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哈耶普的上位史(2)

哈佛进行了改革,耶鲁则选择了革命。当时的耶鲁校长是小金曼 • 布 鲁斯特(Kingman Brewster),他认识到,如果精英阶层想继续保持自己的社会地位,想继续领导这个国家,那么他们必须能够更好地接纳处于上升 期的社会团体,这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当时社会的众多变化是 由不得这三驾马车忽视的。 布鲁斯特于 1963 年开始担任耶鲁大学校长,他出台了一系列的新政策:在短短两年之内就把学术潜能提到录取标准之首 ;推翻了“全能手”的录 取思路,取而代之的是“某方面有建树的特长生”;减弱了对体育健将和校 友子女的偏向 ;整体取消了个人外表特征的考虑(最后一条的改变也导致 新一届学生身高平均下降了 1.2 厘米);学校结束了与对口学校的亲密关系,不再限制犹太学生数量,并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了全额助学金;少数族裔学 生的平等政策也在 20 世纪 60 年代末出炉。1969 年,耶鲁从单纯男校转变成了一所男女混校。

布鲁斯特校长动作太大,一口气摧毁了原来固有的系统,以至于耶鲁 的校友迫使他取消或者扭转一些新政策,特别是要保持对运动健将和校友子女的特殊考虑。但是大时代在改变,时机成熟了,任何反对声音都只是 沧海一粟。1965 年,恰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婴儿潮开始进入大学,这更成为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的转折点 :美国从原有的贵族制进入了崭新的 任人唯贤、精英领导制 ;从阶层、“人品”、人脉转向了考试和成绩。

这就是我们现今大学录取机制的由来,你可能会发现,今天的录取与 之前的差异并不大。布鲁斯特校长和其他大学成功地为大众打开了精英学府的大门,但是他们并没有废除原来固有的大部分标准,比如对体育健将 和校友子女的偏好。新系统不过是在旧制度上增加了一些新的砝码而已。 也就是说,今天的申请者除了要满足原有的条件,还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让我们稍微品味一下如今顶尖大学给所有学生制定的门槛。虽然我们 并不要求每个学生都是体育健将,有能力参加最高级别的竞技,但是我们要求所有学生都具有运动员精神,并且是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在过去,这 种学生,一般是通过参加一些只有在大学预备高中才有的体育项目,如击剑, 划船等,才能既具备技能又拥有优雅气质。我们又要求学生有一定高度的艺术造诣,作为一种自我修养的表现。要做到这些,其背后是需要时间成 本和家庭文化支出的,而在当时,这属于上层家庭的追求。我们还要求学 生们具有个人魅力(用老一辈的话来讲就是能够社交,行走于不同的俱乐部),因此我们需要学生参加面试并提供推荐信。我们又要求他们展现“服 务”精神,而这种“服务”无非就是现代版本的贵族式恩典,是一种对低 端人群的施舍。最后,我们需要“ 领导者”。如果学生仅仅是学生会一名成员,那是不够的,他必须曾经主持过学生会,或者是话剧社社长,或者棒球队队长。不管怎样,你给人的印象就如同一位“储君”,是未来的领导者,这与百年前私立学校绅士培养方式如出一辙。

原有的顶尖大学招生录取无疑是依照顶层家庭背景而设计的,后来布 鲁斯特校长提倡对学术高标准的追求,这超出了顶层家庭所擅长的范围。如今我们有一系列的标准化衡量标准,如 SAT、AP、GPA、奖学金证书, 等等。现在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拥有原来的贵族阶层特质,而且还要展现出 现代贵族特征。难怪他们是如此的繁忙和惶恐啊!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招生录取游戏规则的唯一变化就是竞争趋于白热化 :录取率降低,对申请者要求提高,学生压力增大。这场没有硝 烟的战争枪声一响,每个人都成了主动或被动参赛者。到了 1968 年,哈 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录取率均已降至 20% 以下。到了 1974 年,美国举国上下的高中生都为 SAT 考试而痴狂。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尼古拉斯 • 雷曼(Nicholas Lemann)在他的著作《大考验》(The Big Test)一书中分析了其中的前因后果。事实上,我自己的兄长就是当时的一位参赛者。20 世纪 70 年代大学申请者数量激增,导致学生压力剧增,当然,拥有大学学位的人数也相应增加。当社会上有更多的人拥有大学学士学位时,名校俨然已成 为使自己鹤立鸡群的台阶。

到了 20 世纪 70 年代末,富裕家庭通过各种方式占尽了优势:聘请 SAT 私人教师帮助提分,雇用自荐信导师(也就是代笔者),以校友捐助的名义影响录取结果等等。另一方面,大学鼓励,越多的 AP 课程越有竞争力。 如果学生想要在高中最后两年上更多的 AP 课,那么他最好从初中开始就 有所规划。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初,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婴儿潮这代人已经完成了大学学业,大学开始更加主动地吸引新生。由于当时美国政府放松了对 航空业和电信业的管制,使得交通和通信成本降低,因此高校的市场推广 也走向了全美,而且家长也更愿意送自己的孩子到更远的地方上大学。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提前录取机制作为高校尽早锁定优秀生源的有效 方法,在这个时候被运用得淋漓尽致。 如果高校之间、家庭之间的竞争还不够激烈的话,那么 1983 年《美国 新闻与世界报道》(American News and World Report)发布的前所未有的大 学排名真的把名校游戏炸开了锅。对高校来讲,录取数据一直以来代表了 名校的声誉和地位,如今竟出现第三方机构发布统一的数据,囊括所有大学,并为大学排名。

到了 1987 年,一群由大学校长组成的代表团集体与《美国新闻与世 界报道》交涉,要求对方停止排名行为,可惜为时已晚。整个围绕名校录取的产业已经爆发,从考试培训到咨询顾问,从家教到名校录取指南等 等。一本开创先河的名校录取书籍——《如何敲开常春藤盟校之门》(How to Get Into an Ivy League School)于 1985 年出版,作者汤姆 • 沃尔夫(Tom Wolfe)观察到,对追逐名校的痴狂症在 1988 年正式爆发。

在过去半个世纪里任意选择一个时间点,你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 之后的录取竞争比之前更残酷。美国的婴儿潮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大学入学新生数量一直在减少,直到 1997 年,局面才开始扭转。在接下来不到 10 年时间里,大学新生就已回到了婴儿潮入学时的水平。回顾过往的 20 多年时间,美国大学生源已走向全球化。大学变得更擅于做市场营销,明明知道有些学生根本不会被录取,但是大学还是鼓励所有学生都来申请,为的就是降低录取率和得到漂亮的招生录取数据,这些数据不仅仅象征着学校的社会地位,而且更有实际意义。高校就如同商业机构,运营一所学 校需要经费,因此也时常需要贷款。金融机构对学校信贷的考量标准之一 就是录取数据。商业机构在乎的是自己的利润,学校在乎的当然就是录取数据了,而且这些数据需要逐年美化。

过去 20 多年让人有一种跨时代的感觉,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名校游 戏 2.0 版本”已经诞生。第一代名校生都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 而他们的父母本身要么读了公立大学要么根本没读过大学。名校对第一代人 来讲,是一种鲤鱼跳龙门的机会。但是第二代名校生,也就是 20 世纪 90 年 代的大学生,他们的父母本身都是名校毕业生,后来又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在这群家长眼中,名校对自己的孩子来讲是必需品,而不再是改变生活的一 次机会,并且在他们看来,精英式的生活方式是通往幸福的唯一途径。 自从 1992 年开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前 20 的文理学院中,有 17 所的录取率下降了超过 30% ;排名前 20 的综合性大学中,18 所录取率下降超过了 50%。范德堡大学的录取率从 65% 下降到 14%,芝加哥大 学录取率从 45% 下降到 13%,哥伦比亚大学从 32% 下降到 7%。2011 年 提前申请杜克大学的学生数量在 2010 年 14% 的涨幅基础上又增加了 23%。 2013 年,哈佛、斯坦福和哥伦比亚大学收到了超过了 31000 份申请,这些 申请争夺不到 2500 个席位,相较于 6 年前,增幅已经超过 50%。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