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

这是一首以“借物喻意”表达倾慕与思念之情的词。“新月曲如眉,未有团圆意”,看着天上那一弯如女儿美眉的月牙,联想到花好月圆、佳偶成双的美好时刻竟是那么遥远,不由升起失落与惆怅之情。

“红豆不堪看,满眼相思泪”,红豆又叫相思子,是相思木所结的子,颜色鲜红,自古是男女爱情与相思之情的象征。这里借此来表达相思之痛难耐——只因怕引相思之痛,连红豆都不敢看。因为看见它,就会禁不住“满眼相思泪”。

“终日劈桃穰,人在心儿里”两句是谐音双关与移情的表现手法的运用。

“桃穰”即桃核。桃仁深藏于桃核之中,隐喻心上人无时无刻不在自己的心里。

“人”即“仁”的谐音字。劈开桃核,桃仁自然是在心里头,以此比喻将对方深藏在自己心里,这就使一种本来看不见的深情,化为具体可见的形象。

“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早晚意为或早或晚。这里意为何时。连理指连理枝,是指两棵树的枝干合生在一起。连理枝在自然界中比较罕见,比喻夫妻恩爱。连理枝又称相思树。白居易的《长恨歌》中有句云:“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关于连理相思树还有一个传说。战国时,宋康王看中了宋国大夫韩凭的美貌妻子。宋康王派韩凭修筑青陵台,完工之后就把他杀了。于是宋康王携得美人归,一同登台游玩。韩凭妻子事先把衣服作了处理,走到台边的时候突然就往下跳,左右的人急忙拉住她的衣角,谁知衣服触手即碎,化作片片蝴蝶。宋康王愤恨不已,把韩凭两口子分别埋葬,让他们死了也挨不着。结果两座坟墓上分别生出了大树,枝条互相接近,终于缠绕在一起,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连理枝”。

全词运用了新月、红豆、桃穰、隔墙花、连理枝五种意象,或联想,或比喻,或象征,或移情,还采用民歌中的双关谐音语,表现了一对相互倾心的青年男女朝思暮想,渴望结成连理的心情。明快清新的民歌风调,真挚纯洁的情感,使这首词明显区别于其他的花间词。

红豆是中国古典诗词文化中一个特有的情结。说起红豆,人们立即会想起王维的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全诗托物言情,语浅意深,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一向被视为情诗的首选之作。这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原本是王维写给他的好友、著名宫廷乐师李龟年的。

李龟年因安史之乱流落江南,王维将此诗赠予他,寄托了对友人深深的眷念之情。唐范摅《云溪友议》中有记载,安史之乱时,“明皇幸岷山,百官皆窜辱,积尸满中原,士族随车驾也”。李龟年在流亡奔命途中,曾在湘中一次官筵上高唱王维的这首诗,“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龟年唱罢,忽闷绝仆地,左耳微暖,妻子未忍殡殓,经四日乃苏”。流亡者触景生情,思君忧国,以至惨然晕厥。

乐工李龟年是皇宫里的梨园弟子,长期为唐明皇奏乐笙歌。王维在离乱之际写红豆诗相赠,充满沧桑离情。李龟年此际高唱红豆诗,满座听众自然会同生离乱之情,凄然怀念盛唐故国。

红豆热烈、坚贞的品格,红豆所象征的相思、爱情,与故国之思、爱国热情融为一体。所以王维这首诗也常常被用来抒发故国之思,红豆也就具有思念故乡、怀念故国的寓意。

明末清初,明朝遗民的红豆诗中就寄托了明朝遗民悲凄的故国之思。这类红豆诗写得最多的是钱谦益。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

,红豆山庄的红豆树在相隔二十年后开花结子。这一年正逢大诗人钱谦益八十大寿,柳如是采红豆一枚为他祝寿,钱谦益感动不已,撰红豆诗十首。一感柳氏之情,二感家国之悲。

其中有一首写道:“秋来一颗寄相思,叶落深宫正此时。舞辍歌移人既醉,停觞自唱右丞词。”诗中化用王维诗书写自己的人生悲苦。王维曾深陷安史叛军之手,与钱谦益的明朝遗臣身份很相似。

他的诗文集中,有《红豆诗初集》《红豆诗二集》《红豆诗三集》,这些红豆诗大多写得悲凉忧愤,譬如《辛卯春尽歌者王郎北游告别戏题十四绝句》第八首:

可是湖湘流落身,一声红豆也沾巾。

休将天宝凄凉曲,唱与长安筵上人。

诗中所谓“天宝凄凉曲”,就是当年李龟年在流亡途中吟唱的红豆诗。咏红豆而怀故国,诗中红豆已然超出了爱情范畴,蕴含了沉痛的故国情怀。国学大师陈寅恪称之为“亡国遗民之音,不忍卒听”。

明末抗清志士屈大均《红豆曲》:“江南红豆树,一叶一相思。红豆尚可尽,相思无已时。”作者将相思与怀念故国融为一体,诗意浑厚。

近代中国著名的爱国诗人丘逢甲,早年写作《台湾竹枝词》四十首,其中第二十首云:“牛车辘辘走如雷,日日城东去复回。红豆满车都载过,相思载不出城来。”台湾漫山遍野皆植相思树,丘逢甲借“红豆满车”抒发了思念台湾故土、保卫家园的爱国情怀。

红豆真正与爱情联系起来,被寓意恋人间相思之义,还在于一些凄婉动人的传说故事。

据《古今诗话》云:“相思子圆而红。故老言:昔有人殁于边,其妻思之,哭于树下而卒,因以名之。”

而据梁任昉所作《述异记》卷上则是另一种说法:“昔战国时诸侯苦秦之难,尝有民从征戍秦,久不返,妻思而卒。既葬,冢上生木,枝叶皆向夫所在而倾,因谓之相思木。”

据传,战国时有位壮士被征往边塞,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后知夫君战死沙场,妻子惊闻噩耗悲痛欲绝,恸哭于相思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后来她因悲伤过度而猝死于相思树下,血泪化作了地球上最美的红色心形种子——相思红豆。后人见那半红半黑的豆粒很像妻子思夫的相思血泪,便将此红豆视为不幸女子冤魂的化身。

这些传说中刻骨的相思,生死不渝的夫妻深情,使红豆成为坚贞热烈的爱情象征。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