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节 解决温饱是稳定的基础
-
到了西北,左宗棠发现西北三省新疆、陕西、甘肃老百姓太穷了。甘肃地区的“及笄之女且无襦裤,犹如昔时”、“老弱妇女多不蔽体”。身为草根的左宗棠看后非常伤心,亲自动笔,在同治十年写下《札陕甘各州县试种稻谷桑棉》布告,大力推广蚕桑棉植业,保证百姓穿衣问题。
为此,他批评地方官“教而不先之以富,则执衣食不足之民绳之以法,为上者亦大不仁”。并提出,国家如果想安定必须首先解决人民的衣食问题,之后广开富民之源,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康。由于西北地区贫困已久,许多地方官对此颇为不屑,并说西北不利于养桑。左宗棠则从历史角度向他们说明,早在《诗经》中就有《豳风》讴歌女桑,怎么能说西北不利于养桑呢?
陕西关中地区很适合种棉桑。当然,左宗棠也承认,西北地区的气候植桑肯定不如东南。但是,这要分地区,有的地区适合那就要种。“地育万物,草木亦既繁生,断无处处不宜之理。”后来,左宗棠找到了志同道合者,那就是陕西巡抚谭钟麟。1873年谭巡抚写了《蚕桑辑要》一书,左宗棠认真读后非常高兴。
二人经过详谈,决定首先要去除陕西地方官员的懒惰思想。地方官员们常以风土不宜为说辞,消极怠工,宁可让老百姓做“冻鬼”也不愿意开展工作。所以,必须调动地方官员的积极性。同时告诉他们,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而非显而易见的政绩工程,必须持之以恒,五年后就可显现好处,半途而废万万不可。
为了带动地方官,左宗棠亲自种桑树并且告诉好朋友、手下等人全都没事儿的时候去种桑树。桑树只要有块儿地方就能种,它对土地要求并不严格,在屋旁、院内、沟渠都可。在他的带动下,地方官员们开始主动起来,为此,还发生了一件趣事。紫荆关转运分局的翟良份为了使当地州县可以多种桑树,竟然擅自截留桑秧留给当地。左宗棠知道后又气又高兴,为此,口头批评之后称他为好人。
左宗棠收复新疆后,还惦记着陕甘地区种桑树的情况,派人点查情况,统计结果为种植桑树80.6万多株。经过农业专家检验,其质量不比浙江差。为此,左宗棠决定在新疆地区也如法炮制。明代,西北地区的桑棉其实很发达,但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当地的种桑养蚕丝织技术几近失传。为此,左宗棠急调浙江人才入西北教授技术。浙江祝应焘带领湖州六十多名工匠,带着桑树种子、蚕种、各类工具西来,并在此开办了蚕织局务。
那么,左宗棠和后任的湘藉官员们的成绩如何呢?我们不妨看看宣统三年的一份调查。
1. 阗州。桑树100万株;每年销往英俄二国茧27万斤,值银七万余两;丝约8万斤,值银1.25万两;和田、洛浦、于阗、莎车属之皮山共有织户1200家,所织夏夷绸,岁3万余匹,供本地回人使用。
2. 莎车年产茧3万斤。
3. 叶城年产茧10余万斤,丝1.3万多斤。
4. 皮山尤富,前六年(光绪三十二年)茧额不足7万斤,第二年增加三倍,第三年增加五倍以上。百姓争相种桑养蚕。据不完全统计,清未新疆年产丝由过去30万斤增至70万斤。英俄商人贩茧出境者,每年达到150万斤左右。
而这还仅仅是新疆的统计数字。
陕甘地区在明代同样是产棉区,但是到了同治年间,甘肃仅有高台县等少数地区还种棉花。为此,左宗棠从军费中购买了棉种数十万斤,免费发往各地。1878年在皋兰县学署设置纺织局,教授妇女纺线织布。
徐学功镇守的绥来,经过军屯,每年可以收获稻谷四五十万斤。参赞大臣锡纶驻扎的北山边隘和巴尔鲁克山可以收粮万石。
左宗棠在西北五省的屯田业绩非常良好,结果引来了清廷的注意。
以前新疆的年纳米粟在和平时期仅14.3万石。但1878年重新开始征税当年就有25.3万石,1878年26.2万石,1880年34.7万石。
除了以上之外,左氏对于畜牧业也非常重视。1876年左宗棠从自己的养廉银中拨出6826两银子购买种羊发给皋兰等地牧民。在河西地区大规模推广养羊政策,并要求三年内还回向政府借贷的本金。其后为了扶持灾民,他又拨款2万两、衣被1万套帮助百姓过冬。在西安又拨银2000两,一半发给兵丁,一半发给当地贫民买羊放牧。
稳定之后自然就要发展,通过上述举措,陕甘地区的大部分百姓得以生存,这也为日后的发展夯实了基础。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