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节 后王庆的思考
-
王庆走了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来,我在东海之滨一直关注着千里之外围绕着王庆功过的激烈争论。在互联网这个最开放、最直接、最真实表达人们情绪的平台上,关于一个人的功过是非之争,持续时间之长,参与面之广,观点之鲜明对立,并不多见。
这就促使我对这个现象进行一番思考。
毫无疑问,少数人对王庆进行的赤裸裸的人身攻击,信口雌黄的污蔑谩骂,是非常可耻的,让人非常厌恶。人都去世了,何必呢?我很难理解有些人的心态怎么会扭曲到如此的丑恶狠毒,倒是很担心他们如何为人子、为人父。
每一个人,包括今天尚在世的你我,死后都会遭人评说,更何况处于风口浪尖的王庆。但这种评说必须是客观公正的、宽容和理性的,通过对过去了的人的功过评说,寄托我们的哀思,总结经验教训,让后来人得到有益的借鉴。
新华书店是历史最悠久的国有企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新华书店事实上是一个事业单位。在中国走向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国有企业的改革难,新华书店的改革难上加难。
国企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人的问题,对于新华书店这样的老牌国企,历史包袱很沉重,减员增效、竞争上岗、关停并转等等必要的措施,谁都知道是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谁都知道这是利益关系的调节,会得罪人,很容易让人记恨一辈子的。但这种事总得有人去做,要不,国企还有什么希望,大家就一道等死吧。
网上有一个帖子给我的印象很深,作者是一个因改革离开了新华的老员工,按说他似乎应该对王庆有些微词,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比较客观地表达了他对新华集团发展壮大的肯定。这让人非常欣慰。
我与王庆天各一方,平时联系不多,他如何工作我们没有过问,他工作班子的情况我们也不知道,但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王庆虽然身居重位,他的家人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不应有的“好处”。
在用人的问题上,有些人在网上对王庆攻击最多,但谁也举不出他把自己的亲属好友安插到了自己的公司的例子,尽管他的亲侄儿还待业在家。
王庆在阿坝州壤塘有一个一起长大的几十年的好朋友,王庆宁愿得罪好朋友,也没有将他的女儿安排在新华集团工作。
大约是在2002年,新华集团在成都春熙路买了一块地准备开发房地产,我正好出差到成都,我算是这个行业的资深人士,王庆就出面邀请我对项目的开发提出建议。我花了半天时间对项目做了一番考察调研,回到厦门后很快就编写了一份具有很强操作性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后来阴差阳错我也待业在家,当时一度还很希望回成都工作。王庆告诉我,我编写的研究报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对新华集团以后的项目开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大家公认由我去主持春熙路项目再好不过了。我编写的这种研究报告在南方是要收费的,但我完全是免费为四川新华集团做的,后来也没有因此回成都工作,因为我是王庆的亲舅舅。
事实俱在,欢迎查证。
讲这些话丝毫没有为王庆脸上贴金的动机,我写的都是事实,人都走了,炒作他毫无意义。
此外,作为长期在南方工作的我本人,某些思想观念与在内地国企做领导的王庆,可能也不尽相同。
我们绝对不可以贪赃枉法,也不能假公济私,但国企领导人也是人,也有三亲六故,也应该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过去我们树立的那些不食人间烟火、六亲不认的先进典型,根本不可取,实在是一种误导。
一切真正的革命和改革,最终的目的是人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人的幸福,其中理所当然地包括革命者和改革者本人、他的亲属、他的朋友。当然,必须在法律和制度的框架之内。
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干吗要革命,干吗要改革?
有一年王庆到北京出差,汽车已经到了北三环路准备去首都机场返回成都,他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电话的来电:“请问是王庆同志?”他回答是,对方自我介绍说中组部的,有重要事情需要他返回,到中组部去一趟。到中组部后才知道,他在四川文化产业改革方面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高层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当时中央宣传文化方面的主管领导丁关根亲自点名希望调他去北京担任更重要的工作,要征求他自己的意见。
王庆回来的当天我正好在成都,晚饭后他对我讲了这件事,我问他怎么考虑,他说去北京当然是很大的进步,今后天地更宽了,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是他舍不得丢下刚做了一半的工作。我支持他留在四川,鼓励他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后来四川省的领导也不放他走,就留下来了。
王庆这次出了意外,我很后悔,如果当时鼓动他去了北京,可能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没有先例的社会实践运动,我们的那位杰出的老乡“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人聪明智慧的光辉体现,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王庆作为中国文化产业领域改革先行者之一的历史地位应该得到肯定,他创造的业绩是客观存在的,他的探索和实践对后来人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从这个意义上,对王庆所做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是有价值的。
前期的国企改革比较注重方法和途径,对人的关怀提得不多,做得不够,也存在力不从心的因素。我感受到了,网络中不少怨言反映出很多基层群众在改革中确实处境艰难,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值得全社会的同情,需要给予切实的支援和帮助。衷心地希望他们能够早日克服眼前的困难,真正能够更多地分享改革的成果。
在新时期提倡以人为本,致力于缩小整个社会贫富差别,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我们有理由相信国企的改革将会有新的思路,新一代的国企掌门人们一定能够吸取他们前任的经验教训,能够比过去走得更稳、更好。
前两天翻出了前两年在一个论坛上的演讲稿“‘企业社会责任’:厦门民营企业新的超越”,其中讲到了:“只有善待员工,员工才会善待企业;只有善待社会,社会才会善待企业。只有建立了这样和谐的相互关系,企业的永续发展才有可能。”
望国企后来的领导人明鉴。
2006、09、27
附记:王庆,男,汉族,1954年生,197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四川新华文轩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2006年8月27日,不幸因公殉职。
王庆生前带领集团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实现了全省新华书店的整体转制和股份制改造,成为全国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先进典型。
王庆殉职后中共四川省委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