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节 八路军115师率先进入山西
-
1937年7月,古老的中华大地赤日炎炎,来自北方的战火硝烟弥漫了整个天空。
阎锡山释放了共产党人王若飞。他对驻太原的中共中央联络代表彭雪枫说:“自今日始,你可以用红军和中共中央代表的名义公开进行活动。”
这个时候,阎锡山已经预料到,日军进入山西已不可避免。7月底,他提出了一个山西省战时动员方案,并成立了山西省、县、村总动员实施委员会。省动委会由阎锡山和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分任正副主任委员;县动委会由县长任主任委员,下设组织、训练、宣传、总务四组。省、县两动员委员会负动员、指导、督饬、考核和解决下级困难之责,实际工作则全由村动员委员会开展实施。方案规定各村总动员实施委员会下设各队:(一)儿童队:以7岁~12岁的男童和7岁~14岁的女童编组,做唱歌和简单传话工作;(二)少年队:以13岁~17岁的男少年编组,做放哨、传话、送信、侦察敌情工作;(三)自卫队:以18岁~35岁的青壮年男子编组,加以军事训练,负保卫村庄,必要时配合部队打击日军之责;(四)壮丁队:以35岁~50岁的男子编组,负运送军用品、挖战壕、抬伤兵之责;(五)救护队:以5l岁~65岁的男子编组,负看护伤兵、救护逃难老弱、劝募慰劳及救济款物之责;(六)缝洗队:以15岁~60岁的妇女编组,负制作军鞋、缝洗军衣之责;(七)老年祈祷队:以61岁以上女子和66岁以上男子编组,专做祈祷战事胜利并负照料各家幼儿之责。
这个方案很快下达到各县、村。但正像在整个抗战期间一样,政府发动群众仅限于口头上,并未做多少实际工作,而共产党却把发动民众、武装民众当作大事来抓。后来的事实证明,它成为共产党人发展、壮大自己的一条根本捷径。
8月上旬,蒋介石电邀各地军政大员去南京参加国防会议,独霸一方的阎锡山自然在被邀之列。当时他正在生病,且日军已开始进攻平绥线上的重要关隘南口,山西局势已出现了动荡,但他还是“决计飞京”,并即兴赋诗一首:
病体未痊赴国难,轻身为国理当该。
扶病南行参国计,但求此去不空回。
此行,他有自己的实际目的:找蒋介石解决财政和人事问题。
会议结束的那天,军委会宣布了编制序列,阎锡山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山西和绥远两省的所有部队。晋绥军编为两个集团军:第6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副总司令孙楚;第7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当时驻在绥远的中央军汤恩伯第13军,名义上亦受第二战区指挥。如果红军开往山西,肯定也要受阎锡山的节制。自从和蒋介石打交道以来,阎锡山还没有这么高兴过。
回到太原,一下飞机,他就喜形于色地对前来迎接他的众部下说:“看来,抗日这个仗是非打不可了!不打,老百姓不答应,共产党不答应。”
不久,他被南京告知,八路军将开赴山西境内作战。又过了几天,南京来电,第18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将兼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
他早年的参谋长、现被派往南京任常驻军事代表的台寿民说:“共产党红军开到山西来,够你对付的。”
“咋的啦?他朱德、彭德怀敢不听我阎司令长官的指挥?”他笑着反问。
8月22日,以原红一方面军为主编成的八路军第115师主力,作为抗日的先遣队,第一批从陕西三原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渡黄河,沿同蒲路北上。
9月3日傍晚,冒着仍下个不停的秋雨,周恩来和彭德怀、聂荣臻、徐向前、萧克、程子华等人乘火车从西安出发,前往潼关。这是国民党陕西省政府主席蒋鼎文给安排的专列。
车到潼关正好天亮,他们乘船渡过波涛汹涌的黄河,到达山西的风陵渡。登岸而行,这一行人中,数徐向前感慨良深。自从1924年考上黄埔军校离开家乡五台县永安村后,10多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如今终于踏上家乡的土地了。一种十分复杂的心情霎时攫住了他。这时候他还不知道,他的母亲赵金銮已于年前过世,他和前妻朱香蝉所生的女儿松枝也已经长成大姑娘了。10余年的时间不算长,恰恰就是这10余年的时间,当初那个穿灰布长衫、不爱说话、在阎锡山家乡河边村川至中学当教师的徐象谦,摇身一变,成为名震八方的共产党杰出将领徐向前……
梁化之奉阎锡山之命,带着两节专列火车迎候在风陵渡车站上。此前,梁化之从未见过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人,但这些“共产党的大头目”每一个都是如雷贯耳……梁化之不由得多看了他们几眼,在他们面前显得十分谦恭和拘谨。
周恩来等人上了车,这种窄轨车的车厢确实小,人坐在上面便觉出促狭。彭德怀数落了一句:“这个老西儿,真会算计。”
周恩来看了看徐向前,说:“当心呀,我们这里也有老西儿。”
大家都笑了。
小火车在晋南大地上行驶,透过不大的车窗玻璃,他们的目光一遍又一遍地从窗外广袤的土地上掠过。也许用不了多久,这片美好的土地就会成为中日两军刀兵相见的战场。八路军已经挥师北进,但对于他们,毕竟是一场全新的战争,前面等待着的,将会是什么呢?
周恩来的思绪也许更遥远一些。本来,洛川会议结束后,他打算去南京同国民党继续谈判的,到西安后,连续接到毛泽东两封急电:
周宜即赴太原、大同晤阎,商好红军入晋后各事(活动地区、作战原则、指挥关系、补充计划等)。
于是,他便中途折往山西。
此时的山西,在毛泽东等共产党人眼里,更为重要了。日军占领北平、天津后,在华北分两路进犯,一路沿平绥铁路西上,攻南口、张家口,进逼晋北重镇大同;另一路沿平汉铁路南下,进攻保定,准备夺取石家庄。两路日军中,其主力使用于前一方面,也就是晋北方面。山西自雁门关以南,井陉、娘子关以西系高原多山地区,对保卫华北、支持华北战局,有极重要的意义。日军要占领华北,非攻占山西不可。如山西高原全境保持在中国军队手中,则随时可以居高临下,由太行山脉进出平汉北段和平绥东段,威胁日军在华北之平津军事重地,使日军由平汉路南进及向绥远的进攻感到困难。毫无疑问,山西早已成为敌我必争的战略要地。
更重要的是,八路军主力正集中在山西境内。山西是八路军从陕北开往抗日前线最便捷的地方。依托着山西宽阔而复杂的地形条件,可以使日军的重武器——坦克、大炮、飞机难以充分发挥性能,极有利于八路军发挥它的长处,进行山地游击战,消灭日军,壮大自己。
周恩来收回目光,问坐在他身边的聂荣臻:“荣臻同志,115师到了什么地方?”
聂荣臻想了想,说:“估计先头部队已到达侯马。”
车到侯马车站,聂荣臻下车,率第115师先头部队继续北上。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