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1节 马约翰教授的体育课

在清华给我留下记忆的另一门课程,居然还是体育课。可能我属于对形象思维较为容易吸收而又感兴趣的那一类型的学生吧。尽管我在体育方面没有什么专长,运动时甚至是笨手笨脚的,但只要多留心、多练习,也能学会。体育课当时在学校里是作为一门不可缺席、不可不及格的课程。我想这是因为青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期,需要学会锻炼身体的技巧,以便人人坚持锻炼、强身。不能光埋头读书,毕业后因为身体差而成为“废物”。因此,学校对体育的设施、体育的师资都是相当重视的。那年,我的体育老师是全国颇有名望、白发苍苍的马约翰教授。(注22)上课他只讲英文,因为他的中国话是福建方言,我们听不懂。他上课时有一位助教,为大家做翻译,并做一些示范动作,或帮助同学掌握各项运动的要领之类的工作。马约翰老师虽然那时快满70周岁了,但体格仍然健壮,冬天还能穿着白短裤、白衬衫在户外活动,还经常打打网球。他告诉我们,因为他经常运动,所以身体好。他每周要给我们(女生班)上两节课,每天还要指导和督促我们进行“劳卫制”达标锻炼。工作非常认真、热情!

我们体育课的内容是十分丰富而又比较独特的。每节课的内容是马老师自己编排,自编自教,而且每节课的内容几乎都不相同。例如:为了锻炼反应能力,他事先会在墙上画许多白色的圆圈,直径不到半米,每个圈内写着不同数字,而且不按顺序排列着。上课时,让你站在离圆圈若干米的地方,持着一个篮球,快速顺时针自转。待你转得头昏眼花时,他发出命令,不许稍有定神的时间,叫你把球投向几号圈。这样连续做10次,记录你投中次数,加以计分。一直练到你“及格”,再让你去打篮球。同样,在打排球之前要先练发球。在对方排球场地上划了许多方格,每个方格都写了号码,然后,他发令要求发一个高飘球(或刹球,或低球等),发到几号方格内,一边练一边做记录,直到大家基本都做到了合格,才让大家练排球。总之,各式各样的球类、田径类的运动,都先要有一段基本技巧的训练,并在讲解各种规则之后,再进行活动。一些条件比较困难的运动项目,也要设法使大家知道如何进行活动。如游泳项目,因为清华当时只有一个很小的游泳池(室内),很难满足教学需要。老师就想出一个办法,在岸上要求大家用“干游”的方法,训练“自由式”“蛙式”的姿势,而且强调了姿势不准确的危害。一次又一次地练到姿势准确以后,才让你下池。至今为止,我一直很少有机会下水游泳,成了“旱鸭子”。然而我有机会到海边,还会游“一口气”的距离,而且姿势绝不含糊,这是得益于当年“干游”的锻炼。

那年清华“劳卫制”达标项目的练习抓得很紧,要求全校同学人人达标。这样每天下午下课后,操场上、体育馆里,甚至空地里都纷纷挤满了人,分头在锻炼,一般每天要坚持三四十分钟。整个“劳卫制”包括的项目是比较多的。制定的标准分为两档:及格和优秀,一般优秀的成绩要高于及格20%左右。例如,跳高,女子要达到0.9米为及格,1.1米为优秀。如果有的项目达不到及格,但另一些项目达到优秀,则可以抵补。这是因为普及运动开展时间不久,所以制定的标准并不算高,目的是要求大家都要锻炼。“劳卫制”的标准对我这个广东女孩来讲是难不倒的,当时老师测试时,我基本能达到优秀和及格。唯有一项万米长跑没有通过,因为我体力不好,又从来没练过。那次测验是第一次跑,跑到终点,差一点就达标,但人已倒下,爬不起来。这时老师把我测试各项的结果算了一下,认为总体我已经达标。因为可以用其他一些优秀项目来弥补。这时,他嘱咐我不要轻易一下子就跑一万米,因为我当时的身体太弱、太瘦。老师还叫我每天坚持吃8颗花生米,要挑又大又胖的吃;然后去练习射箭,以增加肺活量,增强胸肌。当时还亲自教我如何持箭、拉弓、瞄准,以及如何配合呼吸等。最后他还高声对我说:“记住!8颗!”真的,半个世纪过去了,对这四个字我仍言犹在耳。只可惜我没有长期坚持下来。这件小事,使我深有感触,这是老教师对年轻一代的无限关切。他对不同的学生,施行了多样的、因人而异的教育。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青年一代的热情,这是绝对做不到的。我在清华的日子里,确实有不少类似的轶事,使人难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