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第一章

  说起借用半间工具房做新房的人,团河农场二大队二中队还有一个二劳改,叫齐民新。叫快了,就有人叫他“气迷心”,也有人干脆叫他“气门芯”(气门芯是自行车车胎的进气阀)。
  
  齐民新是河北省霸县农村人,30多岁了,大个儿,进劳改队已经十几年,却一直是个二级工。叫他“气迷心”,只是和他的姓名音近,其实他一点儿也不气迷心,为人憨厚,从来不跟人吵架,办事儿也有主意得很。
  
  说他办事儿有主意,也是他自己以为有主意,其实并不一定行得通。别人进公安局,都是抓进来的,只有他是自己“申请教养”的。
  
  他原来在北京大学印刷厂当临时工,不是什么技术人员,而是干跟车送货跑外这一类力气活儿的杂工。
  
  他父母双亡,又没娶妻,家里只有空房一座,自己觉得在印刷厂干得不错,领导对他也挺信任的,就惦记着把户口迁到北京来,长期做北京人。1958年,他也没跟厂里商量,趁一次回家的机会,把三间房屋和所有的东西全都卖了,到乡里把户口关系迁了出来,回北京就去报户口。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却振振有词,说是他在北京有工作,何况公民有迁徙自由。接连几次吵闹,把派出所的民警搞烦了。正好那时候北京市公安局也搞抓人“大跃进”,规定每个民警每月要抓多少个坏人,定额还挺高的,任务难于完成。既然“气迷心”一定要报北京户口,派出所的民警干脆就寻他开心了。于是就告诉他说:你要想报上北京户口,除非申请劳动教养。“气迷心”问什么叫“劳动教养”,那民警说:劳动教养是一种“安置就业”的方法,劳教期间,不但管吃管住,还有工资。劳教结束,就安置就业,而且是永久的北京户口。“气迷心”信以为真,果然自己写了一张“劳动教养申请书”,终于以“无理取闹”的教养理由被收容教养了。
  
  进了劳教收容所,方才知道劳动教养是怎么一回事儿,特别是分配到延庆钢铁厂干活儿以后,劳动强度挺大的,却没有一分钱工资,可是懊悔已经晚了。后来几经辗转,解除教养以后,被分配来团河农场当一名就业工人,任务是种葡萄。活茬儿自己并不熟,工资也不高。好在有一项并不假,自从进了劳教所,户口果然是北京的了。只是几年过去,如今年已30开外,家没有了,老婆也耽误了,落得孑然一身,总不是个事儿。思来想去,第一件事情,就是先要讨个老婆。可像他这样一个月只挣365元、连住房都没有的人,北京姑娘,谁肯嫁他呢?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