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节 世间有刘备
-
向刘备求救的时候,孔融正担任青州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相。他这个北海相的官职,也是靠骂人骂来的。
当时董卓把持中央政府,倒行逆施,引起很多人不满,以孔融的性格自然免不了又指桑骂槐、顾左右而言董卓一番。
于是,董卓就送了他这个官做。
当然,以德报怨从来都不是董卓的做事风格,不是他不想杀孔融,而是恨得咬牙切齿却又不敢杀,这与不敢杀卢植的原因是一样的——名气太大了。董卓让孔融去北海做官,与日后曹操送祢衡到刘表那里的用意也是一样的——借刀杀人。
因为当时北海一带的黄巾军闹腾得非常厉害,在董卓看来,派去的地方官十有八九会被黄巾军就地解决。如果孔融鸿运高照逢凶化吉没有因公殉职,那也不可能治理好地方,这样一来,孔融的名声就算毁了。作为一个大名人,孔融最金贵的就是名声,毁了他的名声看他还怎么在道上混?
孔融到北海上任后,他的主要工作也是两手抓,一手抓内政,一手抓国防。
抓内政的一手很硬。孔融召集人民群众,加快城市建设,新筑了几座城池;同时继承老祖宗孔子遗风,狠抓教育,建了不少学校;还重视人才,先后荐举了郑玄(卢植的师兄)、彭璆、邴原等人。内政建设颇有成效,得到地方官民的一致肯定,孔融因此被人尊称为“孔北海”。
抓国防的一手很软。董卓没有算错,孔融到北海后确实没过上几天安稳日子,黄巾军一直在北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跟在自己家似的,拿孔融一点不当外人。
孔融虽然文才很好,名气很大,可是术业有专攻,打仗不是他的强项,加上黄巾军实在太多,因而几次三番吃败仗,到后来居然被起义军赶出了政府所在地,只好跑到都昌(治今山东昌邑西)临时安了个家。
孔融想在都昌避避风头,偏偏黄巾军头领管亥不答应,率领黄巾军把都昌城给围了个水泄不通。
形势如此危机,孔融不能坐以待毙,只好派遣猛人太史慈突围而出,找人求救。
孔融要找的人正是平原相刘备。
孔融当时已经举世闻名,而刘备混在各路军阀中间还没有显山露水,知道他的人没有几个。
因此,当刘备从杀出重围的太史慈那里,得知如雷贯耳的孔融孔北海,正盼星星盼月亮般地盼着自己前去救命的时候,惊喜之下说了一句流传甚广的话:“孔北海竟然还知道世间有个刘备呀?”(孔北海乃复知天下有刘备邪)
这句话被好多人认为是刘备名气太小的印证,其实理解为孔融名气实在太大更恰当一些。这样的事例,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时有发生:一个在业界小有名气的人,得知仰慕已久的业界巨头不但知道有自己这么一号人物,而且主动向自己寻求帮助,到这时还能保持淡定不激动的差不多就是下蛋的公鸡了。这句话记载于《后汉书•孔融传》,很明显,作者范晔也是用来强调孔融的名气有多大。
惊喜之后,刘备毫不犹豫,带上能够调动的三千主力军队,前去都昌救援孔融。
既然大名人孔融如此信任刘备,将个人的生死和城池的存亡全部寄托在刘备身上,刘备就不能辜负他的信任。何况在这个风生水起的乱世,只有一刀一枪才能拼杀出一个明天,才能证明自己在这个乱世中的坚强存在。
当刘备的军队到达都昌城下的时候,围城的黄巾军看形势不对,本着好汉不吃眼前亏的精神撒腿走人了。
这件事虽然没有给刘备带来实惠,却为他的跳槽简历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此,刘备不但结识了大名人孔融,成了他的救命恩人,而且在全国人民心目中树立起急公好义、见义勇为的良好形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此后他人有难了,自然也会想到找刘备帮忙。
在乱世三国,最不缺少的就是哭着喊着满世界找人救命的难民。很快,下一个向刘备求救的难民出现了,他的来头更大——徐州省委书记兼军区司令员(徐州牧)陶谦。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