却,那也能不停找到证据。
蒙特卡罗半决赛对费德勒,第二盘打了 5局他就因呼吸困难退赛,这招来一致批评,并为5个月之后和罗迪克的口水战埋下伏笔。
如果说德约科维奇抓住机会为自己正名,那肯定是 2010年的澳网,和罗迪克美网比赛之后,他又和特松加打了一场四分之一决赛。这次有一千个理由退赛, 2-1领先后的第四盘,他胃部痛如刀绞,本来裁判不允许他去洗手间,但比赛监督麦科文同意了。麦科文清楚如果不让他去,他很有可能吐在场地上。德约科维奇吐完之后回到赛场,决胜盘 1-6告负,他完全没有了力气。从这一场到 2014年澳网输给瓦林卡,他在澳网没有再输过。
这场比赛坐在教练座上的不是瓦伊达,而是托德•马丁。马丁曾得过美网和澳网的亚军,他当临时教练是想解决德约科维奇在关键赛事和比赛末期的问题,瓦伊达临时有事回家了,马丁看着他从天堂跌到地狱,他说:
“在我眼里他是个负责任的人,他能坚持上场,他有比这更重要的责任。既然现在轮到他了,他必须要跨越一些心理上的障碍,比如墨尔本的炎热,它对心血管的挑战尤其严酷。最要紧的是他在扪心自问,我是该永远当老三还是更上一层楼?我还拿不定主意该怎么教,他就在付出更多努力。我想我遇到他职业生涯里非常微妙的时刻了,他经过一段稳定上升期后,遇到了一些挑战。这同时也是他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在为这个目标勤奋训练。他成为世界第三的过程不难,他捍卫这个排名也不难,他在技术上面已经没有什么可学的了,那他努力是为了什么?每次他退场都先抬同一只脚又是为了什么?他的退场仪式其实很庄严,每场比赛他都倾注了所有的灵魂。这还好说,如果要你在日常训练和休息的时候,也倾注所有灵魂,那会怎么样?那简直太难了,这才是更大的挑战,做得优雅更难。我很吃惊,训练时我在不在他都一样。对于吃饭、睡觉、看电视这些他有些随意,但这次澳网对付炎热,他已经做得很了不起了。”
这不是德约科维奇在澳网转变的开始,其实他早就开始了。在遥远的塞浦路斯,一位名叫科托杰维奇的塞尔维亚神医每天都会按时打开电视,这天上午他看到电视正在转播德约科维奇和特松加的夜场比赛。科托杰维奇不是网球迷,但朋友告诉他,一个叫德约科维奇的人值得一看。科托杰维奇一看,马上被解说员的一句话吓到了,“德约科维奇又在和他的哮喘病做斗争了”。
科托杰维奇受过对抗疗法的培训,这种疗法已经形成系统,并应用于临床。科托杰维奇看不出德约科维奇有什么哮喘问题,“我按照中国医学的方法观察他,根本看不到有什么哮喘的迹象。哮喘一般喜欢在早晨发作,他的比赛可是在夜晚。如果他真的有哮喘,他不会打这么两盘再发作,我推断德约科维奇的呼吸困难根子在于消化系统失调,体内毒素累积过多,按传统中医理论,肺部是和大肠联系的。”
要他观察德约科维奇的那个人,实际上和很多球员都有联系。在他的安排下,德约科维奇和科托杰维奇于 2010年 7月会面了。科托杰维奇在戴维斯杯和克罗地亚比赛期间测试了德约科维奇的肌肉系统,他用生物电反馈装置将德约科维奇缠绕起来,得到的数据可以用来衡量德约科维奇在压力、环境毒素、脑电波、食物过敏等方面的情况。基于这些测试,科杰托维奇诊断出德约科维奇确实有麸质不耐的问题,扩展为奶制品和西红柿过敏 —他还是比萨店老板的儿子吗?(德约科维奇本人认为是小时候吃了大量比萨导致这些不耐症。)在接受本书作者采访之后,科杰托维奇才知道戈西奇也在努力,但是带他做对抗疗法又早了一些。科杰托维奇开出了一些脱麸食谱:新鲜浆果、坚果和健康茶。新鲜食谱最大的毛病是会迅速减肥,而德约科维奇没有什么肉可以减,他可以依靠养生手段去恢复体重。科杰托维奇还教给他一些呼吸吐纳方法,从应对场上紧张局面到晚上安心入眠的法门都有。
应该指出,在传统的对抗疗法系统中,这些方法离经叛道,科杰托维奇本人也是个有争议的人,他个人网站上宣传的 “能量医学”被抨击为是反医学的,主流医学一直将他视为异端人物。但这些非正统治疗的结果令人钦佩,穴位诊疗在按摩、针灸、理疗等各种疗法中被广泛使用,其他医学专家也越来越认同麸质不耐这个结论,面粉和奶制品就是罪魁祸首。有人问到德约科维奇本人对这个诊断结论感到奇怪吗,科杰托维奇说:“我自己就是个很奇怪的医生,不和大多数医生一条路,他们常说食物不能带来健康,只有药物才可以,他们全搞错了,正确的饮食也可以带来健康。”
科杰托维奇建议顶尖运动员尽量不要吃麸质食物,尤其在比赛开始前不要吃,他说:“这就像把污油注进法拉利赛车,车照样跑但跑不快了,麸质具有黏性。现在还有大批选手在比赛前吃大量羊角面包,喝双倍咖啡。”在正统医学眼中,他关于麸质食物的言论完全是江湖骗子的吆喝。中医流传了上千年,能量存在于不同方式中,谁说那些没有麸质不耐的人就不能用中医方法去养生?事实上,很多麸质不耐的人都可以吃斯佩尔特小麦,这是一种原生麦种,无法大量种植,但它和转基因小麦是完全不同的。
这里不是讨论小麦营养和科学价值的地方,总而言之,科托杰维奇起了作用,德约科维奇体质变好了,也许因为他就是天生的麸质不耐,治疗的心理暗示起了作用,改善吃饭和睡眠也可能起了作用,又或许起作用的根本就是网球 —2010年戴维斯杯夺冠彻底解放了德约科维奇, 2011年他全情投入到宏大的网球事业中,以 3个大满贯的成绩统治了这一年。每一个科学家都可以告诉你,如果一个麻烦总是不能解决,你也许会被彻底搞糊涂。如果解决了,所有方法都可能是有用的。
2013年中期,德约科维奇在另一本书里也谈到了麸质不耐,那就是《向胜利启程》(Serve to Win)。这本160页的书解释了麸质不耐的成因,还有一些秘方,它里面有一些德约科维奇的案例。虽然标题唬人,这本书的来历也颇为可疑,封面上有德约科维奇的名字,枪手是谁却不知道,叙述的语调也根本不是德约科维奇的 —它写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德约科维奇却是一个冷静的叙述者,段落里有一些过时的证据说明德约科维奇不懂营养学(面粉和奶制品被放在推荐食谱里)。里面引用了一些美国人的话,但德约科维奇从未在美国生活过。这本书成型的时候德约科维奇显然没有检查过,那时候他正在密集的赛程中挣扎。
序言是威廉姆斯•戴维斯医生写的,他的女儿劳伦斯于 2012年进入到 WTA排名前 100。以前还有个比尔•戴维斯写过一本关于小麦危害的畅销书,这个前言的内容和那个很相似,你不得不怀疑是戴维斯本人捉刀了这本书,然后让德约科维奇签字,里面放上一点童年往事和网球细节以便像模像样。你很难指责他什么 —如果你搞出一套东西需要公布,需要向庞大的食品工业宣战(食品工业制造出大量的高产小麦),你得抓住一个最有名望的选手做你的代言人。这种事情有名有利,德约科维奇干吗不签字呢?真正的写手也有可能是史蒂芬•佩兰,在版权页上他的身份是编辑和合作者,为了这本书他对德约科维奇做了不少采访。不管是谁写的,这本书谈到了为什么麸质害人(人和人是不同的,有的人会适应),封面上的署名总让人感到虚伪。
德约科维奇有这些前后矛盾的做法,也许是因为麸质不耐就像银子弹一样,让他从弱者变成了世界级杀手。貌似有点道理,他是世界第三的时候还吃麸质呢,总有点因素让他冲出费德勒和纳达尔的阴影,夺取 2008年澳网冠军,成为无可争议的世界第一。他和特松加的决赛充满象征—即使在成为对手盘中餐的时候,也不要放弃。瓦伊达说他就是从那时起正手开始变得暴力,因此 2011年戴维斯杯之后,他展现的横扫之势绝非偶然 —作为领军人物,一次集体胜利彻底释放了他的潜能。
无疑,确诊麸质不耐是他网球生涯的重大转折,这也牵扯到塞尔维亚的饮食文化,“诺瓦克”餐馆现在提供无麸质菜单,罕见的菜单难逃同行的仿效,它看起来不是一刀切,它就像智力拼图,每一块都有用,缺了哪一块都不行。
尝到甜头的德约科维奇开始带着神医科托杰维奇打比赛,从戴维斯杯、澳网、温网,一直拿到世界第一,神医都是随从。温网结束以后,科托杰维奇就离队了,旅行让他腻味:“我讨厌酒店、没有意义的等待之类的,他既然达到了目标,我就得自行离开。”瓦伊达说他们对科托杰维奇有争议,但没有措施,事实上是德约科维奇抬高了科托杰维奇的声望,他对德约科维奇和瓦伊达都永怀感激。
2012年澳网,德约科维奇的身体在 1月末 48小时之内经受住了极限考验,周五的半决赛,他用了 4小时 50分钟去击败穆雷,事实上这场比赛在周六凌晨才结束,周日的晚上 7点半他又来到决赛,对阵纳达尔。决赛打了 5小时 53分钟,德约科维奇决胜盘从 2-4落后开始逆转。他曾因为医疗暂停受人鄙视,他的铁汉形象总和重大比赛中的退赛不协调,但这一次,一切都解决了,罗迪克的嘲讽,大家的交头接耳—德约科维奇不是有史以来最勇敢的选手,他总被提醒要注意身体,罗迪克真正是吉星高照,因为他从未遇见过完全健康的德约科维奇。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