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组织存在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提供一种期望或一种满足“需要”的解决方案。那么新的问题出现了:组织要满足谁的需要?答案似乎信手拈来:客户的需要,员工和股东的需要,政府的需要,供应商的需要等等。实际研究中,我们发现,企业往往会把供应商放在最后,有些管理者甚至需要提示才能想起供应商来。其实概而言之,客户、员工和供应商,这三方的需要共同构成了组织存在的基础,我们称之为企业的“三个代表”。任何一个组织都代表了这三方的利益,也只有平衡了这三方利益,组织才能发展壮大,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克劳士比提出了组织的“完整性”原则。克劳士比先生主张的组织“完整性”原则被认为是21世纪的质量观。
具体是指:组织要帮助员工成功、帮助供应商成功、帮助客户成功。他曾说:“也许这些观念不像古希腊经典著作中那些概念一样具有独创性,但是它们将为现实世界中追求成功的人们提供一个舞台。这些原则既适用于个人也适用于组织,形成了一个完美的结合——就像一顿营养均衡的美食——它们彼此依存,缺一不可。”
其实任何一个组织都是一条“需要链”,组织必须在满足各方需要中取得一种平衡。为此,我们就得进一步追问自己:一个组织怎么做才能满足各方需要?这就又把我们带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我们是谁?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为什么会找我们?我们怎么做才能比竞争对手更有优势?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经常自问自答以上问题,有助于管理者们清楚组织存在的目的。
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给自己定位;思考“客户是谁”则能给客户定位。管理学上的理论就是这样的,往往越简单的越有效,招式繁琐未必实用。那么,企业如何做才能满足客户、员工、供应商三方面的需要呢?
作为一个管理顾问师,第一要具备一种结构化的思维模式,能够捕捉企业背后的逻辑关系;第二要能在谈话的时候抓住语言背后的逻辑;最后,要能够抓住一个企业的内在基本结构。
组织无论大小,都会有一个基本的内在结构,如图4-1所示。
管理顾问师会像医生救治病人那样为企业进行诊治。他们一旦确定了企业的真实需要,就会帮助企业把需要一步步地转化为各种具体要求。我们之所以一直强调企业的三个“需要”,不仅因为它们是企业的根基,还因为它们是动态的,难以把握,也正因为如此,能否把握住这种“需要”就成了判断企业竞争力,甚至影响其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关键的问题是,你做了什么?你的公司如何定位?你必须清楚你靠什么在长期竞争中获胜,靠什么来保持你的竞争力。因此,你必须每年都对公司的定位进行更新,否则你将被淘汰。”曾凭借经典的“3C模型”在欧美企业界享有“战略先生”美誉的大前研一认为,一家拥有成功战略的公司(Corporation),能确保其在公司优势与客户需求(Customers)的匹配度上,比其竞争对手(Competitors)做得更好。三个“C”之间整合得越紧密,公司就越有活力。
但问题是,如今这三者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比如,对客户进行定位变得更复杂了:某种药品的客户,既不是病人也不是医生,而可能会是药剂师。为此,我们必须找到决策链条中的关键决策者。然而,社会性网络的存在,会把一群人都变成关键决策者,这是社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为了应对这种变化,满足客户、员工和供应商的需要就变得更加迫切了。
ZD法则克劳士比先生主张的“完整性”是21世纪的质量观,其中的三个原则即帮助员工成功、帮助供应商成功、帮助客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