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一群男人的科举情结

  要想揭晓这个谜底,得先来考察一下这群男人所参加的考试——科举。
  
  从本质上来说,科举制是一种选官制度,或者叫做古代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中国,选官制度由来已久,在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三代。
  
  从夏启开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天下变成了私人财产,国家变成了私人武装。贵族之位,代代相传,平民百姓,无缘染指。
  
  西周时期,大规模推行分封制,并以宗法制来保证分封的财产和权力始终在血缘关系网内延续。天子、诸侯、卿大夫三级贵族,世世为官,代代食禄。
  
  唯有最低级的贵族——士,可以通过地方推荐和群众投票(乡举里选)产生。
  
  说到底,不少人称赞的三代时期,在选官这个问题上,对普通百姓实行了全面封锁。
  
  出身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直到春秋战国时代,才有机会向仕途进军。
  
  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也是一个崇尚武力的时代,更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残酷的社会竞争,需要的不是高贵的血统,而是出众的才华和能力。
  
  民间私学的流行,打破了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打破了贵族垄断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特权,老百姓终于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武装自己的头脑。
  
  春秋争霸,战国争雄,为人才的涌现提供了舞台,也激发了老百姓用拳头或者舌头来建功立业、一展抱负的激情。
  
  武艺高强的,用拳头立军功,称为武士;能说会道的,用舌头说服人,称为辩士;舞文弄墨的,用笔杆子作文章,称为文士;谋略过人的,用脑瓜子算计人,称为谋士;旁门左道的,用神仙糊弄人,称为方士。
  
  放眼望去,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混乱的年代,选官也没有固定的模式,算得上是条条大路通官场。
  
  比较定型的选官制度,始于汉代。
  
  汉代选官办法较多,最主要的是察举制,全称是察举征辟制。
  
  察举是从下至上,地方推荐到中央;征辟是自上而下,中央主动招聘人才。
  
  汉武帝时,正式开始推行察举制,要求各郡各封国(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每年按时推举孝廉。此后,中央和地方官考察推举人才,成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并且作为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年终工作考核,作为奖惩升黜的重要依据。不推举或推举上来的人不中用,轻则免官,重则治罪。
  
  很多事情,开头总是好的,后来就慢慢腐败变质。察举制也是如此,西汉运行基本还算正常,到东汉就不行了。
  
  东汉的察举制,变成了腐败的温床、权力的交易市场。你推举我的儿子,我推举你的女婿,反正肥水不流外人田。做官的机会,被官僚阶层垄断了。
  
  老百姓的仕途,又被封锁,除了讥笑一下“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的社会丑剧之外,他们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和地位。
  
  魏晋南北朝时期,情况更加糟糕。
  
  曹操的“唯才是举”方案,并没有被他儿子曹丕所继承。曹丕创立的是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
  
  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相比,相同的是以人举人,不同的是推举人开始走向职业化,推举的标准开始走向量化。九品,是对被推荐人的一种量化评价,按出身和德才,从高到低分成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最棒的是上上,所以有上上之选这个说法;最差的下下,下下之策即由此而来。
  
  既然评价标准开始量化,就意味着评价一个人变成了一种技术活儿,这就需要有掌握这门技术的专业人士来操作。
  
  这种专业技术人员,称为中正,也就是人物品评官,或者叫做人才评委。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专门负责寻访和考察辖区内的知识分子。


  
  中正给考察对象定完等级打了分后,中央吏部就根据考察结果,授予相应官职。
  
  九品中正制的命运,比察举制好不到哪儿去。随着运行时间的延长,品评标准也在渐渐地发生变化。原来看重的才德,到后来变得一钱不值,对于被考察对象来说,有一个高干老爹,胜过学富五车。
  
  老百姓又走回了原点,仕途之门被再次紧闭,而且不见“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所论必门户,所攻莫贤能)。社会强势与弱势之间,再次被鸿沟无情分隔,正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族寒人,无寸进之路”。
  
  只要人沾手,腐败没理由。在自私贪欲面前,没有可行的监督机制,以人为评价标准的选官制度,最终都难免沦为强势群体走向仕途的专用通道。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垄断之后,由于缺乏竞争,官二代或者官N代,总归要走向没落和衰败。结果,往往虎父生犬子,甚至兔子。
  
  弱势群体的希望,始于隋朝。
  
  隋文帝杨坚于587年开科取士,首创考试之法;隋炀帝杨广于606年首创进士科,试策取士,以成绩论英雄,正式建立起科举制度。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说到底是一种保送制度,操作起来容易走向封闭。比较而言,科举制是开放的,向全社会敞开公平的大门。
  
  从此,有志做官的人,无须地方政府和官员的推荐,都可以自己报名参加定期举行的全国统考,科目自选,路费自负,以成绩论英雄,博取做官的资格。
  
  盛世唐朝,求贤若渴,科举不断走向成熟。报考者可以参加全国普考(常科)和特招(制科)。定期统一考试的专业繁杂,多达数十种,其中进士科因为考试难度大,招生比例小(百分之一二),奖励丰厚(考上的往往高官厚禄),因而最具诱惑力,成为最抢手的专业,以至于有人常常把科举等同于进士科。
  
  唐代进士科考试,注重考生的综合素质考查,一是要长得帅(体貌丰伟),二是要口才好(言辞辩正),三是要字写得漂亮(楷法遒美),四是要文章写得好(文理优长),除了重文轻理和以貌取人的瑕疵外,简直是古代版完美的素质教育考试方案。
  
  科举在唐代,不但更为正规,还有不少创新。武则天就开创了武举和殿试。武举打破了文科一统天下的局面,殿试则将考生转化成“天子门生”,使选官的终决权牢牢控制在皇帝手中,让进士们对皇帝终生感恩戴德,情愿做牛做马,效忠前后。


  
  特招没有统一的考试时间,多是临时组织的特种考试,比如思想道德品质过硬、擅长给领导提意见敲警钟的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武功谋略出众、能替朝廷摆平周边骚乱的武足安边科。
  
  宋代的科举,更加火暴,录取人数比以前明显增多。同时,考试也更加严格,保密制度走向成熟,通过隔离封锁(锁院)、隐藏姓名(糊名)、重新抄写(誊录)等办法,防止考官泄题和考生舞弊。
  
  经历了元代的冷清之后,科举在明、清两代迎来了它的巅峰时代。
  
  明清两代,文武高官,几乎都要经历科举的洗礼。即便做到中央高官,出将入“相”(明初之后,明清两朝不设丞相一职),如果没有经过进士科考试,身上的光环也要大打折扣。
  
  在官本位的封建时代,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科考试,带给人们的记忆是永久性的。历经千百年沉淀,考取进士,博取功名,踏上仕途,衣锦还乡,光宗耀祖,几乎成为读书人自启蒙那天起的终生奋斗目标。
  
  科举考试尤其是进士及第,不但凝结成了文人的科举情结,也给整个民族文化心理深深地打上了烙印。
  
  每一个家庭,都在期待着子孙后代文才出从,素质超群,十年寒窗后一举成名。因为,在那样的年代,弱势群体要想摆脱困境,跻身上流社会,进入帝国官场,科举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以上说了这么多,最后这句话才是最重要的:从三代到清代,对于社会底层的草根们来说,考试,几乎是他们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只有明白了这些,你才会理解,范进中举之后为什么会疯掉。
  
  黄巢和洪秀全,都是古代读书人中普通的一员,都曾经带着这个梦想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当他们发现这扇门已经对他们宣告关闭的时候,他们的梦想也随之灰飞烟灭。
  
  从美丽的云端跌落到残酷的现实,黯然神伤的他们,只能采取极端的方式来实现心中的抱负。这是他们在科举失败之后,走上另一条极端道路的根源。
  
  黄巢、宋江、洪秀全这仨人,除了前述“五有”人才这一共同点外,还有一点也是相同的:他们都是生活的失败者,都得为自己找一条出路。
  
  当时并没什么人把洪秀全这个奇怪的梦当成多大回事儿。
  
  大家都以为洪老三这次受的打击太大,精神失常而已,说出来的话最多属于狂想症的病象——白日做梦。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