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改变人生从读书开始
-
曾国藩语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化气质。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同治八年(1869)的一天,在直隶总督衙署内,莲池书院的学子们正静候他们的“精神偶像”——大清的“再造功臣”曾国藩前来讲述他那炫目耀眼的传奇人生,看是否能学点为人处世、成就事业之道。然而,出乎意料的是,曾国藩既不讲其赖以发迹的军事斗争经验,也不讲其平时津津乐道的吏治方略,却大谈义理、考据、词章、经济四大学问,号召学子们
立志读书,以此来改变人生命运。这次讲话后来被曾国藩整理成名篇《劝学篇示直隶士子》,可以说是他毫不吝惜的人生总结:草根阶层要想改变命运须从读书开始。
曾国藩出生于嘉庆十六年(1811),是典型的草根家庭出身。他的家乡——湖南长沙府湘乡县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娄底双峰荷叶镇天坪村)是一个舆图不载、史籍无名的偏远山村,没有人杰地灵可资炫耀,也没有物华天宝可供消费,更没有朝发夕至的舟车之利。曾家世代以农为业,家世微薄。自明代开始,曾家即使偶有读书人,也总与功名无缘,算是典型
的“寒门冷籍”了。尽管几百年来曾家无人博得功名,但依然书声琅琅,耕读传家,立志跨入书香门第的愿望代代相传。
曾国藩出生时,曾家是农家,同时兼做些小生意,家境稍富。在曾国藩的人生规划上,他有可能成为像祖父一样懂得开源节流的农民;也有可能扩大与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婆家的贩纸生意,成为走南闯北的商人;还可能另辟路径,成为戏子、补锅匠、竹篾匠……但曾祖父曾竟希的神奇梦境将曾国藩推向了读书一途。据说,曾国藩出生前,曾竟希梦见一条巨蟒绕
宅良久,最后竟登堂入室,在祖屋悬梁倚柱,如入巢穴。老人惊惶不已,正准备驱赶,巨蟒倏忽不见,随后一阵嘹亮的哭声把他从梦中惊醒,原来他的曾孙呱呱坠地了。喜好听戏的曾竟希自然知道唐朝名将郭子仪蟒蛇投胎的故事,蟒龙降生,那是天赐的“超人”、“名相”,有大福大贵之相。这个倔强的老人认定曾孙将来必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并嘱咐家人好生培养。其实所谓天赋异象不过是后人的一种穿凿附会,古今中外绝大多数名人降生时都被父辈冠以神话,皇帝都是真龙天子,皇后个个凤凰转世,文臣是太白星下界,武将是白虎星下凡,转世说比比皆是,本意不过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曾竟希也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罢了。在时人看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乡野村夫要进入金銮殿,吃皇粮,
主要途径便是读书。所以,读书与科举几乎成为曾国藩与生俱来的使命。
人人都知读书好,宋真宗赵恒的《劝学诗》曰:“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无车毋须恨,书中有马多如簇。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男儿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读六经。”通过读书博取功名,有了功名就有了一切。可读书科举是无数场财力、体力和智力的综合实力竞赛,有经济能力还得家里有块
会读书的好材料。湘乡白杨坪偌大一个地方却难觅到一个秀才。官家子弟多骄奢,颐指气使,不肯实干;富家子弟多淫逸,耽于享乐,难于振作;农家子弟常狭隘,见难即退,罕见实效;耕读之家的子弟既懂生活之艰辛,又有锐意向上的智慧和勇气,他们往往更有志向。但志向往往不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正确的、积极的志向,不仅需要外界的引导,还需要有个人的顿悟。曾国藩立志通过读书,摆脱家族的固有职业,挤入上流社会的这种想法,是在曾家这种勤劳质朴、积极向上的耕读环境中陶冶、培养和萌发起来的。曾国藩父祖两辈人决意让子弟读书做官的情结,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人生走向,几乎决定了他前三十年的人生志向和道路。
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字玉屏,早年游玩无度,放荡不羁,常骑马至湘潭县易俗河一带与一些游惰子弟征逐嬉戏,差点将家产挥霍殆尽。后来,他无意间听到族中长辈讥讽自己是不学无术的败家子,幡然悔悟,决定痛改前非,带领家人起早贪黑,开荒辟林,赚下了近百亩家业,也算得上是白杨坪的富户了。曾国藩父亲曾麟书出生时,家里已经雇起了两个长工。
据说,曾家对科举的重视还源起于一场失败的官司。曾家在大界里的宅基地因为多年未曾打理,早被当地一位刘姓秀才据为己有。曾星冈气不过,决定与刘家对簿公堂。刘秀才妙笔生花,曾星冈却大字不识几个,只得找来了一位老秀才为自己代笔。由于润笔费不足,老秀才曲解事实,成了刘秀才的帮凶。曾家赔了宅基地,又折耗官司费,还丢了颜面。刘秀才放出狠话来:“秀才可是有功名、有身份的人,连县太爷对我都得礼让三分,一个农民还想跟我斗!”曾星冈又气又恼,立志排除万难也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曾星冈有三个儿子,长子曾麟书,次子曾上台,幼子曾骥云。为了节省开支,曾星冈不顾家人劝阻辞掉了两名长工,托人在长沙雇了位六十岁的老秀才,专教儿子们习字识文。自此以后,曾家有了“子曰诗云”的琅琅读书声。只可惜曾麟书虽然勤奋,却天分不高,怎么也体悟不到八股文的神髓,曾星冈渐渐对长子失去信心。幼子曾骥云更不是读书的材料,曾星冈早就对他十分失望。待曾国藩出生时,曾星冈把所有的希望都落在了这位长孙身上。
鉴于早年生活有失检点,曾星冈着意培养勤俭的家风,为儿孙树立榜样。他是一位严肃而勤劳的家长,连祖母也怕他三分,家人对他更是屏息以听。曾家“男要耕读,女须纺织”,绝不允许懈怠。晨起而作,日暮则息,每日早起晚睡,辛劳不辍。曾国藩的幼年便是在祖母的纺车旁度过的,眼之所见,是辛勤劳作的身影;耳之所听,是勤俭持家的训诫,后来
读书自然也要以勤劳戒惰、力争上游为目标。
曾国藩十分仰慕祖父,认为其祖父雄韬伟略,是非常之才,只可惜没有机遇让他一展抱负,遂致默默地终老山林,自然时时处处以祖父为榜样。曾星冈虽不懂得国有倔臣不亡国的道理,却懂得家有倔子不败家的第一章出世篇:穷且益坚,不坠青云志故训,常教导孙儿:“男儿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必须有倔强之气。”“倔强之气”就是湖南人的个性“霸得蛮”,为了达到目的,豁出去拼死命干,不达目的不罢休。读书做人若“霸不得蛮”将会徒费光阴,一事无成。曾星冈严格要求子孙家人,努力实行八件事:早、扫、考、书、蔬、鱼、猪、宝,即读书、种菜、养鱼、喂猪、早起、扫屋、祭祖、睦邻。同时要疏远五种人:看风水的、算命的、医生、和尚、巫道。这疏远的五种人属于下九流,避免与他们接触,自然是希望子孙们免受其影响,沦为下流。后来,曾国藩常以此言与子弟共勉,还将祖父治家的方法顺序调整,将“书”置于首位,总结为“八字诀”:书、蔬、鱼、猪、早、扫、考、宝,并将此传之后世。这说明“书”在曾国藩人生之中的重要性。曾家对功名追求的急切坚韧,成为了曾国藩当时发奋苦学的动力。
曾国藩选择读书做官的志向,父亲曾麟书的引导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号竹亭,自知才智平庸,无望跻身仕途,又常在稠人广坐时被父亲责罚,自觉得憋屈难受,却只能隐忍不发,暗地里却更加发愤,将光大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儿子们身上。曾麟书共育五子:曾国藩、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但曾国藩比弟弟们年长不少,父
亲大多数时间以他一个人为教授对象。曾麟书亲自执教儿子,言传身教,一丝不苟,有时几近苛刻,急切之心情可见一斑。曾国藩的母亲江氏却生性乐观,常笑语劝解:我们家子女多,一人读书,一人耕作,一人经商,内有我,外有儿子,你还担心什么贫困!但曾麟书却极不赞成,认为耕作、经商会误了儿子们的前程,唯有读书当官一途,无需受穷困之苦,还可受人敬仰。
曾麟书很重视启蒙教育,因为这是培养兴趣和自信的关键一步。曾麟书知道自己读书天分有限,但他善于运用那个时代所有私塾通行的呆办法,以熟记硬背为手段,以博取功名为宗旨。但笨办法、呆办法往往就是好办法。据曾国藩回忆道:曾麟书每天从早到晚不停地督促,不论睡在床上,还是走在路上,他都要考一考儿子的功课,今天考昨天的功课,反复
如此,一定要其子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他才满意。也许这个办法实在呆笨,曾麟书还带着些许自嘲对曾国藩说:正因为我钝拙,所以训告你们愚钝者时才不以为烦苦。这其实就是一个磨练人意志的过程。
曾麟书的读书方法虽笨,但也不乏远见卓识,如他强调读书贵在专一,心有旁骛,则学业不精;作文宜避开愁苦字句,多用吉祥语,使人一见便有“和平畅快,令人可爱”的情感;幼儿教学从诗论入门,心必粗,从八股入门,心乃细,强调八股文字,是朝廷不变之法;教和读不可求速效,循循善诱,教之有常,自然有效,有心向学,业必成……这些道理和方法,在曾国藩幼小的心灵里开启了智慧的殿堂,培养了读书的情趣,为他铺垫了通往智山慧海的人生大道。后来,曾国藩给曾纪泽的信中反复强调,这是祖父的训告,千万谨记!
父祖两辈开启了曾国藩的智慧之门,也引领了他人生成功道路的第一步。自六岁入蒙,二十三岁就成了有功名的秀才,圆了一个祖父半辈子的梦。乡试一举得中,快马加鞭,第三次会试便入了翰林,那年他正好二十八岁,可以说是少年科第,从此可以平步青云,前程无量。通过科举,他从穷乡僻壤到了政治中心——北京。在北京,他立志做个好官,几次上折针砭时弊,赢得了十年七迁,并最终当上汉官之首——武英殿大学士,一等勇毅侯;生逢乱世,他立志力挽狂澜于既倒,坚忍建湘军,血拼抗洪、杨,力战十多年,终于戡平宇内;他立志进德修业,“不为圣贤,便为禽兽”,存诚自养,终于自拔于流俗,成为“千古道德楷模”;他立志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富子穷养,子弟大多成绩卓越。几十年后,曾国藩向莲池书院学生们传授成功之道,依然高调举起立志学问的旗帜,强调“以立志为本”,“志之所向,金石为开”,何愁不入圣人之道?坚忍立志,宁折不弯,一往直前,这正是曾国藩“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事业的根基所在,也是草根一族走向成功的一个典型范例。
人生下来时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环境的差异往往导致有的人成为天才或者人才,有的人变成了一般人甚至是蠢材。曾国藩祖、父两代对“唯有读书高”的信仰,对科举功名心之急切,都潜移默化于曾国藩年轻的心灵上,不仅成为他当时发愤读书的精神动力、而且成为他后来在领军从政、追逐名位过程中坚忍和顽强意志的精神源泉。曾国藩的奋斗历程从幼年时
就已经悄悄开始。
曾国藩谋人谋事之道
当你既不是有显赫家世的“官二代”,又不是有丰厚家财的“富二代”时,读书是改变你人生的唯一法宝。它能让你有底气和别人同起同坐,它能为你打开一道创造人生价值的大门。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