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历史进入到春秋时期,曾经强大的周王室衰落了下去,出现了天下无主的局面,这个时候,天下开始大乱,那么,春秋时期的“乱”,除了周王室自身的“乱”,它还在哪些方面乱套了呢?

  

  第二,诸侯家庭伦理的乱。在春秋时期,有不少关于这类事情的记载。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发生在郑国。

  

  春秋初期,郑国有位国君叫郑武公,娶了一个太太叫武姜,武姜后边这个“姜”字,表明她娘家姓姜,前面那个“武”字,就是她丈夫的谥号。实际上“武姜”这个名字是她死了以后才有的。

  

  武姜生了两个儿子,老大就是后来的郑庄公,老二名叫共叔段。生老大的时候,《左传•隐公元年》记载:“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什么意思呢?这个“寤生”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逆着生。生孩子一般是脑袋先出来,逆着生,就是腿先出来。也就是难产,所以惊了姜氏。还有一种解释,说“寤生”,按照它本字来理解,就是小孩子生下来眼睛就睁开了,母亲生下孩子后,总是要先看看吧,一看,孩子睁着眼,吓了姜氏一跳。为什么会吓一跳?一般而言,小孩子生下来要闭着眼一段时间,生下来就睁着眼,有点儿反常。照这个解释,“惊姜氏”,是惊扰了她,于是“遂恶之”,就是恨他,“故名曰”,给他起名字叫“寤生”。什么意思?就是孩子吓了自己一下,如果是难产的话,就给他起个名字叫“难产”了。这妈够歹毒的!从这儿开始,姜氏对这个儿子,就很不喜欢。

  

  这个故事,史书记载得很平静,也不议论。但是我们看这个故事,却看到了一段老贵族的没落。老贵族从哪儿没落?从人性没落,从人性的丧失开始没落。生孩子难产有的是,因为难产就恨这个孩子?这种母亲我们能看出什么?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这个母亲平时养尊处优,娇生惯养,一点儿亏都不吃,一点儿罪都不能受,谁给她一点儿罪受,就恨谁,很狭隘。这种性格不是天生的,而是生活造就的。

  

  也就是说,从西周建国,这帮老贵族就开始生活在奢华和养尊处优之中,结果越养性格越狭隘,越不吃亏,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骨肉,给了自己点儿罪受,他也得报复回去。所以这个时代、这个阶层要没落,就从这地方开始。

  

  故事接着发展,因为武姜恨这个大儿子,于是她就爱二儿子,她认为二儿子好,不妨她,不克她,就爱这个儿子。爱这个儿子的表现是什么呢?就是屡次向她的丈夫武公申请说:我们把老大废掉,让老二接你的班。好在武公是个明白人,说:这事不行,这是乱国法的,嫡长子继承制,这是个什么?这是稳定人心的一种做法。养了好多儿子,谁是嫡子,谁是老大,谁才能继这个位,这是命,不能争,一争国家就乱了。所以,武公没有答应。后来庄公在他父亲去世以后,就顺利地接了班。

  

  这下,老太太应该把心收回来了吧?大儿子现在当了郑国的君主,原来好不好,现在再不喜欢,你也得藏一藏吧?不!庄公继位了,武姜来了,就给小儿子要一块险要之地,说把老二封到某某处去。老太太的心思,庄公当然知道,就冷冷地拒绝了,把弟弟封到京这个地方,于是京这个地方的人就叫这个老二为京城太叔。这个老二,被母亲从小惯大,有母亲在背后撑腰,于是到了京这个地方,也不本分,首先是把都城盖得很大,然后开始招兵买马,招降纳叛,发展自己的势力。接着,又开始蚕食封地之外的郑国的土地。

  

  这些事情,庄公都看在了眼里。有些大臣就跟庄公汇报,说共叔段把都城建得和国家君主的都城一样大,这怎么行呢?这是等级。庄公却说:我母亲这样做,我也没办法。

  

  事情继续发展,大臣向他汇报的时候,他总是找各种理由把这个事情压下去。史学家在评价这段历史的时候,用了四个大字——“处心积虑”:我就是让你发展,什么时候你觉得你行了,你发展到明火执仗,要造反,这个时候我再灭你!所以事情就继续发展,等到共叔段觉得自己的人马已经可以打得过哥哥的人马的时候,武姜就与小儿子串通,说某天某天,你来偷袭郑国,我给你开门。真是个糊涂的母亲!可是,他们娘儿俩的这点儿勾当,也尽在庄公的掌握之中。

  

  等到郑庄公听到说某天某天共叔段的人马要来打郑国都城时,他只用了两个字——“可矣”!可以了!这背后的潜台词非常丰富:我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母子之间的矛盾、积怨,以及兄弟之间的积怨,都在“可矣”两个字中暴露出来了——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共叔段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结果如约向自己的宗主国发起了攻击。这庄公实际上暗地早有准备,战争一打,就打得共叔段溃不成军。结果共叔段只好逃命到共这个地方,史书称之为“共叔段”,这个“共”,就是从他最后所逃之地的名称而来。还有那位偏心的母亲武姜,武姜怎么样了呢?

  

  庄公把她送到郑国的一个小城里软禁起来了,还恶狠狠地说了一句:“不及黄泉,不相见也。”意思是说,我们俩不到黄泉不要再见面了,你的二儿子已经完蛋了,剩下大儿子,再也不想见你,你就孤独着去吧!

  

  不过,后来有个大臣出来圆这个局,你不是说了吗?“不及黄泉,不相见也”,那么,就挖一个大洞,打一个隧道,不就见了“黄泉”了吗?于是母子俩在这儿又团圆了。《左传》记载这个故事的时候说:“遂为母子如初。”就是母子和好如初。《左传》这样写其实是不准确的,怎么“和好如初”?一生下来娘俩的关系就不好了!

  

  史家把郑庄公和他弟弟这段互相打仗的历史,称之为“郑伯克段于鄢”。后来儒生们就解释了,郑伯,指郑庄公,郑属伯爵,所以称郑伯;“克”,是战胜、攻克之意,就好像两个君主在打仗。“段”就是共叔段,怎么不叫他弟弟呢?因为他的一切做法都不像个弟弟,在哪儿?在鄢。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在对事件的貌似平静的叙述中,通过遣词造句表达评价。“郑伯克段”的故事,就是兄不兄,弟不弟。这就是人伦关系乱了套。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