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语言沟通:改变人生的声音密码 > 第 9 章 自己要知道自己有多大的份量
第1节 典型事例一:假博学出洋相

从前,魏地有个人,素以博学多识而著称。很多奇物古玩,据说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器具,并且解说得头头是道,大家都很佩服他,他自己也常常引以为自豪。

一天,他去河边散步,不小心踢到一件硬东西,把脚也碰痛了。他恨恨地一边揉脚一边四下张望,原来是一件铜器。他顿时忘了脚疼,拾起来细细察看。这件铜器的形状像一个酒杯,两边还各有一个孔,上面刻的花纹光彩夺口,俨然是一件珍稀的古董。

魏人得了这样的宝贝非常高兴,决定大宴宾客庆贺一番。他摆下酒席,请来了众多亲朋好友,对大家说:“我最近得到一个夏商时期的器物,现在拿出来让大伙儿赏玩赏玩。”于是他小心地将那铜器取出,斟满了酒,敬献给各位宾客。大家看了又看,摸了又摸,都装出懂行的样子交口称赞不已,恭喜主人得了一件宝物。可是宾主欢饮还不到一轮,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有个从仇山来的人一见到魏人用来盛酒的铜器,就惊愕地问:“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东西?这是一个铜护裆,是角抵的人用来保护生殖器的。”这一来,举座哗然,魏人羞愧万分,立刻把铜器扔了,不敢再看一眼。

无独有偶。楚邱地方有个文人,其博学多识的名声并不亚于魏人。一天,他得了一个形状像马的古物,造得十分精致,颈毛与尾巴俱全,只是背部有个洞。楚邱文人怎么也想不出它究竟是干什么用的,就到处打听,可是问遍了街坊远近许多人,都没一个人认识这是什么东西。只有一个号称见多识广、学识渊博的人听到消息后找上门来,研究了一番这古物,然后慢条斯理地说:“古代有犀牛形状的酒杯,也有大象形状的酒杯,这个东西大概是马形酒杯吧?”楚邱文人一听大喜,把它装进匣子收藏起来,每当设宴款待贵客时,就拿出来盛酒。

有一次,仇山人偶然经过这个楚邱文人家,看到他用这个东西盛酒,便惊愕地说:“你从什么地方得到的这个东西?这是尿壶呀,也就是那些贵妇人所说的‘兽子’,怎么可以用来作酒杯呢?”楚邱文人听了这话,脸噌地一下红到了耳朵根,羞惭得恨不得立刻在地上挖个洞钻进去,赶紧把那古物扔得远远的,像魏人一样不敢再看。世上的人为此全都嘲笑他。(摘编自《中国寓言故事大全》)

[案例分析]:

社会上有很多南郭先生一样的人,明明不学无术,却偏要装作博学多识的人,最终只能自欺欺人,出尽洋相。这样的人,往往是口才比较好、满嘴都是油的人,在没有事实出现的情况下,他们一个个都好像是雄辩家、也都是渊博的学者,他们的人生中从来都没有“不知道、不清楚”这个词,俨然把自己放在了一部世界百科全书的位置上,对于他们知道的事情,他们往往会添油加醋地叙述一番,自己不知道的也会东拉西扯地说上一通,非得把你唬住不可。

我们应该好好地想一想,虽然故事中的事情有些夸张,我们一般也不会遇到;但同样性质的事情,例如,你的同事、你的孩子,他们问你一个新名词,如什么叫“愿境”,什么是“拉尼娜”现象等的事情时,如果你真的不清楚、不知道,你是说不清楚并和他们一块把这个名词或者是事情解决了吗?没有,往往我们做的是东拉西扯地说上一通自己的看法,然后心情很满意地看着“询问者”离去。这完全是一种不知道自己有多大份量的做法,这样做的后果只能是让自己越来越无知,而且是无知的狂妄。而且这种无知的狂妄还会传染,让询问我们的人也养成这样的无知而又装做清楚的习惯。坏习惯往往是会传染的。

我们有多大份量就施放出多大的能量,自己能知道多少就说出多少,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与现象最好勇敢地说出“不知道”并尽快去了解这个自己“不知道”的情况,这样,自己的份量才会不断增加,自己也才能不断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敬,否则,我们只会得到他人“装模作样”的咒骂。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