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诗人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全天下的人都污浊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屈原这话的深意是:世上的人都不懂思想,浑浑噩噩过活,唯我觉悟思想,控制自己的思想保持清明,超然独立,不愿与浊世同流合污。
最终,屈原抱石投入汨罗河自尽,不是为了殉国,而是他看透世情,明白世人大多愚昧,不可能人人都觉悟思想,人人做君子如龙,人人和睦相处。这就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慷慨生哀,一心慷慨希望天下人人都能觉悟思想,清醒过活在朗朗乾坤下,但此愿终究不得实现,屈原无限生哀,宁可投河自尽,不任苍天宰割。
有一类人觉悟了思想,领会生命的意义与真谛,可以控制运用自己的思想,这就是思想家。以“唯我独尊”的超然思想状态自由生活,做个落落大方的思想家,进退两相宜,为人处事皆得体,即是“思想上的自由落体”,一种殊为上乘的人生境界。
正如陶渊明所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我的房子建在人世间,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自己如何做到?只是不将俗世的喧闹放在心上而已,自然能像居住在偏远的地方。”陶渊明这话的深意是指他已觉悟思想,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不思想车马喧自然没有车马喧,思想地自偏自然地自偏,这便是一种思想上的“自由落体”,超然独立。
那么,陶渊明是如何觉悟思想,控制思想达到“心远地自偏”的思想状态呢?陶渊明的隐居生活里就有领悟生命真谛从而觉悟思想的好方法,可他却早已忘了该怎样用语言来表达,那种思想意境难以启齿阐述明白,所以陶渊明慷慨生哀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无言。”
“道”这个概念首先由老子李耳提出,是老子的哲学思想理念核心,其代表作《道德经》已然道尽玄妙。“道”为何物?哲学家们对它的解释都不尽相同,有人从唯心角度理解它,有人从唯物角度阐述它,众说纷纭。
老子悟得“道”,遗憾的是他也不能用语言和文字说明“道”,无法广施道义教化百姓,所以老子在《道德经》开头即慷慨生哀说:“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道可以用言语表述,却不是通常理解上的道义,“道”的名可以用文辞命名,却不是通常表示出的意思。”老子说的“道”在我看来其实就是思想,悟道即是觉悟思想,而老子的深意是:思想的状态十分奇妙,无法用言语表述,它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与奥妙,不是单纯说法上所理解的意思。
老子曾为孔子之师,乃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所悟的“道”解释成“觉悟思想”更为合乎常理,且“道”的状态与“觉悟思想”的状态完全一致,这让我更加肯定“道”即是思想,我所做新解亦十分契合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
《道德经》分为道经与德经上下两篇,道经教人觉悟思想,德经讲述高尚德行的标准,道德经即是教人觉悟思想以实现高尚德行的经书。这就是所谓的“名可名,非恒名”——文辞的命名不是通常理解上的意思,它还蕴含着更深层的奥义。
很多人误解老子“无为而治”这种主张是不作为的消极做法,是愚弄百姓的治世教化;也有许多人赞颂老子的主张是一种大是而非的辩证法,客观阐述了自然变化的规律性,鼓励人们应当顺其自然以求得相应的生存位置。
而依我看来,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其实是希望天下百姓都能够得到教化,人人都能像他一样得道,也就是觉悟思想,懂得控制运用自己的思想,如此一来,人人如老子克己修身,根本不需要统治者行以严政约束管理,百姓之间便能和睦相处,在自然规律下安居乐业,自在生活。这才是老子真正所愿的“无为而治”,天下太平。
于是,老子慷慨著书教予伊喜传世,但他看透世情,知道自己的愿望如梦幻不可实现,故而无限生哀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没有仁爱偏向,对待万物像对待刍狗般一视同仁,任由万物自然生灭;圣人也没有仁爱偏向,也像看待刍狗那样对百姓一视同仁,任由人们自养作息。
《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第一道曙光,开篇第一章已然玄奥非常,其释义多有差异,人们对它的理解各执己见,各有论据。除了老子,谁也无法对《道德经》做出准确定义,呜呼哀哉!老子做古那刻,道德经义千古成谜,圣言慷慨传世,历经百代生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