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2)
-
倘若这些煎熬是出自学习本身,这也已经够让人受罪的了,但是事实恰恰相反。美国最顶尖的大学往往容易自我陶醉于学生的优秀:他们的 SAT 平均成绩,来自高中前 10% 的占比,录取门槛的高端,加上我们崇拜 的《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每年排名所出的数据等等。千万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如果仅仅从学习成绩的角度来衡量今天的这些精英学子,他们是绝 对能应付所有的挑战的。 你若了解这些骄子在整个过程中是如何被培育,如何极其苛刻地被筛 选,那么他们在学术上有如此高的造诣,自然是理所当然之事。这群年轻人如果在体育竞技场上,那么他们就是全明星运动员,从小就已经接受严 格训练。无论你要求他们做什么,他们都会做到。不管他们面前放置了什 么样的障碍,他们都会清除。我的一位在顶尖大学教书的朋友,曾经要求她的学生背诵 18 世纪诗人亚历山大 • 蒲柏(Alexander Pope)写的一首 30 行的诗歌,她课上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逐字逐句地背诵,而且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当她在课堂上让学生默写出这首 30 行的诗歌时,就如同在看 一群汗血宝马竞赛。
问题关键在于,许久以来,学生们对教育的认知已经固化:回答问题,完成作业,考试得高分。在他们的教育中,大局的认知是很薄弱的。他们 懂得如何做好一位“学生”,但不懂得如何思考。在一次跟一位在州立大学 分校教书的朋友交谈时,这位朋友抱怨他的学生不懂得独立思考;相比之下, 耶鲁学生虽然会思考,但也只是在我们要求他们这么做的前提之下才会去做。进一步来说,我所任教过的常春藤盟校的学生往往都是聪颖、有创意 并思维缜密的年轻人。我非常喜欢跟他们交流并向他们学习。但是总体来讲, 大部分的学生只是甘于服从学校给他们设计好的框架。鲜有对思考本身抱有极大热情者。更少有人能够领悟到,高等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智慧的成长 和探索的一部分,而且这个旅程必须是学生本人为自己设计和践行的。
对学生的洞察并非我一人独创。我的一位在艾姆赫斯特学院任教的朋友曾经与我分享过这么一个故事 :他的一位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来找他寻求写作方面的帮助,但是这位学生之所以现在有时间寻求帮助, 是因为他已经被医学院录取。倘若他现在还是大一或者大二的学生,他肯定不会额外花时间来学习写作。另外一位在一所顶尖的文理学院教艺术的 朋友说,她的学生是非常愿意接受创造类的挑战的,前提是做这些事能够 帮助他们拿到 A。
我在耶鲁大学的一位教计算机的同事提出了更大的怀疑:“我很难想象 如今的耶鲁本科生会花整个周末的时间卧床吟诗或者是与电脑为伍,编写 一套突破性的 iPhone 手机软件。”他难免回忆起自己在 20 世纪 70 年代读 大学的时候,“当我在读大学的时候,校园里对各种事物激情四射的奇才和怪才遍地开花,而他们也让大学的生活丰富多彩。”
学生无止境地追求课外活动,不仅仅侵占了自己的空余时间,更牺牲了理智探索的机会,结果就是,他们根本没有任何时间能够全身心地去倾 注于某种挚爱。大卫 • 布鲁克斯和其他一些观察者发现,如今已经再也没 有那种随时随地可以发生的知识分子性质的对话了。而来自布朗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波莫纳学院以及哥伦比亚大学的学生也发出 了类似的感慨。一位普林斯顿大学大四学生在一封写给我的信中有这么一 段话:“我在暑假期间往往要比在平时更高效,更有创造力,做更有意思的 事情。我真的想了解这其中的奥秘。”
来自另外一所学校的一位女生在写给我的信中透露了一些关于她在耶鲁就读的男友的境况 : 在上大学之前,他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阅读和写短篇故事上。上大 学三年之后,他已经变得极度不自信,令人惊讶。对一些微不足道的细节问题,我的那些在公立大学读书的朋友根本不会去思索,比如独自用餐的 现象是否会被人解读成是“社交弱者”,但他会去思考,并产生焦虑。为了 能够在众人面前表现得博览群书,对任何耳闻过的书籍,他都会快速阅读 该书的首尾两章并囫囵吞枣式地阅读大量的书评,以便自己能够快速全面了解书的内容。而他的这些行为只为我一人所知,同时我也知道,他并非 不喜欢阅读或者学习,而是为了能够在众人面前滔滔不绝地讨论,比起一 个人安静地读书,在人前讨论有着明显的社会奖励。
当然,任何现象都是有例外的。那些纯粹的追寻者、思考者,甚至是“怪 才”,他们不管学校和周边人群的想法如何,他们就是以最纯粹的方式去追求并获得教育的真谛。但是往往是以这种心态求学的人,在现在的大学里 显得另类。一位耶鲁学生说:“耶鲁并不能够善待探索者。” 另外一位学生 说,她的一位朋友因为耶鲁非常令人窒息,因此选择了转校。令我印象最 深刻的是这个学生表达的遗憾 :这种窒息是来自与周边人的强烈反差—— 当你身边的人并不在乎出卖自己的灵魂时,你却要去关注并滋养自己的灵 魂,这几乎是一件不可理喻的事。 我所列举的案例往往与耶鲁大学有关,原因并非是我有意针对该所高校,而是因为我过去的教学经历大部分时间都在耶鲁。如果读者认为我在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 批判耶鲁,那就误解我了。事实上,我认为相比较于宾夕法尼亚大学、杜 克大学和华盛顿大学那种血淋淋的职业化教育,以及相比较于反理智型的院校,如普林斯顿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耶鲁排在这些综合性质的顶尖大 学前面,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上是最优秀的。这里暂 且不与文理学院比较。如果耶鲁在这个群体里已经算是最优秀的,那么这个最优秀的也是够糟糕的了。我所说的可能令人惊悚,但绝非危言耸听。 倘若说我在过去的几年里搞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今日的这些名校大 学生在迈入大学之前,既不是一群温顺的绵羊,也不是一帮无畏的机器人,更不是一些极少数的极端愤青。绝大多数学生如同他们的师哥师姐一样, 处于中间地带,十分理想化并带有一份孩子般的纯真,他们对这个世界充 满好奇,并试图追寻其中的奥秘。恰恰还是这群学生,同时又不得不与进入名校所造成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相抗争。
19 世纪美国哲学家阿兰 • 布鲁姆(Allan Bloom)曾经说过,所有的 教育体系都会教出有着自己特点的人才。如果你从小接受的是精英教育,那么你从小就学会了去争取并珍惜那些能够衡量你在每个阶段向精英迈 进的指标,比如成绩以及奖杯。获得这些你将会被认可并得到赞美,你 的父母将为你沾沾自喜,你的老师将颜面有光,但你的对手将咬牙切齿。当然,顶尖大学的录取将会是最具分量的,最能彻底地向世界展示,你 已经成为精英的一分子。当我们认为顶尖大学的录取终于给自己的奋斗 画上句号时,其实这才是这场游戏的序幕。在进入大学之后,游戏愈演愈烈。这次游戏中的筹码是 GPA、优等生联谊会、富布莱尔奖学金、医学院入学考试、哈佛法学院、高盛等等。这些游戏的筹码不仅仅代表了你 的命运,也代表了你的身份,可能更代表了你的价值观。这些筹码就是你 和你的价值。
这场游戏的最终信条就是资质至上。每个人的课外活动无节制的忙碌,忽视学习和探索,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考虑为自己的简历加分,生命 就是不断地积累证书,就是不断地竞争。一位斯坦福大学教授曾经建议: 如果你想让更多的人来参与一个活动,那么一个高效的方法就是提高入门门槛。 多纳特在个人的哈佛回忆录《特权》(Privilege)一书中提到,学术上 的偷工减料普遍存在,知识分子们不再为了学习而学习。以前学生或学者 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学术领域自由探索,随心选择并尝试一些专业之外的选修课,他们可能在这个自由的探索过程中偶遇自己喜欢甚至热爱的 新鲜事物。这也是美国高等教育的魅力所在。但是现在不同了。如今的学 生必须要取得一个认证,因此双学位盛行。一个偶然机会,我遇见了一位同时修 4 个专业的学生,他以此为豪,自认为自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资质至上的心态限制了人对教育的理解,使人们把教育的价值用短期 的回报率或实用性的狭隘目光来衡量。因此,在众多的顶尖学校里,经济 学成了众人皆爱的专业。 1995 年,在排名前 10 的综合性大学以及文理学院中,经济学专业是其中 30% 的学校最受欢迎的专业。到了 2013 年,经济学专业已经成了 8 ~ 14 所顶尖高校人气最旺的专业,特别是在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达特茅斯大学以及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在教育关注度 不同的文理学院,排名前 10 的文理学院中的 4 所——威廉姆斯,米德伯理,波莫纳学院以及克莱蒙特 • 麦肯纳学院,经济学也独占鳌头,很有可能在阿姆赫斯特、索思摩学院、卡尔顿大学和卫斯理也是如此。不论是综合性 大学还是文理学院,在各自排名前 20 的学校里,经济学在其中的 26 所(共 40 所)里都是最受人追捧的专业,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类似和一致啊。
与此同时,金融和咨询不约而同地也成了最受人追捧的职业选择。 2007 年的哈佛毕业生,在所有已经落实全职工作的大四学生中,从事金融 和咨询者占了一半。随即而来的金融风暴虽然短暂地影响了第二年的招聘 和工作,但是到了 2010 年,仍有将近一半的哈佛毕业生选择了这两个行业, 超过一半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毕业生以及超过 1/3 的康奈尔大学、斯坦福 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毕业生同样也是如此。2011 年的普林斯顿大学毕业 生中,仅仅从事金融行业的毕业生就高达 36%。 相比较而言,耶鲁大学 2010 年的毕业生中,只有 25% 的学生选择了 金融和咨询。虽然“只有”25%,听起来是一个相对较低的百分比,但是 耶鲁的一位大三学生——玛丽娜 • 齐根(Marina Keegan)就此写了一篇公 开论文,严重质疑在耶鲁这么一个如此多元的校园里,为何还是有如此高 比例的人选择了做一模一样的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关系到毕业之后的发展,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我对大一学生进行一次 科学并可靠的调研时,问他们对毕业之后的计划和憧憬,没有一个人谈到 咨询或者投行。
那么根源何在?为什么如此多的名校毕业生最终选择了金融和咨询这两种行业?这又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信息呢?仅仅是欲望吗?当我们回头去 看这些人的成长之路,你会发现,这些年轻人已经非常习惯于迎接挑战, 因为克服种种困难才能够出人头地,才让人觉得有安全感,才让人觉得有价值。比如说在高中期间,这群优秀的学生都以进入最顶尖的名校为共同 的目标,也经历了种种类似的挑战。当进入大学之后,目标就不那么明确了。 方向多重,道路多样。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