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节 “金融版图”的“圈地”运动
-
据中国金融网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提出要建立国际、国内、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有28个。如果说之前众多城市的“金融中心战略”只是一个停留在纸面上的构想,那么,随着“京沪交锋”、“成渝暗战”,以及“东北争霸”格局的凸显,中国“金融版图”已经不可遏止地进入了群雄逐鹿的“战国时代”。
李南:我看到一个不完全的统计,说中国目前有28个城市都提出了要建世界性的、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金融中心。还有很多城市需要建所谓的“金融服务后台”,包括我们知道的大城市,甚至像铁岭这样的小城市。我可以理解地方政府需要一个因素来拉动经济的发展,给经济更多的活力,金融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动力。那么在这当中,您看到了什么?中国需不需要这么多金融中心?美国那么大的金融市场,我们知道的也只不过是华尔街、芝加哥这样的金融中心。中国各地争建金融中心现象,背后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我们怎么样去看待这样一个事情?
夏斌:你刚才说的这个现象,这两年确实在中国势头很猛。第一,就我本人来说,也经常被邀请到某些地方,去研究那里的金融中心问题。比如说,西南的重庆和成都,西北的兰州和西安,都要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而除上海外,北京、深圳、广州在金融中心问题上的表述,好像都有点大同小异。我想地方上的领导,不管是在经济专业圈的,还是在金融圈的都知道,金融中心的发展是成熟经济的一个标志。中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要发展金融中心,它的发展对经济的增长、对GDP的带动、对产业的调整、对就业的推动,都是有好处的。所以我认为,地方政府这个心态、本意都是好的,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个问题,放在十几年前、二十几年前大家提都不会提。这说明大家已经充分认识到“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
第二,我的老领导,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戴相龙同志在当天津市市长的时候,国务院下了一个关于“天津滨海开发区综合试点改革”的方案,让金融“先行先试”。当时戴市长叫我去参加研讨会并发言。我在研讨会上说,尽管下了“先行先试”的文件,但是在我们进入21世纪之后,天津的“先行先试”,实际上不可能再像上个世纪80年代的深圳和90年代的上海那样搞金融创新、金融改革以及推广各种各样新的金融工具了。为什么呢?因为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整个中国金融市场体系,金融市场的制度框架、机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在这些框架中,整个市场的运行机制是统一的,全国的金融市场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上海有的金融品种,或者兰州有的金融品种,全国各地的投资者都可以参与。从这个意义上说,天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搞“先行先试”就很难了,因为不像过去的时候,市场是不统一的,信息是不灵通的。我讲这个事例想说明什么问题呢?现在全国各地都要搞金融中心,这个积极性、出发点我们大家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但是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环境的变化。国家已经确立了金融战略,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个战略确定了,所以很多金融资源,包括后来的金融期货交易所、黄金交易所、全国银联等等都设在了上海,连中国人民银行的第二总部都设在上海了。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