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许多社会学家预测,在21世纪,有两大因素将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个是美国的科技创新;另一个则是中国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与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中国的人口城镇化浪潮即已出现,并不断加速,大量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如火如荼,形成了全世界独一无二、蔚为壮观的“民工潮”。
  从20世纪末迄今,中国人口流动的大潮持续涌动,在新近的人口统计中,约有2亿多的人口属于流动人口的范畴。这些数量庞大的流动人口日益呈现出“家庭化”的特点,由此形成了一个数量同样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他们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之中,成为当今中国人口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一个显着特征。
  “流动儿童”的出现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社会学相关领域研究的一个热门的对象。对于这一群体,人们使用多种称谓予以标识,诸如“农民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民工子弟”、“外来打工者子女”等等,其中,“农民工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最为常见的称谓。现在许多社会科学文献则更倾向于将其称为“流动儿童”。本书也是使用这一称谓,将“农民工子女”或“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直接称为城市“流动儿童”。
  他们是一个怎样的群体?
  在我们看来,不论是称之为“农民工子女”、“流动人口子女”,抑或是名其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城市“流动儿童”都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他们是“流动人口”的子女。这里所谓“流动人口”,不仅仅是指他们生活状态的“流动性”特征,更主要是指他们社会身份地位的特征。城市流动人口主要是指“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人口”,也即是生活、居住在城市而不拥有城市户籍的人口。不论他们在城市生活的时间长短,也不管他们未来的生活意向如何,只要他们没有获得城市户籍,就属于“流动人口”的范畴。从这个意义上说,流动人口主要说明的是人们的社会身份,不论在现实情况下人们的生活是呈现流动状态还是定居的状态,只要他们没有获得城市户籍身份,就是“流动人口”。因此,“流动儿童”也属于这一社会范畴,他们与其父母的社会身份一样,生活在城市中,但并不属于具有城市户籍的人口。
  其二,他们的年龄大多在6~14岁之间,正处于国家规定的接受义务教育的学龄阶段。
  其三,流动儿童的父母大多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他们收入较低,且不稳定。他们大多居住在城乡结合的社区或基础设施相对较差的老旧社区,周边的生活环境、治安环境、教育环境都是城市中相对较差的,也就是说,流动儿童作为一个群体,整体上处于城市生活的底层与边缘。
  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的流动人口达到26亿人,其中的30%是处在学龄阶段的流动儿童。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人民网,2011年4月28日。这支近8000万人的流动儿童大军的存在,对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社会制度都提出了挑战,城市教育系统如何接纳他们并保障他们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各项权利?城市社会如何接纳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生活在“同一蓝天下”的快乐与幸福?而对流动儿童自身来说,如何主动地适应城市生活,勇敢地面对新生活新环境所带来的种种挑战;如何迅速摆脱原有生活习俗的羁绊,克服因城乡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种种“困境”,全面地融入城市社会;所有这些都是他们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是社会学相关领域追踪研究的热点问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