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我们的好日子到头了吗? > 第 3 章 城市化:“经营城市”如火如荼
第2节 城市化是一个被修饰与被美化的过程

 

  城市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见《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根据联合国确立的国际通行标准,把人口在2万以上的居民集中的地区称为城市。中国人口庞大,诸多国际城市若依照“中国标准”,只能被界定为小镇。城市已有数千年历史,但是近现代城市化过程被打上了工业化的深刻烙印,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工业文明的产物。所谓城市化,学界广泛引用日本学者的界定,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不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过程,与此同时,城市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不断向外扩散和渗透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人口、资源由农村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具有以下明显优势:一是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等各项资源;二是能够较好克服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拥有更好的教育、卫生和社会设施,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三是单位面积能够承受大量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因此,城市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着人口、资源源源不断地流入。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农村人口下降了约20%-30%。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UNFPA)发布的统计,2008年全球城市人口达到33亿,首次超过世界人口总数的一半,预计到2030年全球城市人口数量将达到50亿,其中80%的居民将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因此呼吁全世界都必须为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作好准备。

  

  城市化同样是一个社会矛盾积聚与激化的过程。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将理想城市的人口规模限定为,一个演说者的声音能覆盖的市民总数。这显示出人文主义者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使居民能倾听到彼此的呼吸。古代城市与工业革命后的近现代城市的性质显著不同:在古代社会,农村中清晰的地缘、血缘关系以及简单的小农经济关系,在整个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也影响着城市生产与生活。然而,在近现代城市,社会原有的基于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带有小农经济烙印的社会关系日益瓦解,取而代之的是基于职业利益和行业利益的、代表商品经济价值观的新型社会关系。然而,经济的纽带远比血缘关系、地缘关系薄弱,现代城市的经济冲突、社会矛盾日益激化。现代城市不仅是现代文明的源头,也是腐败、犯罪和堕落的温床。

  

  一两个世纪之前,人文主义者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城市中的罪恶:破败不堪的房屋、血汗工厂、童工等一切肮脏的东西,如查尔斯•狄更斯笔下伦敦的贫民窟,维克多•雨果小说中描述的巴黎底层人民的生活,以及美国记者雅各布•里斯笔下和镜头里“另一半美国人的生活”。这些阴暗的现实并没有成为人们遥远的记忆,它依然是现在许多城市生活的生动写照。

  

  近代以来,经济的发展使得“效率、金钱”逐渐压倒一切,功利主义超越人文主义。在他们眼中,农村成为落后的代名词。然而,功利主义者虚伪之处在于,他们一方面赞美城市,宣扬“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他们却纷纷选择在城郊居住,或于繁华的闹市区占据大片绿地,将自己的居所隐藏在花园或丛荫之中,而且一有闲暇就去享受悠闲的乡村生活。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