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第二章
-
廖承志是个乐天派,总是“天气晴朗”,有一次因为赶走记者,得罪江青
1966年,在那一场使人惊愕的内乱刚刚拔地掀天而起的时候,他就敏锐地察觉到了江青一伙的阴谋,同夫人经普椿多次用暗语说:“那个戴眼镜的(指江青)在捣鬼。”并且怒火满腔地表示:“好人死了,我们都戴孝;那个戴眼镜的死了,我们戴红花。”
他对贺龙的冤案,也早有自己的看法。1974年,党中央为贺龙平反以前,他和谭震林等曾经在人民大会堂看电影《洪湖赤卫队》,结束时带头起立高呼:“是个好戏!”引起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1966年,贺龙与夫人薛明已经与世隔绝,失去了自由。他的孩子们为了躲避“四人帮”爪牙的抄抓,隐姓埋名,东藏西躲,漂流在社会上,无依无靠。
贺龙日夜思念孩子,时常拖着病弱的躯体,扶着窗子,轻声呼唤孩子们的名字。使他尤其放心不下的,是当时只有16岁的小女儿黎明。
当时,廖承志家里也很困难,门口被贴上了大标语“火烧廖承志”。而且,贺、廖两家虽然互相尊敬,和睦相处,但平时交往并不多。
有一天晚上,贺龙的孩子鹏飞、晓明和黎明兄妹三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借用一家门房的电话,试探着给廖家的孩子打一个电话,想知道他家的情况,如果对方很困难,就不准备登门打搅了。
电话要过后,话筒里传来阿普(对经普椿的习惯称呼)和廖家孩子热情的声音:“你们在哪里?到我们家来,现在就来,我们惦念着你们哪!”
而后,阿普给廖承志打了电话,他又惊又喜,说:“收下他们,全部收留!再难也要收留!”
贺鹏飞带着晓明、黎明进了廖家,一家人问寒问暖地把他们兄妹安置了下来。
贺鹏飞他们得知廖家处境也很危险,三个人住在廖家目标太大,不能给廖家带来麻烦呀!窝藏贺龙的子女将会招致什么,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于是兄妹三人商定离开这里,另觅藏身之所。
经普椿看出了他们的心思,劝慰道:“这是你廖叔的意见,一定要把你们留下。”
“在患难中支持人们的支柱是德性。”老一代如此,少一代何尝不是如此呢?
贺鹏飞他们虽在难中,但不愿连累别人。第二天一早,他们向经普椿倾心吐胆,说了去意。
经普椿说什么也不依,急得都快落泪了。孩子的父母已经缧绁加身,怎么能让孩子再沦落天涯呢!她对孩子们说:“留你们是廖叔的意见,要走得问问他!”
电话打通了,廖承志知道挽留不住这些刚强的孩子,便叮嘱经普椿:“不要让孩子们生活上发生困难!”
经普椿拿出了粮票和钱,要贺鹏飞和晓明带上。这对囊空如洗的贺家兄妹,何止是物质上的援助啊?!这是老一辈共产党员正直的心啊!
他们感到艳阳融融,世上毕竟好人多,他们没有绝望。他们含泪同经阿姨和妹妹黎明告别,便放心地走向新的藏身匿形的生活河流。
有一天,廖承志获准悄悄回家看望90高龄的母亲,他把贺黎明叫到身边亲切地对她说:“好!好!你就住在这里!”他又对妻子说:“实在危急,就用妈妈的保护伞!”
何香凝副委员长的住室,是周总理亲自规定不许任何人冲击的禁区。
当时,某些人如同猎犬般到处在嗅在找。可多少次突然袭击查抄,廖家一次次“坚壁清野”,黎明深藏在何香凝老人的卧室里,安然无恙。
那是人心筑成的避风港啊!
人人都知道廖承志是个乐天派,他豁达、乐观、开朗,有人说他是面对死神也会发笑的人。确实,他的脸上总是秋高气爽、晴晴朗朗。
然而,当一次周恩来总理突然召见之后,他的脸一下阴了下来。
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不久,北京饭店被红卫兵夺了权;民族饭店两派纷争;友谊宾馆伙房不冒烟了……北京八大饭店里的宾客避之惶惶。
于是,周总理召见了他,对他说;“小廖,国庆节眼看就要到了,将有大批外宾到京,八大饭店乱糟糟的,怎么能完成接待外宾的任务呢?!国务院要成立一个接待领导班子,你来当组长!”
跟随总理几十年了,从他手里接过无数次重任,就是随他到国民党巢穴南京,在特务如麻的环境中工作,廖承志也没有见过总理有这般严峻的神色。
廖承志知道局面很复杂,便像以往一样坚定地回答:“好!我去!”
走马上任了,他一反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常态,脸阴下来居然没有一丝笑容。
他站在北京饭店前大厅,面对着一群被狂热鼓荡得失去理智的红卫兵,毫无惧色地庄严宣布:“现在宣读周总理的决定:从即日起北京饭店停止‘文化大革命’,全体同志要集中全部精力接待好毛主席的客人……”
他一口气把暂停“文化大革命”接待好外宾的意义,以及如有违反,必须严肃处理的规定公布于众。
八大饭店的局面终于稳定下来了,廖承志和领导小组全体同志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圆满完成了国庆节接待外宾的工作。
当廖承志向总理汇报接待情况时,总理高兴地用手点着廖承志说:“好哇!你个小廖,听说你破纪录连阴了20天呀……”
廖承志爽朗地笑了,接着幽默地说:“最新天气预报:阴转晴!阴转晴了!哈哈哈哈!”
但不久,他的脸又阴了。有一天,廖承志赶往民族饭店处理两派纷争,他从加强团结、消除分歧出发,耐心细致、苦口婆心地做思想工作。就在这时,闯进来两位穿便衣的,自称是《解放军报》记者要参加会议。
廖承志对他们说:“对不起,我们现在解决内部问题,不需要公开报道。”
“我们是搞内参的!”
“我们自己会写!”
“你们会写?哼!”来人冷笑着说。
“年轻人,我当新华社社长的时候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你哪!”
来人恼羞成怒,说:“你……”
廖承志义正词严地说:“请你们出去!”
两派在没有外来干扰的情况下,听从廖承志的劝导,识大体、顾大局,开始坐到了一条板凳上。
当他拖着疲惫的脚步回到家中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刚刚躺上床,突然一阵急骤的电话铃声把他惊起。
“你是廖承志吗?”一个女人恶狠狠地问。
“是的!你是?”
“你连毛主席司令部的人都敢撵,你还是不是共产党员?”那女人咬牙切齿。
“你是谁?”他虽已猜个八九不离十,但仍想印证自己的判断。
“江青——!”尾音拖得很长,那无疑是一句潜台词:“走着瞧!”
喀嚓!电话挂了。
原来那些记者是江青派去找茬儿的,本来想鸡蛋里挑骨头,找出廖承志的“反动”言论,没想到反让他把人轰了出来,大大地丢了江青的面子,她怎不恼羞成怒呢?!
不几天,就传来了廖承志想象得到的消息。
“火烧廖承志!”
“炮轰廖承志!”
“油炸廖承志!”
大标语一夜之间贴满了大街小巷。那个魔瓶里放出来的女妖复仇之心如燃如炽,廖承志在劫难逃。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