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毛遂自荐,那次跑到“浙江省现代物流人才培训中心”当教师一个月后,大约是在2003年12月上旬就接到了他们的通知,派我到衢州去上课。
郑梁先生给了我二本书,一本是《外贸商务单证》;另一本是《国际贸易实务》,关照我先备课,年后开课,招生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中。
我的课酬费是每节课72元,一天连续上8节课,也就是上午一个人上4节课,下午也是4节课,星期六、星期日上课,连续五周,直到讲完为止。
然后,学员参加由培训中心安排的全国统一考统,合格者由中国外经贸协会颁发“全国单证员资格证书”,作为外向型企业工作人员上岗的资质凭证。
“备课”
我与别的教师不同,对于外贸单证的理论与实务是我多年的专业,早就滚瓜烂熟了,其实用不了“备”多少时间的课,我只是稍稍看了前面准备要讲的几个章节。
我所要做的“备课”,其实是上课前的物质“准备”,因为讲的是外贸单证,又是初次上课,不敢怠慢,必须要做到万无一失才行。因此,我先将一些图表制作成塑料片,当时电脑在教学中使用并不普及,特别是衢州这样一个在浙江省来说,还是较为偏远的地方,他们没有电教设备,我自费买了一台投影机,将投影机装在一个有轮子的小拉车上,连同制作好的塑料片、书本等,一起拉到衢州去,途中就省事轻松多了。
风雨夜衢州
周六早晨八点半开课,我必须在前一天(星期五)晚上先到衢州住一个晚上,次日到教室上课。
这是2004年元宵节过后的第一个星期五傍晚,我是坐火车去的,从杭州到衢州要化费五个多小时。车到衢州已是深夜十一点多了,一场大雨过后,火车站、大街显得稀稀落落,元宵节的彩灯装饰虽然仍在闪亮,在风雨夜色中却显得飘渺凄凉。
下了车,我拖着小车子,一个人打的到旅馆,培训中心的工作人员早就下班,事先电话联系好了,他们已经在学校附近的一家旅馆安排了房间,并告诉房间号码,我只要自个找到旅馆就行了。这是城区一家名叫凤凰旅馆的小客栈,虽然不很起眼,倒还干净,房间里电视、卫生设备等一应俱全。
衢州,地处浙西南地区,自古就有“川陆所会,四省通衢。观浙江之州郡,界连四省者,惟衢州一地也。”衢州作为浙闽赣皖四省交界的交通要津,在浙赣铁路尚未通车之前,贯穿我国南北运输的主动脉只有大运河和钱塘江航道。
北方的物资通过大运河到达杭州,然后由钱塘江溯流而上,经桐庐、梅城、兰溪、衢州到达江山港,翻仙霞岭入闽、赣、皖、粤诸省。同样,南方各省的漕运,也是经陆路到了清河码头,装上船,然后扬帆北上。因而,对于南方各省的商客来说,陆路翻山越岭,千辛万苦到了衢州,只见江面宽阔,航运便利,大船通衢京城,“衢州”因而得名。
首次开课
次日早晨七点多,培训中心的邱先生就打电话过来,很客气地陪我一起在街上小店用餐,然后来到教室。看来他们也是初次做这项工作,对于杭州派过来的老师,显得有点拘束。
教室是向衢州电视大学租借的,学员来自衢州地区的各个县市,有的人是从龙游、江山、常山等边远县份一大清早赶过来的,教室不大,四十多个同学坐下来就济济一堂了。
学员中有的人在外贸企业工作,以前没有学过外贸,现在来“充电”,也有的人中专或大学刚毕业,想考一张证书,将来找工作方便一点。不管各人的动机如何,他听得都相当认真。因为是自己化钱报名来学的,且学费不菲(培训费/书费每人一千三百元),因而,听得都很认真。
相对于我省外贸企业发达的地方,诸如,浙东南沿海或绍兴、浙中的义乌、金华等地区来说,衢州的外贸企业不多,因而懂外贸的人也有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外贸单证因为全部用外文,对于多数企业的员工来说,仍是一件相当神秘、复杂的事物。
第一天上课,我就开宗明义的向大家说,我讲的课,与别的课程不同,注重实务,内容其实就是外向型企业员工每天的日常业务,外贸单据如何处理,为什么要这样做,前几节课讲的“理论”,充其量只是为后面做单据“铺底”。
我又说,虽然单据全部是英文,但是并不困难,以最“难懂”的信用证结算方式而言,国际商会已经制定了一个固定的SWIFT模式,虽然各个国家开来的信用证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中,80%以上的信用证都是按这个“固定模式”开来的,考试也是根据这个模式出的题;实务中,基本上跟课堂讲的、考试的差不多,只要有英语基础,保证大家通过培训中心的学习,就可以上岗做外贸工作了。
我这样说是为了先给大家吃颗“定心丸”,别将外贸单证看得太复杂而有畏缩情绪。
推销我的《出口信用证拒付处理》
可以说,我第一次在衢州外贸单证的上课是成功的,学员们对我的讲课也相当程度的满意。最后二天的上课,我带去了近三十册我写的那本书《出口信用证拒付处理》,上课时,我做了一点介绍,这本书的内容是我在《外经贸报》连载的集成,讲的是外贸业务如果遇到疑难应当如何处理。各位在课堂中学的理论知识居多,如果在实际业务上碰到问题,可以参阅我写的这本书,每本十六元,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想买,当场一销而空。
其中有一位学员竟是衢州中国银行的职工,他从书内作者介绍中看到,我在省中行工作,便特别过来与我聊了几句。他说,自己学校中虽学的是经济,但是单证没有教过,以后很想在银行“国际结算”部门发展,因此就报名来了。
还有几位同学给我留下了地址、电话号码,希望有朝一日我到他们所在的县去,能看望他们。今后如果在外贸工作上,特别是信用证业务中遇到了问题,他们也会打电话给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