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郑和到了美洲又如何!中国人不可能实现欧式地理大发现之郑和下西洋的真实意图
-
马三宝的故事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颍川侯傅友德、永昌侯蓝玉、西平侯沐英领30万大军,联合奢香夫人等当地土司武装,进攻北元残部梁王和大理段氏。洪武十五年的某一天,在何代村傅友德的前军突然受到袭击,为首的竟然是一位没有成年的孩子。只见他骑着高头大马,手中一杆枪左拨右刺异常勇猛。在他身后还有许多少年。
傅友德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吃惊。“这些人是什么人?”傅友德问身旁的一名降将。“应该是马家军吧,唉,但马家军已经全军覆没了,现在都是一些孤儿寡妇呀!”“马家军?哦,明白了!你去看看这支队伍有多少人。”“是。”降将领命而去,三十多分钟后回到了大帐。
“我看见了,确实是马家军。领头的那个孩子叫马和马三宝!他爹马哈在一个月前被我们杀死了。他有一个哥哥、四个妹妹,看样子他是领人报仇的。大概有三四百人吧。”“什么!三四百人竟然与我20万大军对阵!哈哈,我倒要看看这个娃娃什么样子……”
1402年,朱棣领大军与自己的侄儿争夺皇位的战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一支神秘部队从后面迂回包抄而来,突然间杀向了正在骑马助阵的朱棣,朱棣显然没有准备。正在慌乱之际,突然间一支箭射来,朱棣正巧侧头观看敌情躲过了一劫,箭射在王冠上。吓得朱棣大叫一声,战马长嘶,猛然跃起把朱棣掀翻在地。“哎呀!”这时朱允炆的队伍冲了上来,一人举刀便砍。
正在这时,突然斜刺里杀出一人,断喝一声:“休伤我主!”人到马到枪也到,“噗”的一声将来人扎死。
两年后的永乐二年,已然称帝的朱棣在南京的后宫召见那位救主的战将。“马和,朕念你救主之功,且多建奇功,想赏赐你点儿什么?”那人连忙回道:“万岁恩情,奴永世不能报答。怎敢奢求,只求万岁千秋万岁,永葆健康。”“从今天起,我想赐你姓‘郑’,你乐意吗?”“臣愿意。”“郑和,22年前你战败被俘,按照旧例将你阉割为奴,你不记恨我们吗?”
“万岁,既然您说是旧例,我还恨什么。自从我到了您的麾下,如今已有21年。二十多年,您待我不薄。我只愿来世做一个完人!”朱棣点了点头,“我对你是信任的,要你负责宫中的膳食以及宫殿营造,就是对你最后的考验。如果是别人接到这个活儿,定然是中饱私囊,而你却分文不取,公正廉洁。朕有一个庞大的计划要交你去完成,你愿意去做吗?它很危险,但很刺激。”
郑和一听,连忙说道“万岁,何事?臣不怕危险,只求为陛下分忧。”
“朕要你为朕领兵出海,去完成一项任务。”
“臣愿听其详。”
郑和就在那一晚,领受了“下西洋”这一战略性任务。以前(包括现在)许多人,都认为郑和下西洋的使命是为了寻找玉玺和建文帝的下落。其实,仔细考虑一下就可以知道,这一点顶多是原因之一,甚至连主要原因都够不上。
首先,建文帝即使活着也是一只政治上的死老虎,不会对朱棣构成致命威胁。是活老虎的时候朱允炆都不是朱棣的对手,更何况是失败后的死老虎。其次,玉玺尽管重要但有没有玉玺只是关系到面子的问题,对于朱棣的统治地位也无太大影响。
曾有人异想天开地说,朱棣怕建文帝在某个地方拿着玉玺这么一盖,之后就率领千军万马杀回来。如果玉玺真有这么大的号召力,那么,朱允炆就根本没有必要逃往海外了。海外诸国更不会丢弃一个强大的国家而去帮助一个逃亡的君主。
朱棣之所以派遣郑和下西洋,其原因除了提高个人威望之外,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和财政的考虑。当时,蒙元势力仍然有着巨大威胁,其势力范围不比明初朱家父子的势力范围小。北到俄罗斯东到高丽(朝鲜)西到阿富汗南到印度的广大范围内,蒙元都还具有影响力。当时最强大的蒙古国家是帖木儿帝国。
帖木儿在位期间(1370—1405年)不但对同属蒙古帝国的伊尔汗国、察钦汗国发动进攻,而且在1380年攻占了伊朗、阿富汗;1393年占领了南高加索;1398年入侵印度占领了德里(其后撤军);1402年与当时风头正劲,吞并了东南欧的巴尔干地区,战败德国、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多国联军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激战,最终生擒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可以说,蒙元的各种势力在中国北部、西北部极为强大,在东北、西南也具有较为强大的影响力,明朝处于被半包围的状态,整个陆路被切断了。而东部以及东南沿海则没有实力强大的敌人。综合以上因素,可以说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了实现以下战略目的。
第一,向各国展示实力,警示各国勿与建文帝余部、蒙元合作。明初的海军非常强大,当时整个欧洲的战船合起来都不如明朝海军的实力。永乐时期拥有大约2000多艘可以用于战争的各类船只,具备投入数万乃至十几万军队攻伐的实力。因此,向这些国家展示海军的实力,显然是想让各国看到明帝国的强大,警告各国不要与明帝国的敌人为伍。
第二,与各国交好,给予其更大的好处,使之不与建文帝余部、蒙元合作。用现代词汇表示就是“花钱买和平”。你要什么?我给你。他进贡一分钱,我们还他一块钱。由此,我们才会看到每次郑和返航都会有一些国王、王子随船前来入贡,最后扎根于中国。你既然全都有了,打仗的冲动自然就少了。
第三,与其他国家合作共抗蒙元。永乐帝拨给郑和的将近三万精锐之师,对付海盗绰绰有余。如此大规模的军队,完全是为战争准备的。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就属于这种目的。永乐二年(1404年)实力强大的帖木儿兵分两路,一路东进攻打明朝,一路南下攻打印度北部。
战争刚刚打响,明帝国就迅速作出反应。永乐三年(1405年)郑和下西洋便来到印度南部,在印度南部徘徊很久之后才继续南下。这就涉及从西南部出击攻打蒙古,策应印度对抗蒙元的问题。因为从陆路进入印度北部与蒙元对抗所需的时间、成本并不比海路少。
从军事角度看,如果一支奇兵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对其心理震慑显然更大。陆路进兵被敌人侦察得知的可能性很高,而海路的不确定性则增加了军事行动的突然性。当时蒙古军队攻占了印度北部之后,并没有长期驻守。郑和在印度南部的行动,相对起到了阻吓作用。
第四,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元朝被明打败之后,由蒙古建立的统一秩序被打破,亟须一个国家替代蒙古在亚洲的地位,再加上明成祖朱棣要体现其即位的正当性等因素,明亟须展开公关活动。
第五,配合陆路军事行动。例如,永乐初年,安南进攻老挝、广西和云南等地,永乐三年,朱棣开始进行战争准备,在警告无效的情况下于永乐四年(1406年)七月,命令成国公朱能、西平侯沐成、新城侯张辅等率军攻击安南。可巧的是,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时候,其船队就曾经在永乐四年正月到六月在越南海域徘徊。结果呢,安南的南方军队一直未敢撤兵。郑和率军进入占城后,安南更是提心吊胆,南部军队一直严密监视郑和的军队。可以说郑和的船队对于明政府仅用了九个月就活捉了安南伪国王、伪太子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六,防止海盗势力与倭寇合流。郑和的目的之一是剿杀陈祖义海盗集团,并于首次下西洋就达到了这一目的。这个多达五千余人的海上武装集团曾令各国头疼,但在郑和的船队面前不堪一击:烧毁战船十艘,俘获战船七艘,生擒陈祖义等匪首三人并带回京城杀了头。这样,既消灭了海盗,又震慑了倭寇,还在南洋各国赢得了威望。
基于上述六大原因,郑和开始了下西洋的壮举。但是,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朝贡贸易”对于明朝经济并无多大作用。我们现在就来谈谈明代的朝贡贸易。当时与中国有朝贡关系的国家的主要贡品有:
朝鲜:金银器皿、白棉绸、貂皮、人参、白棉纸、种马。
琉球(今日本冲绳):马、刀、象牙、玛瑙、丁香、苏木、胡椒、硫黄、磨刀石。
安南(今越南):金银器皿、犀角、象牙、熏衣香、沉香、速香、木香、墨线香。
占城(今越南中南部):象牙犀角、孔雀、熏衣香、乌木、苏木、各类布巾。
日本:马、刀剑、各种用品、苏木、硫黄。
暹罗(今泰国):象牙、犀角、孔雀、宝石珊瑚、各种香料、胡椒等。
对其他如真腊(今柬埔寨)、爪哇(今印尼爪哇岛)、三佛齐(今马来西亚)、苏门答喇(今马来西亚的苏门答腊岛)、满剌加(今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撒马儿罕(今乌兹别克)、鲁迷(今土耳其)、天方(今沙特的麦加)、渤泥(今文莱)、彭亨(今马来西亚彭亨州)、百花(今东南亚某地)、西洋琐里(今东南亚某地)、览邦、淡巴(今菲律宾某地)、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古里(今印度科泽科德)、娑罗(今婆罗洲,又名加里曼丹岛)、阿鲁(今刚果共和国阿鲁市)、小葛兰(今斯里兰卡西北某地)、榜葛剌(今印度东部)、锡兰山(今斯里兰卡)等国家的回赐物品价值大多高于进贡物品。
以上诸国的贡品分为“正贡”和“附带货物”。后者往往是前者的十几倍到几十倍。附带货物在弘治之前基本都由明政府给定价格购买。弘治朝之后,则一半购入,一半进入官方指定市场进行销售。
当然,购买不全是花钱而是作价之后用中国产品折抵,当然也有回赐铜钱的情况,例如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就回赐日本国王、王妃1.5万贯铜钱,给每次朝贡的正副使节、居座、通事等每人分别赏赐铜钱1万文、8000文、5000文。
明政府除了将一部分贡品赏赐给官员外,还将其作为薪俸发给大臣。之前,有些人经常提及这些物品有许多是日常生活用品,言外之意是百姓可以得到。但笔者认为,至少在明朝前期百姓乃至民间富商们是无法得到这些番货的。
在回赐物品、指定价格中,为了彰显天朝的博爱,往往将价格提高许多,是民间贸易价格的几倍到上百倍。在这些朝贡国中,明政府对于朝鲜、暹罗、马六甲、琉球四国非常好。除了朝鲜以外,明政府对其他国家颁发的朝贡凭证勘合比较严格而且颁发较少,朝鲜除一年三贡之外,还有不少贡奉理由。对琉球、暹罗、马六甲三国的贡奉物品,在作价上高出其他国家许多。例如胡椒市价每斤3贯,琉球则是30贯、暹罗25贯、马六甲20贯;乌木每斤500文,暹罗和马六甲的竟然是40贯。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中国与各国的朝贡贸易,极大促进了朝贡国的经济发展。例如日本,许多日本学者在谈到这一问题时,往往会说:没有铜钱就难以指望我国经济的顺利发展。而反观中国,除了树立“天朝上国”的威仪之外,只有大量货币流出。
明代的铜钱有相当一部分是宋代铜钱,本国铸造的铜钱本来就不够,却仍然大量赏赐给各国。再加上价格奇高,各国争相向中国朝贡,甚至不惜大打出手。这并非是真心出于对中国的尊敬,而实实在在是利益所致。当能够博取利益的时候关系就近,反之则远。这就是“花钱买太平”政策最大的不足。因此,郑和的下西洋壮举,虽然历史意义重大,但在经济上却是弊大于利。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