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第四章

  潼关仍在朝廷军手中,但战火正一天天向潼关逼近。
  
  哥舒翰统兵驻守潼关,并不是唐玄宗的本意,唐玄宗的目的是决战洛阳。哥舒翰却看重的是潼关易守难攻的形势和潼关存亡对长安安危的重要意义。
  
  哥舒翰军事经验丰富,并看重潼关的地理位置,不敢贸然轻进,因此,守住潼关却没有出关东向。
  
   安禄山叛军已处四面受围的形势,只要唐军守住潼关,阻止叛军西进,而后郭子仪统率的朔方军出井陉口,进入河北,切断叛军归路和后勤补给,或出东陉关直捣 范阳;各地勤王兵马四合,把叛军挤压在洛阳一带,叛军便成瓮中之鳖,有不战自溃的可能。而且以潼关的险要和哥舒翰的兵力,足以守住潼关。但是遗憾的是潼关 还是被叛军攻破了。
  
  战争从来就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有时不是被对方击败,而是自己打败自己。唐朝内部的矛盾和统治阶级之间的钩心斗角,使优势转化为劣势,有利转化为不利。原来,唐兵没有守关,而是出关迎敌,从而丧失了有利的条件。朝廷军为什么冒险走出潼关呢?
  
   起初,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知道安禄山反叛的阴谋,利用入朝的机会上奏唐玄宗。安思顺是安波注之子,安波注是安禄山养父安延偃的弟弟,因此与安禄山应该是名 义上的堂兄弟,虽然并没有实际上的血缘关系。安思顺此举颇有大义灭亲之义,实际上更有可能是洗刷自己,害怕日后被牵连。及至安禄山发动反叛,唐玄宗以安思 顺曾经举报过安禄山,所以不治他的罪。而哥舒翰平常与安禄山、安思顺有矛盾,派人携带伪造的安禄山给安思顺的信,在潼关城门擒获,献给朝廷,又陈述安思顺 七项大罪,要求玄宗杀掉安思顺。玄宗现在倚重哥舒翰,不能不接受哥舒翰的请求,将安思顺和他的弟弟安元贞处死,家属流放岭南。杨国忠知道安思顺无罪,但不 能相救,又由安思顺的下场想到自己,对哥舒翰的做派感到了畏惧。


  
  这时,天下都认为是杨国忠骄纵召乱,人人都对他恨之入骨。而 且, 安禄山起兵又以诛杨国忠为名,于是杀杨国忠以谢国人,用汉挫七国之计的想法便产生了。西汉景帝时,吴王刘濞操纵七个诸侯国反叛朝廷,他们提出“杀晁错,清 君侧”的口号,结果,汉景帝就杀了晁错,目的是让七国退兵。唐朝朝廷里有人想杀杨国忠,但苦于找不到机会。王思礼私下劝说哥舒翰,让他抗表请诛杨国忠,哥 舒翰不干。所谓“抗表”,就是上表朝廷,用强硬的态度提出要求。哥舒翰不愿接受这种要挟朝廷的办法。王思礼又请带三千人马,把杨国忠劫持过来,至潼关杀掉 他。哥舒翰更不许,他说:“那造反的就不是安禄山,而是我哥舒翰了,我不能承担这样的罪名。”
  
  有人告诫杨国忠:“现在朝廷重兵在哥舒翰手里,哥舒翰如果率军西指,要求皇上杀您,宰相岂不是很危险吗?”
  
   杨国忠听到这话很是害怕,他上奏唐玄宗:“潼关大军虽盛,却没有后继的军队,万一失守,京师安危令人担忧,请选三千监牧小儿,在苑中训练。”唐玄宗答应 了。这里的“小儿”不要理解成小孩子。当时在监牧、五坊和禁苑负责警卫的士兵,统称为“小儿”。监牧是皇家养马场;五坊是皇帝饲养猎鹰猎犬的官署,分雕、 鹘、鹞、鹰、狗五坊;禁苑,就是皇苑。这些地方都有卫士,这些卫士称“小儿”。
  
  杨国忠令李福德等人率领这支由“监牧小儿”组织 起 来的军队。李福德是杨国忠的亲信,剑南军将。另外又招募一万人屯守灞上,任亲信杜乾运为将,名为防御贼兵,实际上是防备哥舒翰。哥舒翰听说李福德在他背后 又安置一支人马,立刻感受到一种威胁,这哪是防御安禄山,分明是防备我哥舒翰呀!他担心受杨国忠谋害,上表请灞上守军隶属潼关。朝廷没有理由不答应,他哥 舒翰是前线总指挥,一切要听他的调遣。六月,哥舒翰召杜乾运到潼关,说有个重要的军事会议,但杜乾运一到,就找个借口把他杀了。杨国忠听说,更加不安。
  
   唐玄宗此时又得到一个情报,叛将崔乾祐在陕郡,只有不到四千人的兵力,皆羸弱不堪,又无防备。——这大概是安禄山使用的诱敌之计。唐玄宗便遣使催哥舒翰 出战,进兵收复陕郡和洛阳。哥舒翰上奏,说:“安禄山久习用兵,现在刚发动叛逆,岂能无备!这一定是用羸师作钓饵,引诱我出关,如果出兵,正掉进他的圈 套。而且贼兵远来,利在速战。官军据险以扼其进路,利在坚守。何况贼兵残虐百姓,失去人心,兵势日蹙,将发生内变,乘其内变,可不战而擒。我们的目的是成 功,不在乎时日的长短!现在各道征兵还大多没有会集,请暂且等待一下。”

  
  哥舒翰此说一语中的。当此之时,朝廷上下和哥舒翰幕府 中,皆有持战守不同意见者。哥舒翰的分析是有道理的,天下有识之士大多看到了这一局面。极善用兵的郭子仪和李光弼也向朝廷上言:“请引兵北取范阳,倾覆叛 军巢穴,把贼党的妻子作为人质,招降安禄山党羽,敌人一定内乱。潼关大军应该固守以逸待劳,拖住敌人,把他们拖得疲惫不堪,不可轻易出关交战。”无论是郭 子仪等人进军范阳,倾覆敌人巢穴,还是玄宗调集各地兵马会战洛阳,眼下都需要固守潼关。
  
  可杨国忠怀疑哥舒翰在谋害自己,极力主 张 哥舒翰出战。杨国忠告诉唐玄宗,安禄山没有防备,哥舒翰逗留不进,将会失去战机。唐玄宗虽然曾是一位英明果敢的人,但他过去经过的战斗不过是宫廷政变,实 际上他做了几十年太平天子,对眼前这样大规模的战争,他缺乏应对的经验。特别是东都失陷,令他有点儿惊惶失措。他迫切地想夺回东都,迫切地想与敌人在东都 决战,所以也不主张哥舒翰逗留潼关。他一次又一次地派中使督促哥舒翰出战。中使就是皇帝派出去执行任务的宦官,他们带的是皇帝的命令,谁敢不听?哥舒翰无 奈,抚胸恸哭,只好引兵出关。
  
  至德元载(756年)六月七月,朝廷军东出潼关百余里,与崔乾祐军相遇于灵宝县西塬,这里南边靠 山,北边是黄河,战场就在七十里长狭隘的道路,崔乾祐据险以待。第二天,朝廷军与崔乾祐军展开决战。崔乾祐将精兵埋伏在险要处,哥舒翰与毌良丘浮舟中流观 察军事形势,他们看到崔乾祐兵少,便催诸军前进。这时哥舒翰甚至怀疑起自己原来的判断,对叛军的力量和声势可能估计过高了,也许朝廷的情报更准确,想到此 他甚至对战事产生了一丝乐观情绪和某种胜利的幻想。
  
  王思礼等率精兵五万居前,庞忠等率十万人继后,哥舒翰又用三万人登黄河北岸 的 高地观望,鸣鼓以助军威。崔乾祐派出的士兵不到一万人,而且三三两两,散如列星,或疏或密,不成阵势,有的前进,有的后退,官军远望着叛军的阵容,都感到 好笑。崔乾祐整饬精兵,在那些散兵游勇般的士兵之后布阵。双方刚交手,前方的贼兵便倒旗做出要逃跑的样子,官军放松了警惕,不加防备。及至散兵退尽,片刻 间埋伏的精兵突然出现,他们登到高处,向下滚落木头、石块,砸死官军无数。道中狭窄,唐军士兵密集,枪槊都挥舞不开。
  
  哥舒翰以 马 驾毡车为前驱,想以战车冲击敌阵。此时已过中午,东风迅急猛烈,崔乾祐将几十辆草车堵塞在唐军毡车之前,纵火焚烧,火焰和烟气熏得官军士兵都睁不开眼睛, 以致自相杀戮。看到前面浓烟翻滚,兵士们以为贼兵在烟中,聚弓弩而射,直到日暮,箭射光了,才知道并无贼兵。崔乾祐命同罗精骑绕过南山,从朝廷军后尾发起 进攻,朝廷军首尾骇乱,不知所备,于是大败。朝廷军有的扔掉盔甲,逃窜藏匿到山谷间;有的互相拥挤掉进黄河淹死,叫喊声震天动地。
  
   这时,敌人的骑兵出现了。敌人以骑兵践踏官军——叛军的精骑又展示了雄威,朝廷军不少士兵死于马蹄之下。史书上描写叛军以骑兵践踏官军,用了“蹂躏”一 词,蹂躏的本义就是践踏,但这种践踏包含有任意凌辱、摧残的意义,骑兵又一次在战场上发挥了“坦克兵”的威力。官军后军见前军败退,都不战自溃,黄河北岸 高地上的兵士,看到前沿阵地上战败的场面,也纷纷逃散。
  
  哥舒翰也只好寻找求生之路,麾下数百骑兵跟着他奔逃,他们在首阳山西边 渡 过黄河入关。这时败兵如潮,潼关外有三条壕沟,都有两丈宽,一丈深,人马坠落其中,一会儿就把壕沟填满了。后来的人就踩着这些人过了壕沟,能够进入潼关的 士兵仅八千余人。六月九日,崔乾祐进攻潼关,城中守兵无多,叛军顺利入城。
  
  哥舒翰守不住潼关,来到关西驿,贴出告示,召集逃散 的 士兵,想重新夺回潼关。他手下的蕃将火拔归仁等人率一百多名骑兵包围了驿站。火拔归仁进来,告诉哥舒翰:“敌人马上要追上来,请老将军上马。”哥舒翰上马 出驿,火拔归仁率众将叩首于马前,劝哥舒翰说:“将军率二十万大兵,一战便全军覆没,有什么脸面再见皇上啊!而且军败必诛啊!您没有看到高仙芝、封常清的 下场吗?请您带我们东行,投降安禄山吧。”哥舒翰与安禄山是老对头,当然不同意,想下马。火拔归仁等人把哥舒翰的脚系在马肚子上,连那些不愿投降的将军 们,都捆起来挟持东行。迎面一支兵马,是贼将田乾真率军追上来,大家就跪地投降。
  
  他们都被送到洛阳。安禄山打破潼关,解除了眼 前 的困境,现在又看到老仇人成为自己的俘虏,洋洋得意,问哥舒翰:“你过去常常看不起我,现在服了吧?”哥舒翰拜伏在地,回答说:“臣肉眼不识圣人,现在天 下未平,李光弼在常山,李祗在东平,鲁炅在南阳,陛下如果不杀我,让我每人发一封信招降他们,不几天各地就会平定。”安禄山大喜,封哥舒翰为司空、同平章 事。而对火拔归仁说:“你这人背叛主人,不忠不义,该杀!”命令手下人把火拔归仁斩首示众。哥舒翰发信招降诸将,将军们不买账,都回信骂他,斥责他。安禄 山知道哥舒翰成了废物,就把他囚禁在苑中。
  
  潼关失陷后,河东、华阴、冯翊、上洛各郡防御使都弃城而走,各地守军皆逃散。
  
  潼关失守,战局立刻改观。安禄山绝处逢生,长安危在旦夕。
  
  固若金汤的潼关成为安禄山军长驱直入的通途。
  
   唐玄宗密切关注着潼关方面的形势,他知道一旦潼关失守,长安便向叛军敞开了大门。既然手中的几个王牌将军都不能挡住安禄山的进攻,下一步棋该怎么走呢? 剩下的要么就是坐守长安,等待各地勤王兵马的救援,但长安已无守城将士,坐守无异于束手就擒;要么就是弃城而走,那么走向何方?但他对潼关的险要和哥舒翰 的用兵心存侥幸,潼关的消息成为他最后的一线希望。
  
  那时军事报警的信号是烽火,边塞之地大约每隔三十里,设一处烽火报警点。每 天 初夜放烟一炬,称为平安火。唐代诗人姚合诗云:“沿边千里浑无事,唯见平安火入城。”“安史之乱”,特别是叛军占领了洛阳,所以在东、西两都之间,也启用 了烽火报警。只要在初夜时分,从前线一路传来的烽火正常燃起,就说明平安无虞。
  
  唐玄宗最关注的就是平安火,这天哥舒翰遣部下告 急,当晚平安火不至,一个不祥念头便涌上他的心头:潼关完了。这时他才真正产生恐惧之感,召宰相商议对策,宰相们的意见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为了保 证皇上的安全,车驾只能暂时离开长安“巡幸”——从京城逃出去,找个安全的地方避难。那么驾幸何地呢?杨国忠首先提出驾幸剑南以避贼。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置剑南东道,以在剑阁之南得名。剑阁,地名,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这里有大小剑山,山间有栈道,栈道也称阁道,所以称为剑 阁。那时全国分十道,当时的“道”为监察区,并无治所。至唐玄宗时,全国分十五道,剑南是其一,治所在益州,即今四川省会成都。
  
    在从关中入川的途中有剑门山,又叫梁山,东北、西南走向,长达七十多公里。主峰大剑山在今剑阁县北。剑门山七十二峰,峭壁中断,两崖相嵌,形似剑门,故 名。这里南齐置南安县,西魏改普安县,武则天时置剑门县,属普安郡。大剑山东有小剑山,大、小剑山峰峦连绵,重岭叠嶂,隘路如门,地势险要,为古代戍守要 地,有“剑门天下险”之称。西晋作家张载有一篇名文,称《剑阁铭》,说此地“一人荷戟,万夫趑趄”。三国时,诸葛亮在此主持凿设阁道,成为川陕间主要通 道。蜀将姜维曾退屯剑门以拒魏军的进攻。唐朝于此置关,名剑门关。李白《蜀道难》诗所描写的艰险的蜀道,就是指经此地自关中入蜀的道路。
  
  政府要迁到剑南东道去,七十多岁的唐玄宗皇帝,就得经行艰险的蜀道。
  
   看来唐玄宗对逃离长安,感到面子上过不去,对于幸蜀也有为难情绪,所以并没有立刻批准这一计划。杨国忠又召百官廷议——最好让皇上到剑南躲一躲,如果大 家觉得不妥,还可以想出别的办法吗?结果“众皆惶惧流涕,唯唯不对”——大家都唯唯诺诺,说什么都行,就是拿不出别的主意。这种时候,还让大家说什么好 呢?一想到要让皇上避蜀,走崎岖的山路,走比上青天还难的蜀道,颠沛流离,这让老臣们心里多难受啊!何况皇上驾幸剑南,我们这些老臣,我们的妻室儿女,我 们的国家、朝廷怎么办啊?于是大家就在朝堂上呜呜咽咽地流泪,无计可施。当天唐玄宗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这时长安已经人心大乱,士民惊扰奔走,不知所措,市里萧条。为了说动玄宗采纳幸蜀之议,杨国忠甚至派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入宫,劝说唐玄宗。
  
   大乱来临,人人自危,都在担心着个人的命运,各谋去就,也有人欲乘乱以逞己意。杨国忠的心理由最初的得意很快变成担忧,又进而变成恐惧。眼看官军抵挡不 住安禄山的铁蹄,万一朝廷要和安禄山讲和,或为了堵塞安禄山之口,舍卒保帅,那做替罪羔羊的除了自己,还会有谁呢?西汉时发生“七国之乱”,作乱的吴王刘 濞等人提出“清君侧”的口号,他们要杀晁错,汉景帝为了让叛乱者退兵,就杀了晁错。如果皇上无计可施时,也动了这个念头,岂不危险了吗!
  
  杨国忠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好在唐玄宗始终信任杨国忠,但朝廷中其他人就不得而知了。
  
   安禄山虽以诛杨国忠为名兴兵,而杨国忠却没有想到安禄山进军如此迅速,他甚至幻想安禄山会被部下所杀,叛军不战自乱。及至安禄山陷洛阳,寇潼关,他深感 情况不妙。落入安禄山之手,被杀自是无疑,而平日里在朝中不孚众望,仅凭贵戚身份得皇上宠幸,得罪不少人,不能不防备会有人乘乱下手。实际上,龙武大将军 陈玄礼就“欲于城中诛杨国忠”,也有人劝哥舒翰,要求朝廷诛杨国忠。

  
  正如有人替杨国忠所分析的那样,“今朝廷重兵尽在(哥舒) 翰 手,翰若援旗西指,于公岂不危哉!”在“天下以杨国忠骄纵召乱”的舆论越来越强烈之时,他不能不产生性命之虞。现在他一方面极力开脱自己的罪责,一面极力 劝说玄宗幸蜀,那是他的老巢,也是他的退路。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剑南大军区的司令员,那里安插的都是他的亲信,他虽然不在剑南,但在剑南的那些僚佐 都是他任用的。“自以身领剑南,闻安禄山反,即令副使崔圆阴具储偫,以备有急投之。”——悄悄准备资粮器具,情况紧急时便逃奔蜀中。
  
   第二天,百官入朝者不到十之一二,唐玄宗决定西幸。但他深知此行关乎长安局势,因此放风要御驾亲征,虽然他知道也不会有人相信,因为没有可用之兵,皇帝 亲征岂不是空话?但需要制造一种假象。他派京兆尹魏方进为御史大夫,兼置顿使。置顿使是安排皇帝出行途中食宿的临时职务。魏方进安排入蜀途中事宜,声称剑 南节度大使颍王李璬将要亲赴剑南道,令剑南道作接应准备。玄宗自己当夜移幸大明宫,以便于次早出城。当晚,命陈玄礼整顿六军,厚赐钱帛,选取闲厩马九百余 匹,作逃离长安的安排。

  
  唐玄宗所以决定幸蜀,是由蜀中的各种有利条件决定的。首先,朝廷弃城而去,叛军有可能追赶流亡的朝廷, 蜀 道艰险,有剑门关险要的隘口,少量兵马足以阻止叛军的追击;其次,蜀中富庶,逃至成都可以过上一种优裕的生活;再次,成都是一个盆地,四围皆高山峻岭,远 离各敌对政权的侵扰,比较安全。剑南又是十大军区之一,“剑南节度西抗吐蕃,南抚蛮獠”,统天宝、平戎等六军,屯益、翼等十三州,“治益州,兵三万九百 人”,杨国忠兼任这个大军区的司令长官——剑南节度使。有这样的军力,朝廷的安全没有问题;第四,从成都东下,还可走长江水道,再北上中原。就像杜甫诗中 所说的:“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有回旋的余地。这些条件决定幸蜀比往其他几个方向逃命要好,比如经河西走廊逃到西域去,或出蓝关逃到襄阳去 等等。所以唐玄宗幸蜀应该是经过三思的。
  
  当然“幸蜀”也是杨国忠迫切希望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