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节 第五章
-
得知卫国的军队在战场上战败的消息后,卫国的老百姓弃城而逃。这是一群手无寸铁、扶老携幼的人群,他们目的很单纯,就是想逃离危险。但他们面对的是刚刚打了胜仗,机动性又极强的北狄武装,那么,卫国的老百姓能够虎口脱险吗?
春秋史上最悲惨的一幕就出现了:老百姓放弃了国家的都城,向东南方向跑。当时的黄河不像今天,出了太行山以后黄河基本上向东偏北的方向流。那时的黄河更偏北,而卫国在黄河以北、以西,所以他们想往东南的黄河对岸跑,以为隔着一条河就安全了。
百姓逃离都城的时候,北狄兵就追上来了。那是在原野上,三三两两,都是一些手无寸铁的老弱病残,遇上强悍的北狄,那不叫战争,叫屠杀。所以反思这件事,就难免觉得华龙华、礼孔的主意并不高明。有个城墙,使老弱病残或许也能守住,把大家弄到原野上去,就是青壮年也守不住。所以,守城总比跑到原野上任人宰杀要强一些。
如此,整个的卫国就陷入到一种亡国灭种的惨痛之中。这个时候,需要救星,也恰恰在这个时候,黄河对岸出现了救星!在刀下苦苦挣扎的老百姓,突然发现在黄河对岸有一支人马过来了,再看旗号,是宋国的部队!而且,率领宋国部队的是宋桓公。这时候,实在是“诸夏亲暱”!于是宋桓公亲自率领着部队,赶来拯救卫国百姓。宋国军队一出现,暂时把北狄的锋芒抵挡住了。卫国老百姓就开始往宋国军队这边跑,经过这次原野的屠杀,卫国老百姓只剩了730个人。这还能叫一个国家吗?
但是情形也有不同,就是卫国还有两个邑的老百姓没有经过战火,他们大约有5000人。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卫国刀下之余700多人,再加上没有经过战火冲击的5000人,这就是当时卫国人数,勉强算是没有亡国而已。
再往后,形势向更好的方向转:齐国人来了。齐桓公派了公子无亏,率领战车300,甲士3000,也来救卫国。齐国军队来了以后,形势就大转了。北狄一看,形势不利,就开始退潮了。退潮归退潮,历史记载,齐国与宋国的军队是在黄河南岸一线建立了阵线。历史是这样写的,可是仔细想这条记载,是很可怕的。这就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黄河的西岸、北岸广大地区,成了夷狄的天下!邢国还存在着,北边燕国还存在着,然而它们已经是孤岛,岌岌可危。
另外,无亏还带了什么?历史记载很详细,说带了很多的鸡、鸭、猪、牛等家禽牲畜,还有建筑宫殿和房屋所需的木材,要重新建国,就得需要这些东西。危局初步好转以后,国不可以一日无君,需要马上立一个新君主。就是在亡国之余,大家也没有忘了伋子。伋子没有儿子,但伋子的弟弟有后代,大家就立了伋子弟弟的后代,这就是卫戴公。不过,遗憾的是,戴公没有多久就死了。总体而言,齐桓公联合宋国,最终把大的局势稳定下来了。
事情还没有完,黄河以南,北狄是过不去了。但是黄河北边,还有一个邢国啊,现在齐国的部队和宋国的部队,都把注意力转移到卫国了,北狄就不失时机地把矛头再一次转向邢国。这一次齐桓公和管仲早有准备,已经猜到这一招了。见北狄奔向邢国,诸侯军队,除了留在卫国做防护的,其他的就跟随着夷狄,追寻他们北撤脚步北进。据史书记载,在聂北这个地方,诸侯军驻扎下来了,静候夷狄的动作。果不其然,夷狄直指邢国。齐国及诸侯部队也开始进军,驱逐狄人。这之后,齐桓公深感天下大势已经变了,整个黄河以北全部是夷狄的世界。于是齐桓公决定,把邢国迁到了夷仪,就是今天山东省聊城一带。这就是春秋历史上的“存邢救卫”。
齐桓公霸业由此就上升到顶点。诸侯都看到了,这时候如果不是齐国,就真的完了,形势非常严峻。所以,诸侯们都簇拥到齐桓公的旗帜之下。齐桓公存邢救卫,这是一次血与火的重大历史事件,正是在一些重大事件当中,全民族、全国往往表现出大精神。我们这个民族有些根基性的东西,就在这个地方呈现出来。
在齐桓公存邢救卫这个过程当中,有几个细节,就是齐桓公在把邢国从原来的邢,就是今天河北的邢台,迁到今天山东聊城这一带。一个国家总有很多宝贝,像宝鼎以及各种器物。《左传》说到迁邢时这样写到:“具邢器用而迁之,师无私焉。”(《左传•僖公元年》)说在整个迁移邢国的器物宝贝的过程当中,邢国的重器一件没有丢失,一件没有损失。这说明什么?说明诸侯军人在拯救邢国的过程中,军纪非常好。然而,这只是个军纪问题吗?它背后是在重大事件、重大灾难中显示出来的人类特有的尊严。当然,其中还含着一种民族情绪:我们都是一个王朝下的不同邦国,你现在遭受灾难,我这会儿要拿你的东西,我就不是人!这种高涨的精神,是非常体面,也十分感人的!
但是,当齐桓公这个霸主蒸蒸日上的时候,有一个国家心里很不舒服,这就是南方的楚国。楚国怎么敢于向如日中天的齐国挑战?楚国又是怎样的一个国家呢?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