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针对流动儿童教育问题、社会问题的研究始自20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今的各种专题文献、研究论着举不胜举、汗牛充栋,涉及的层面很多,诸如流动儿童的基本状况(数量、分布、年龄结构等)、流动儿童的城市生活状况、流动儿童的行为与心理特征、流动儿童的学习状况,等等。这些研究全面描述了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基本特征,系统展现了流动儿童面临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为后续的专题性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书所要提出的问题是,在城乡二元体制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流动儿童不仅面临着在流入地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更为主要的是,他们还面临着如何适应流入地(通常是城市)生活的问题。事实上,多年困扰着流动儿童的“入学难”问题如今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流动儿童与所在城市之间的“文化隔膜”甚至“文化冲突”依然存在,他们的城市融入之路、城市生活之旅仍旧是荆棘遍布、崎岖不平。
  流动儿童为什么会遭遇城市融入的困境?
  简而言之,就是城市对农村的社会排斥。
  城市对农村的社会排斥根源于我国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城乡二元对立的体制。众所周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人口和经济活动分割为城市与农村两大块,形成了城镇居民与农民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由于历史的原因,城市居民在职业、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社会待遇均大大优越于农民,从而形成“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身份差别,这种状况一直延续至今,这是农民进城务工遭受“城里人”社会歧视与排斥的制度性基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城乡二元对立的状况有所改善,但城乡社会差别依然存在。
  流动儿童随父母由农村迁徙到城市,他们在社会身份上承袭了其父母的地位特征,即“农民工子女”;他们生活在城市中,但身份却不是“城市儿童”。由此,流动儿童不仅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更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群体。他们切实感受到城市对自己的排斥,感受到自己在城市生活中的边缘状况,因而与所生活的城市产生了明显的“文化隔膜”,主要表现就是身份认同模糊、对所在城市缺乏归属感、社会交往空间狭小等。
  据200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的社会融入”课题组的调查,北京市的流动儿童存在着下列心理特征:
  1) 约九成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不是北京人
  82.2%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不是北京人,仅有8%认为自己是北京人。
  2) 半数以上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的家不在北京
  53.3%的人认为自己的家不在北京,34%的人认为自己的家在北京,还有127%的表示不能确定自己的家是否在北京。这表明,大多数流动儿童在心理上并未真正融入所生活的城市。
  3) 一些流动儿童对身份认同存在矛盾
  对于“我既不是北京人,也不是老家里的人”的陈述,11.3%的流动儿童表示自己符合这种情况,15.9%的人表示自己不能确定,72.8%的人认为不符合自己的情况。
  4) 约四成流动儿童感到自己没有被城市接纳
  33.7%的流动儿童感到北京人对外来打工人员态度不友好,40%的流动儿童感到北京人歧视外来打工人员,仅有41.9%的流动儿童感到北京人与外来打工人员相处融洽。
  5) 一些北京本地少年儿童对进城务工人员接纳度不高
  8.2%的北京少年儿童认为北京的发展不需要外来打工人员,13.2%的北京本地少年儿童认为外来打工人员影响了北京的市容市貌,9.2%的北京本地少年儿童认为外来打工人员是北京发展的负担,15.3%的北京本地少年儿童则认为外来打工人员不喜欢北京人。
  6) 流动儿童认为在吃苦耐劳、更节俭、更坚强、学习更刻苦等方面他们比城市少年儿童强
  74.2%的流动儿童认为他们比城市儿童更吃苦耐劳,65.8%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比城市儿童更坚强,63.2%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比城市儿童更节俭,62.2%的认为自己比城市儿童学习更刻苦,60.5%的流动儿童认为自己比城市儿童更懂得感恩。
  7) 流动儿童在自信心方面与城市少年儿童还存在一定差距
  45%的流动儿童认为城市少年儿童比他们生活条件好,35.5%的认为城市少年儿童比他们见识多,21.9%认为城市少年儿童比他们有更多的文艺特长,29.7%的认为城市少年儿童比他们讲卫生,28.1%认为城市少年儿童比他们自信。
  相应地,59.8%的城市少年儿童认为他们比流动儿童生活条件好,53.1%认为他们自己更讲卫生,46.9%认为自己比流动儿童善于交际,46.9%认为自己比流动儿童更自信。引自《中国未成年人数据手册》第220页,略有改动。
  上述调查结果不仅显示了流动儿童对流入地城市的较低的认同度,对自身角色地位的模糊,以及较为强烈的“边缘感”。同时,也反映了城市儿童与流动儿童已形成两个判然有别的身份群体,在对城市生活诸多方面的认知上,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另据对北京流动儿童社会心理状况的调查,流动儿童普遍感觉“他们(北京本地儿童)有时瞧不起我们,给我们白眼,不和我们玩”,“一开始他们还和我们玩,但是当我领他们到我家里一看我们的房子那么破,出来后就不和我玩了”。
  在受访的流动儿童中,有189%的认为:“北京人不尊重人”,他们感到被歧视。
  高达755%的流动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感到被嘲笑和讽刺,首要原因是“我是外地人”,“知识太少”,“我家太穷”。如此朴素的语言中却折射出制度、文化以及经济差距给流动儿童带来的巨大影响。雷有光:《都市‘小村民’眼中的大世界--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社会认知的调查研究》,载《教育科学研究》,2004年第6期
  城市流动儿童长期处于社会边缘,内心感受着不平等的社会境况,容易产生对主流社会的消极心理。同时,他们又承受着父母生活方式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当他们被问及“你长大是否愿意过和父母一样的生活”这一问题时,高达782%的城市流动儿童选择“不愿意”。而不愿意的原因是“工作太累”、“挣钱太少”、“读书太少”等。有278%的孩子“不愿意”的原因是“父母被人瞧不起”,有些城市流动儿童这样说道:“我们家是卖菜的,很穷,但是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希望我能当官,既有权又有钱。”
  北京流动儿童的边缘化生存状况与心理感受是整个流动儿童群体的一个缩影,各地针对流动儿童的调查研究印证了这一点。而社会排斥所导致的边缘化生存不仅给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带来了很大障碍,而且对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流动儿童出现了种种文化失范和心理失衡的行为,他们情绪敏感而易于波动,社会认知较为褊狭,自信心偏低,自卑感较重,人格结构呈现出矛盾和冲突的状态。他们与城市人群疏离,对城市环境感觉隔膜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抵触,甚至出现逆反、抗拒等偏激的行为倾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