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入关,推翻暴秦的时刻终于来临
-
同一时间的宛城,正陷入从天而降的喜悦中。
从夜里子时不到,探子前来报告,说刘邦忽然全军撤退开始,郡守衙中就呈现出一股喜气洋洋的局面。吕齮带头脱下了甲胄,瘫软坐席上,让仆人给他按摩放松,还留在宛城的几个偏将,则接连前来祝贺,说是吕大人英武善战,独守孤城,居然吓跑了反贼,皇上不日必然有厚重赏赐云云。说得吕齮甚为受用,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然后在婢女的服侍下宽衣解带,倒上卧榻,眼睛一闭,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还没等从吕齮梦见的高官厚禄中清醒过来,就被榻前惊慌失措的仆人摇醒了:“老爷,老爷,不好了,反贼刘邦又杀了回来!”
半晌,吕齮才清醒过来,他一骨碌坐了起来,摘下榻前的宝剑,对仆人大声叫喊说:“什么?哪里的谣言?”
“真不是谣言,大人,城外又被刘邦的反贼围得水泄不通了……”仆人绝望地哀嚎道。
“这……”吕齮颓然地坐下,佩剑也无力地从手中滑落,在地砖上发出清脆的鸣声。他知道,宛城虽然坚固,但守军的战力已经快要告罄,很多战士已经两天两夜没有合眼。如果刘邦的军队再来上几波轮番攻击,这座城市必然要更换主人了。
正当吕齮无计可施时,窗外传来了声音:“郡守且宽心。”
走进来的人,是郡衙中叫做陈恢的小吏,吕齮平时对他不薄,因此,直到此时,他也依然留在宛城中,没有像一些小吏那样趁机溜走。
陈恢对吕齮像往常那样施礼完毕,然后用劝说的口气说:“将军,您已经完成了臣子应该做的事情,如果现在继续抵抗下去,无非是个死。死虽然对将军来说轻而易举,但也未免过于轻率了。秦二世暴虐无道,我们何必要为他卖命呢?我听说,沛公刘邦速来宽厚仁义,连韩国世代贵胄出身的张良都归顺了他。您不如带领我们归顺了他,这样,就算保全百姓,也可以保全自身。如果万一不准降,我追随您共同赴死也不为晚啊。”
吕齮听完这番话,长叹一声,说:“你去安排吧。”
就这样,抓住刘邦部队发动猛攻之前的时间,陈恢急急忙忙地让人用大箩筐将他放下城墙,要求面见刘邦和张良。
张良听说城中有人出来,抚掌微笑说:“沛公,投降的使者来了啊!”然后附耳对刘邦说了几句,刘邦点头会意。两人便一同转到帐前。
一见刘邦和张良出来,陈恢立刻不卑不亢地说了起来:“沛公,我听说,楚怀王和您事先有个约定,说是谁先打进了咸阳,谁就可以做关中之王。将军何必非要占领宛城呢?我为您的打算,不如接受宛城的投降,然后让宛城的官吏们官任原职,让商户百姓各自安守本分,然后,再把宛城的兵士全部编到您的队伍中,一同西征。这样,其他的不同县城看到宛城这样受到保全,官吏们的性命职位都安然无恙,自然也会开城迎接了。到时候,将军就可以兵不血刃,拿下咸阳。”
“嗯……”刘邦沉吟着,似乎还有点不甘心。
“沛公,这样倒不失为一件好事,”张良提醒道,“刚才,您不也在思虑是否能够给宛城上下一条生路吗?”
这句话让刘邦马上想到刚才两人的密谈,张良劝他一定要接受投降,于是便威严地说道:“既然郡守吕齮有这样的想法,为什么不自己来?只要他能真心投降,我便可以同意。”
陈恢诺诺而去。
吕齮听到这样的承诺,大喜过望,所谓忠诚这张窗户纸一旦被戳破,剩下的也就是对生命的渴望、甚至对新的前途的憧憬了。更何况,秦二世这样的皇帝,实在让人无法忠诚。
时间不长,宛城四门大开,吕齮亲自带着所有人鱼贯而出,跪倒迎接刘邦。刘邦也并不傲慢,亲自下马将他搀扶起来,宣布封他为殷侯,封陈恢为千户,让他们继续在宛城进行管理。
几天后,刘邦见宛城的局势已经获得了基本稳定,于是宣布出兵,继续西征。
果然不出张良所料,在吕齮献出宛城不仅没有危险、反而加官进爵之后,不少秦军将领开始动摇。很快,高武侯戚鳃、襄阳侯王陵在西陵地区归顺,番君将梅鋗也在胡阳地区率部队加入,汉中、武关相继攻陷……这样,刘邦不仅获得了更大的实力,也扫清了自己进攻关中的一切后顾之忧。
当刘邦的部队来到武关(今陕西蓝田县东南)关下的时候,已经是秦二世三年了,此时,离刘邦受命于楚怀王出兵,已经有了十个月左右的时间。
可以想象,项羽那边一定也会在加快进展,他很快就会一路向西,打下函谷关,然后进入咸阳了。按照现在的两军对比来看,这对于项羽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时间,时间,一切都必须要围绕时间说话。
刘邦看着营帐中滴答作响的漏壶,感到脑子都要想空了,究竟怎样才能拿下面前这易守难攻的峣关呢?
很自然地,刘邦想到了十几天前,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自己才率领周勃、灌婴等将领,一举偷袭武关(今陕西丹凤县东)得手。武关,和潼关、萧关和大散关共同被称为旧秦国的四大门户。正是武关的攻破,让刘邦看到了率先进入咸阳的希望。没想到,关中居然还有峣关这样的要塞,看来,秦国的强大,真是有其强大的道理啊。
刘邦不耐烦地看看漏壶,叫了一声:“来人!”
帐外的卫兵立刻大踏步走进来,拱手施礼说:“主公有何吩咐?”
“请张先生过来。”刘邦不耐烦地命令道。自从入关以后,他觉得更需要随时和张良商量对策。
很快,在侍卫的陪伴下,张良衣履飘然,走进刘邦的营帐中。随着战事转守为攻,张良也恢复了自己长期保持的导引辟谷的气功练习。今晚,他终于拟定了计划,打算抽空吐纳运作一番,以便养精蓄锐,没想到刘邦难以入眠,急于获得指点,也正好将计划和盘托出、
实际上,张良前几天也有着和刘邦目前所相同的烦恼。他知道,越是在这种胜利即将到手的情况下,危险就会变得越大。峣关这座关隘,占据着峣岭和贵山两道山脉,是整个荆州到南阳盆地连接黄河流域关中的交通要道,可以说是咸阳不折不扣的最后屏障。此时,咸阳城内虽然人心浮动,但峣关里布置的重兵防范之严密,也可想而知。
而咸阳城中发生的事情,多少对峣关守军也有影响。
此时,丞相赵高听说各路义军不断推进,已经惊恐万分,为了缓和紧张的局势,他早在数月前就杀掉了秦二世,并拥立二世的侄儿子婴成为秦王。甚至还派出使节,想要和刘邦谈判,以平分关中土地的利益,换取刘邦停止进军。当然,这一套,刘邦是不可能理睬的。
正当赵高一筹莫展时,他亲手扶植上台的子婴反而将其杀掉,然后增兵加强峣关的防守,企图真刀实枪地阻止刘邦前进。
一面是秦王朝的垂死挣扎,一面又是项羽的步步逼近,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邦的压力之大, 张良不用问也能知道,否则,他也不会星夜相邀了。
侍卫自觉地退出去后,刘邦马上恳切地问道:“张先生,您是否已经成竹在胸了?”
张良说:“沛公,峣关的确属于天险,不可强攻。我听说,峣关的守将是屠夫的儿子,可想而知,这样的人必然容易贪财。沛公不妨用重金加以引诱,然后再陈列疑兵加以威胁,这样,峣关就能唾手可得。”
刘邦听闻之后,顿时转忧为喜,在烛影有节奏的摇动中,两人密谋的身影映衬在营帐布幔上,直到深夜。
第二天,刘邦传令,让夏侯婴带兵,在山头上插满旌旗,以此展现雄壮的兵力。同时,又派出巧舌如簧的郦食其,带着营中一路征战所俘获的财宝,去关中劝降。
正如张良所预料的那样,秦军守关将领并没有多少坚守的决心,看到这辈子都没见过的财宝,果然动心。再听说关外到处都已经是敌军,便知道抵抗下去最终也没什么好的结果。于是,在款待郦食其以后,让已经醉醺醺的他回去禀报,说立刻献出关隘,和刘邦联军,向咸阳进攻。
刘邦听完郦食其酒气冲天的报告,感到非常高兴,提起笔来,就准备写信答应其要求。
张良摇手说道:“沛公不可。”
“怎么……”刘邦一脸疑惑地看着张良,言下之意是,劝降是你,不可也是你,究竟还有什么高招?
张良看了看同样困惑的樊哙、周勃他们,解释说:“各位,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这个秦将,贪财好利,所以才会暂时同意和我们联合。但是,守关的下属兵士们,恐怕不会这么轻易顺从。依我的看法,不如乘他们现在的松懈和内乱,发起进攻,就能将守军完全歼灭,将峣关牢牢抓在我们手中。”
这个意见犹如一枚石子,丢进了原本安静的池塘中,很快,刘邦面前的文武手下,就开始激烈地争论起来。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