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第四章
-
周棠季拿出一份清单递给刘晏说:“下官作了统计,冲毁的农田二千顷,这里面最肥沃之地绝大多数又是有钱人家之田,我已把这些人田地拥有者拉出了一个清单,请大人过目。”
“这名单很是详细,想必周县丞是早早就有了治河之意,这些除了有主之田外,黄河泛滥之后怕是会有一新淤出的田吧?”刘晏问道。
“大约要在二千顷左右吧,这个下官也派人做了统计。”连万强回答。
刘晏对周、连二人的回答很是满意。
“两位对温县事务如此上心,此灾情缓解指日可待了,这些有户之田,如果收些银两,倒是个非常好的主意,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是收取多少合适?”刘晏用征询的目光看着连万强。
“亩田五十贯至百贯,上好田可能还要高。”连万强回答说。
“我看黄河大堤内洪水冲毁的农田,每亩收二十贯赎田钱应该是可行的,千顷田可收钱二十万贯;退水后新淤出之田归朝廷所有,如以千顷计算,一亩收五贯,又可以筹资五千贯,有了这些钱,加上朝廷派下来的,都用于修筑黄河大堤,可保大堤稳固。
大家对刘晏的提议不禁点头称是,心里想:“刘大人不愧是神童,这脑子就是好使。”
经过一番讨论,由连万强起草了一个方案,刘晏安排道:
周棠季带几个人负责赈灾粮的发放。
连万强带几个人并领乡里正,在重灾区及重要路口建义粥棚,鼓励富商捐粮,粥棚只对妇女老幼,成年男丁去河道修堤,以工领粮。
修堤由主簿张武负责召集人力,务必在河讯之前抢修。
文吏刘兴负责收缴冲毁田地返修款。按刚才讨论款项收去。
刘晏分派好各自分工,命连万强起草一份告民说,说明朝廷赈灾决心,以阻饥民再次流落他乡,然后将布告贴到县城各主要路口,并派专人解释。
县衙的救灾政策张榜后,立即就轰动了整个温县县城,百姓们像过年一样,奔走相告。
定点设置的粥棚旁,老弱妇孺排着长队等候领粥。这些人不用再奔走他乡去讨饭。刘晏成了他们的救命恩人。
大堤已近竣工,温县的乡绅们倡议在大堤上立块石碑,将县令刘晏刘大人倡导的以工代赈修筑黄河大堤的丰功伟绩刻之于石以传后世。大家一致推举药商王树威牵头,负责这件事情。王树威来到县衙找县丞周棠季商议此事。
“周大人,温县之百姓深感刘大人修堤之德,众乡绅提议大堤竣工后,在堤上为刘大人立块石碑以传后世。大家推举小人来征求大人您的意见!”王树威对县丞周棠季说。
“立碑之事我早有耳闻,既然是百姓们的意愿,我也很赞同,但这件事一定要悄悄地进行,先不要让刘大人知道,刘大人是一个好官,他只图为老百姓办事,从不 计较个人的名利得失,要是他知道了,肯定要制止的,等到大堤竣工石碑立起来之后,则就是木已成舟、众望所归,他就是想制止百姓恐怕也不依。”周季棠说。
王树威说:“是啊,我们也是担心刘晏刘大人不同意,所以才悄悄地和周大人商量此事,找一个万全之策,你看我们这样做行不行?”说着王树威在周棠季耳边说起来。
一个月后,温县的黄河大堤上,扎起了高大的彩门,龙灯队、狮子队、锣鼓队、秧歌队整装待发,只等县令刘晏到场,庆祝活动即便开始,不知谁喊了一声:“刘大人来了,刘大人来了!”
顷刻间,锣鼓敲响,龙灯起舞,狮子滚起了绣球,秧歌也一摇一摆地扭起来,大堤上如同过节一样顿时热闹起来。
刘晏看到竣工的大堤,兴高采烈的百姓,内心十分安慰。自到温县上任以来,要做的事情是千头万绪,修筑黄河大堤可谓是重中之重,今天,这件事总算是办成了,而且还办得如此的顺利,他怎么能不高兴呢?
这时王树威和众乡绅拥着刘晏来到一个新立的碑前,周棠季高声念起来:
晏公堤
大唐天宝十年,黄河涨水,温县段溃口,冲毁村庄四十有八,冲毁良田一千五百余顷,二百七十六条生命葬身鱼腹。新署县令刘大人,讳晏,率温县之百姓以工代赈,既活一方之百姓,又筑此坚固大堤,惠及当代,福荫子孙。
特立此碑以传后世。
温县乡绅、百姓:大唐天宝十年立
晏公堤,刘晏听着周棠季声情并茂的诵读以及百姓的欢呼声,眼角有些湿润了,一股暖流在他心里流动着。
春去春归,燕子飞来温县一年又一年。不知不觉刘晏又在温县任职了几年。
由于他的政绩与名声,有一天唐玄宗终于想起了刘晏这个自己亲自从曹州带出来的神童,唐玄宗任刘晏为侍御史。
唐御史台内设有三院,即台院、殿院、察院,分别由侍御史(从六品下)、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监察御史(正八品上)居其职,合称“三院御史”。侍御史 属台院。唐侍御史六人,掌纠举弹劾百僚,推鞫狱讼、知公廨等杂事。所谓推鞫狱讼,是指对被告发官员进行审理,主要是“制狱”,即皇帝亲自命令办理的案子。 弹劾指按朝廷行政法规指控官员的不法行为。知公廨杂事是指处理台内日常杂务。这一职务一般由资格较老的人担任,称为“杂端”,殿中监察职掌进名、迁改及令 史考第,台内一切事务由他专决,所以也称为“台端”。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以侍御史直接处理台内事务,“杂端”的权力 就 减少了。殿中侍御史九人,从七品下,《大唐六典》:“殿中侍御史,掌殿廷供奉之仪式。每朝,与侍御史随仗入,位在中丞下,给事中、中书舍人后。”意思是说 在朝廷的重大典礼活动中,负责纠察殿廷供奉仪式,包括典礼的服饰、祭祀和皇帝巡省的大驾卤簿及一应文物的准备情况。监察御史十五人,正八品下,主要任务是 分察百僚,凡狱讼、军戎、祭祀、营作、太府出纳诸事并加监察。兼管朝堂左右厢及百司纲目。《大唐六典》说:“开元七年三月敕,并令随仗而入,不得供奉,位 在尚书员外郎后。”
唐代分全国为十道,派监察御史巡按,每道以判官二人为助手,若事务繁忙时则加支使。其任务有六:一、察官员 善 恶;二、察户口流散,籍账隐没,赋役不均;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业,为私蠹害;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迹,应时用 者;六、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此外,凡打胜仗时对将士论功行赏,以及对屯田、铸钱、岭南、黔府官员的选补,也视功过纠察。开元中,兼 巡传驿,至二十五年(737年),以监察御史检校两京馆驿。代宗大历十四年(779年),两京以御史一人知馆驿,号馆驿使。监察御史还分察尚书省六部,德 宗兴元元年(784年),以第一人察吏部、礼部,兼监察使;第二人察兵部、工部,兼馆驿使;第三人察户部、刑部。岁终评议殿最。
三院御史共司监察,又各有侧重,构成一个严密的监察体系,被封建王朝用来监视百官,为巩固专制皇权服务,所以他们被称为“人君耳目”。新旧《唐书•酷吏 传》中所写的酷吏,很多是御史台官员或曾在御史台任过职的官员。特别是武后统治时期,其酷吏政治的推行是与御史台的加强分不开的。
唐代以御史纠弹百官,唐太宗时期,为了鼓励御史讲话,凡纠弹失真,也不予追究。开元十四年(726年)以后,宰相以御史权重,建议弹奏先白中丞、大夫, 复通状中书、门下,然后得奏,这样,御史纠弹的正确与否便受到三省的制约。所以《旧唐书•职官志》在谈到仆射的职掌时说:“御史纠劾不当,兼得弹之。” 《新唐书•百官志》也说:左右丞“掌辩六官之仪,纠正省内,劾御史举不当者”。这说明御史的弹劾制度已逐渐完善了。
唐代御史品 秩 并不高,但职位却很清要。《唐会要》卷六〇“侍御史”条记载武德时,李素立丁忧,按规定应当免除官职,归家守孝,但唐高祖李渊特敕有司“夺情”(即免于守 制),授予七品官。主管部门拟授雍州(首都所在地)司录参军,李渊认为“此官要而不清”。又拟授秘书郎,李渊又说:“此官清而不要。”后来改授侍御史,李 渊才满意。从此一例,足以说明御史地位之重要。正因如此,唐代御史的选拔都比较严格,一旦身居其位,迁转也比较迅速。《新唐书•选举志下》记载唐宪宗元和 年间,规定官员考迁的办法,一般是四考或五考,最少也要三考(每年一考)才予以改迁,但侍御史只要13个月,殿中侍御史18个月,监察御史25个月就可改 迁。
但刘晏受命此时,唐王朝正是口蜜腹剑的李林甫受宠的时代,奸相杨国忠又在借杨贵妃受宠而爬上副宰臣地位,唐玄宗由明君正踏上昏主之途,长安兴庆宫里再不是既“兴”又“庆”,而是日益腐败,权奸当道,陷害忠良,冤案迭起,宦官结党。大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的危机之中。
当刘晏要离开温县升迁侍御史时,温县百姓仍以他们最纯朴之心来对待他们心目中带给他们幸福的好官刻石立碑颂德:“曹州南华刘公士安,海内望族,人伦德 范,天下贤良,扬于四海。八岁敬书东岳,谓之神童,入仕正字,览书万卷,且兼宏略。清廉自正,精励勤职,图艰思易,为民造福。当刻石以传,模范永垂。”有 史记载:“天宝中,(刘晏)累调夏令,未尝督赋,而输无通期。举贤良方正,补温令,所至有惠利可纪,民皆刻石以传。再迁侍御史。”
“刻石以传”的具体记述已无从查考,但举贤良方正如数向国家输交税赋,从来没有欠缺或是超期确是事实。看来,他决不是不顾老百姓死活地逼命催交,否则,“草民”也不会刻石记颂。
“再迁侍御史”也说明刘晏自身公正廉洁、俭朴、勤奋、守法执法,敢为民做主。侍御史就是谏官,朝廷选拔刚正不阿的官员充任,秉公执法,进行督察,据实可 弹劾百官。头戴高五寸的执法帽,可以当着皇帝的面亲读弹劾文进行弹劾,维护纲纪,整贪肃污。可惜史料没有记述刘晏这方面的作为。可能是当时奸相李林甫当 任,刘晏也只能是拍拍“苍蝇”,难打“老虎”,治下而不可犯上。不久,爆发了“安史之乱”,一场浩劫自天而降,无情地粉碎了大唐王朝的开元天宝盛世。唐玄 宗被迫走下历史舞台而抱憾终生,也急速地把刘晏推进战火之中,推上拯救复兴大唐王朝的历史舞台。不过要说明的是,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时,刘晏一直在朝 中任侍御史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